一场自由的旅行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05:53 被阅读8次
    Rita留学之旅

          回国后颇有光阴似箭之感,转眼十天过去,竟是山中无日月,岁月不知年。跟以前一样,在几个熟悉的城市之间穿梭。记得上次回来还颇觉得中国和美国的不同,可是这次,居然毫无违和之感。自己也觉得奇怪,不是应该有很大差异吗?怎么会觉得走在哪个城市街道上,都像是Newton的West Street?

          世界确实越来越扁平了。川普发表很像样的国会演讲,中国也马上就知道了。从发第一篇公众号,其实一直在讲的,是中美的不同。从教育,到生活,到文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致力做一件事,就是想讲清楚不同。希望小留学生和家长可以了解一些信息,一些体验,在登陆美国以后不会“拔剑四顾心茫然”。到目前为止,这可能是第一篇说到相同。不同是真的,相同也是真的。

          西风东渐是早已发生的了,我们也过圣诞,过情人节,过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我们有次上课,日本同学说日本也是这样。东风西渐也在发生。我们在波士顿去过的学校,绝大部分开中文课,我们还颇见过一些中文老师。很多人知道中国的春节,春节时收到来自美国朋友的祝福。除夕晚上给邻居送了饺子,他们很开心,说他们知道第二天是Chinese New Year,要去唐人街看庆祝。颇有一些人喜欢唐装,我们的模特房东特就意给我们展示过她穿旗袍参加活动的照片。

    Rgta留学之旅

          我们有些家庭移民或者让孩子留学,期待孩子受另外体系的教育,多了解西方文化。其实,很多美国学校也一样期待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使自身的community更加多样化。我们想了解世界,另一面是我们也同样走在被世界了解的路上。

          最近跟有些朋友交流,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小别离》中体现的留学与否的纠结,似乎在慢慢理性地减弱。有些家长非常理性,能够充分认识中国教育体制的好处和局限,同样对美国的教育有理性认知,所以有的家庭选择了一定期限的游学,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左右。游学的好处是,对美国学校和社会了解的深度和广度肯定好于各种夏校及类似项目,真的可以开阔孩子的思路和视野。而且游学不是长期安排,很多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同经历美国的种种。比起家长完全不了解美国就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或者寄宿家庭的行为,风险系数确实降低很多。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零距离地沟通,共同成长和进步。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这确实是非常美妙的经历。在这里,也特别祝福之前一起讨论过游学的朋友,一路顺利。

          我们是秋天去的波士顿,现在已经是春天的起头。这次回来,偶尔会想这段时间到底有什么收获没有。除了冬天那一场场不期而遇的大雪,除了一天又一天的课程,除了在各所学校的辗转,是否有什么在意识深处留下印记,或者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问题似乎还没被问过,但是决定自问自答一下,因为这可能是接近半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内心深处的relax。以前似乎一直生活在各种紧张中,自己不觉得,但是那个紧张是非常客观的。记得前年有一次画画,人绷得特别紧,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四个多小时时间,最后走在大街上,颇有头昏眼花之感。后来看到木心先生的一段话,说写文章和画画,如果你很紧张,没有乐趣,那你的写法和画法大有问题。写东西和画画一样,就像是内心的镜子,可以折射出内心的影像。我后来试过,画画时紧张的情况其实还是很多,并不是偶发现象。到底为什么紧张呢?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似乎总觉得一个行为会指向一个结果,而那个结果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画画时紧张常常由于怕画坏。后来想起以前做项目的时候,非常紧张,怕自己万一有疏漏,会失败。从情绪反应上看,居然画画和做项目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多么匪夷所思。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接触到很多新朋友,特别是那些老师们,他们似乎reset了我内心的程序,忽然发现其实根本很多事谈不到成败。在画画写字里没找到的relax,居然在这段生活里鲜活地回来了。他们就是那样一日一日地跟你讨论某个作家,某篇文章,某个观点,某种社会现象。似乎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曾说过。可是你终于看见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他们根本不将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每一件事上衡量,他们在想的,在做的,是在社会和他人的身上。他们也急于争取和表达,但却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理念。精神生活不是我们在物质优裕之外一点精致的品味追求,而是内心无限广大,是看到除我们自身之外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越多别人,越会有真正的单纯、平静、理解和快乐。

    Rita留学之旅

          这段时间是女儿的游学,不知不觉中竟也成了我的游学。人生中有这样一段时间,可以看到自己的局限和狭隘,真的是很幸运的事。原来去美国之前,很自然地规划了一下大概的时间节点和主要的事,现在想想,其实什么也没有,走到哪里都是生活。在中国是,在美国也是。学习不存在早晚,成长也无论先后。留学这事儿之所以让家长纠结,因为这不仅仅是教育,还是家庭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有时强调很多客观原因,比如说为什么重视钱,是因为还不够,要衣食足,然后才能知荣辱,其实不完全。如果我们知道美国人大致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人群,还不快点想办法赚钱,还不管好自己的事,整天瞎跑什么,一会儿游行,一会儿抗议的,能多赚半毛钱么?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个人的人生也需要这样对他人的关注。我们一直在解构申请学校的要素,我们也致力于让孩子体现出和美国的录取标准非常接近的特质,我们为踏进门槛努力,其实不如更多地去看看门槛内是怎样的思想,怎样的人。我们何时能在教育上放弃工匠的做法呢?技术层面的问题真的是最初级的问题。前几天和朋友聊起留学,如果留学顾问从不花心思了解家庭和孩子,只是把孩子从国内某校搬到国外某校,那充其量也只是教育的搬运工吧。留学首先是基于家庭的选择,其次才是教育的选择。

          留学也好,游学也好,不是连根拔起,只是一场或长或短的旅行。旅行的结果可能是回来,也可能异地生根。转换的不只是场景,可能还有内心的变迁。也许只是人生里多看的一幕剧,可能让人思考,可能让人快乐或伤感。如果已经有决心看整幕剧,当然义无反顾。如果还不确定,看一个预告片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场旅行不一定可以说走就走,但是旅行中确实有机会可以看到内心的成长和绽放。

    一场自由的旅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自由的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qj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