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价加分激发小组活力

作者: 中山黄小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4-30 21:03 被阅读0次

一个故事,一个启示

评价加分其实是一种奖励,奖励真是一个有魔性的东西。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双减”的浪潮下,作为家长的我们依然是“大波浪卷”,天天焦虑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既然是兴趣班,肯定就是以孩子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于是,某天,我问儿子,你上的这些兴趣班中,最喜欢哪个?他说美术。说实话,我最讨厌他的美术课,说好的只上一个半小时,我每次都要等快2个小时才下课。同样从事教育的我总在班级门口抱怨还在幼儿园的孩子关在教室里面学2个小时能有什么效果。结果儿子居然说最喜欢美术课。真是出乎意料。我想我儿子可能是毕加索或者梵高转世,暗自高兴,就问他为什么喜欢美术啊?他说“我最喜欢美美老师了,每次课后都让我们选礼物,不过这周的礼物……”,反正儿子后面说什么我都不想听下去了。不过也能理解,幼儿园孩子嘛,喜欢礼物正常,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再次验证了奖励的魔力。一天,一个孩子已经上小学的朋友对我说“有个写字班很好,孩子写字进步很快,老师在课上拿着戒尺,还会打学生。”学生不是课外兴趣班的上帝吗?怎么还敢打,我就奇怪了,问他“这个班怎么办得下去,估计上完一节课学生就跑了吧”,朋友说:“不会啊,都是爆满,孩子还很喜欢去。”我更好奇了,这老师是有多大的魅力啊,突然,我想到了我与儿子之前的对话,就问这位朋友,:“这老师课后会不会发礼物?”朋友说:“会啊,每节课都发,孩子可喜欢那礼物了,碰都不让我碰。”

原来如此。不管上课多长久,不管老师多残暴,只要奖励到位,兴趣就到位。

这件事给了我启示:我虽然无法做到每节课发礼物奖励,但我可以做到每节课的积分奖励,麻吉星软件上的加分奖励我需要好好的利用。

于是,我把它用在了促进学生的小组对话上

两波刺激,交流升级

课堂上的小组对话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大体分为这样的三种状态:一阶状态,小组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有发言,一部分学生有在听,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在做自己的事;二阶状态,小组中不存在没有参与的学生,但是发言的还是一部分学生,有一部分学生还只是在听。三阶状态,所有学生都参与,所有学生都发言。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我常态课上的小组交流基本已经从一阶状态升到了二阶状态。既小组对话时,所有学生都会参与,没有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的。如何达到二阶状态,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小组活动前的独立思考和随机抽人汇报加分的规则。在王博士的文章中,我的简书分享中还有其它精英团队成员分享的文章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我想精英团队中的大部分老师课堂的小组交流也都达到了二阶状态,现在到了冲刺三阶状态,小组成员交流中人人都发言的“精准扶贫”阶段。如何才能调动小组中那一两个总是不发言的学生呢?虽然小组规则中有要求组员轮流发言,随机抽人汇报发言,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小组对话时就是不发言。

受前面故事的启发,我决定用奖励来刺激他们。

第一波刺激,我先收集班级中不爱发言的学生名单,规定全班汇报发言时,名单上这部分学生进行全班汇报,积分奖励翻倍。不仅学生自己翻倍加积分,小组再翻倍加积分。有一次,小组对话后抽到了一位名单上的学生肖,因为直接抽到她,她只能上台发言,发言后原本加2分的积分翻倍变成加4分,又由于她的发言内容较好,又加了2分附加分,这样她可以加6分,小组再加6分,她个人相当于加了12分。就这一次发言,他们四人小组的总积分一下涨了28分。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接下来小组交流时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原来小组中同学们的头的方向大部分都对着小组中优秀的学生,现在大部分时间头的方向都对着小组中名单上的学生。

第一波刺激后,已经调动了大部分不发言的学生。但是具体哪些学生进步了,哪些学生还需要继续帮扶我并不清楚,怎样精准的找到在小组中不常发言的学生呢?于是,就开启了我的第二波刺激。与第一波刺激的加分不同,第一波刺激学生只有被随机抽到进行全班发言才能加分,第二波刺激,学生只要在小组交流中有发言就能够加分。为了能找到小组中发言的学生,我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后同桌交换反馈器进行投票:若同桌在小组交流时有发言就选A,没有发言就选B。然后给选A的所有同学进行加分,选B的不加分。通过这样的投票加分方式,我不仅鼓励了小组发言的学生,刺激了没发言的学生,还获得了每节课没有发言学生的数据,一段时间积累后,通过统计名单中学生名字出现的频率就可以获得小组交流时不常发言学生的名单,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点对点帮扶。

 台前幕后,价值肯定

刚才前面提到的小组交流都是在课件中有明确提出要进行小组交流的课堂活动。而有时我们在学生对选择题进行投票后,正确率没有达到理想的数值,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对话。小组对话之后,我们往往会挑人回答选择的理由。在之前,学生回答后我都是进行个人加分,现在改成了小组加分加个人加分。这样的改变既肯定了进行全班发言的学生,同样也肯定了在小组对话时积极交流的小组成员,肯定了对话的价值,进一步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

教学之所以有趣,我想就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的孩子。我们其实也是他们组里的一员。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评价加分激发小组活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ay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