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曲线》

作者: 欢颜占星馆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6:52 被阅读9次
《注意力曲线》

关于作者

露西·乔·帕拉迪诺,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专注于注意力领域的研究,迄今研究的时间已经有三十多年。美国的很多大媒体比如《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 CNN 等,都对她的研究进行过关注。

我们的注意力的高低,会随着外界刺激大小的变化,形成一条倒U形的曲线,而在曲线的中间部分,就是受到的刺激既不是很大又不是很小的时候,注意力就处在最佳的状态,而这一部分就被称为注意力专区。

戈尔曼认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叫类扁桃体的东西。它的任务,就是发现危险,并做出反应。它特别敏感,每次发现危险,都好像是生死攸关的事。所以有时候,它就会劫持大脑里的其他部位,和它一起抓狂。如果它劫持了额叶部分,那理智就没了,只剩下恐惧感或焦虑感,肾上腺素就会过度分泌,让我们在过激的反应里失去注意力。这种现象被戈尔曼称作是“类扁桃体占领”。它占领了,注意力就得投降了。很多时候,导致类扁桃体占领现象的根源,来自遥远的过去。

帕拉迪诺接触过一个叫克里斯的女孩,这女孩已经上大学了,有比较严重的拖延症,做事总是拖拖拉拉,集中不了注意力。帕拉迪诺建议她梳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看看这个拖延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结果克里斯发现,她上小学的时候就有这种心态了,她觉得学校一点都不自由,而自己只想快快乐乐地长大,所以她就总和学校对抗,对抗的主要方式就是不交作业,拖着。尤其是她在四年级遇到了一个特别专横的老师以后,情况就更严重了。

发现这个原因之后,帕拉迪诺建议克里斯,想象自己重新回到四年级,去换一种方式来对待老师。于是克里斯做了想象,这回她并没有不交作业,而是开了老师一个玩笑,她觉得挺开心,战胜了老师,而且同学们也都挺欣赏这个玩笑。于是克里斯发现,原来自己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找到尊严和快乐,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不能逼着她做不想做的事情。克里斯举一反三,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读大学时,她仍然可以通过向学校展现自己的某些能力,来获得尊重,而不用通过拖延学业的方式去对抗学校。从此,她就告别了拖延症。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在童年形成了某种恐惧或焦虑,那么这种感觉会保存在大脑里,甚至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是想消除这种感觉,就必须回到当初的情境里,连接当时的情感,重新审视自己,才能加以改变。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纠正情感体验”。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来说,这个方法总能找到他们心中的隐痛,发现导致注意力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倒U形曲线的样子,它把注意力分成了三个区,中间部分是注意力专区,另外两个区域,一个是刺激过度导致的注意力低下,还有一个是刺激不足导致注意力低下。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很激动,有时候很无聊,那么我们的心态呢,有时就需要降温处理,有时又需要升温处理,所以才叫做温控。温控的目的,是使肾上腺素分泌处于合理状态,并让我们回到注意力专区。

中断你在做的事情,寻求一点刺激,让自己兴奋起来,再去做事,这就是中断电源法的原理。

就是把你过激或过于低迷的情绪,调节到一个平和的状态里,如果情绪太激动,就尝试用四角呼吸法让自己缓缓地平静下来;如果情绪有点低迷,就尝试用中断电源法,给自己增加兴奋度。

当我们每天重复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脑袋中的神经元就会形成一些程序,记录下你的习惯,使大脑得到塑造,这就形成了持续性注意。而这种注意力,能帮我们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成为佼佼者。

帕拉迪诺把网球选手的这个练习过程,称为心理排练,就是想象自己处于某个场景中的时候,该如何感受当时的氛围,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心理排练这个现象,在运动员中最常见,他们总是在比赛开始前几个星期采用这个办法,想象自己在比赛里的感受和行动,像预习一样,这样等到正式比赛的时候,就能做到在压力下控制注意力。其实,这就是一个模拟训练。不断地心理排练,有助于我们形成持续性注意。

想催生良好的欲望,自我激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最有激励性的办法,莫过于“临终考验”。就是你要假设自己快去世了,在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如果我重回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该关注什么。这会让你发现内心的真正想法,更容易使你对要做的事情保持专注。

带着目标与意义去生活,去工作,更能保持专注,通过持之以恒地做某件事,来形成持续性的注意力,能让你在某个方面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这就是控制注意力的最后一步,持续。

因此帕拉迪诺建议我们,要对认知方式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就是要让我们抛弃传统的成败论,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接受自己,从挫败感里解脱出来,从而确立自信。

这种现象被帕拉迪诺称为“害怕错过”心理,它在生活中很常见,称得上是注意力的杀手。

你的自我认知,客观看待各种事物,客观评价自己,建立自信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从容地应对各种刺激。当你能够准确认知自己的时候,注意力障碍会迎刃而解,这比采用一些具体的控制方法,更能解决根本问题。

体会:

四部曲,循序渐进,很有落地性

两个有效方法调节温控,让情绪合适,四角法和切换兴趣法

​客观认知自己是注意力集中前提

相关文章

  • 第84本《注意力曲线》-听书笔记

    书名:《注意力曲线》 作者:露西.乔.帕拉迪诺 进度:84 内容分享: 《注意力曲线》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

  • 注意力曲线

    我们的注意力可以被描绘成一个以注意力为y轴,以刺激水平为x轴的,倒u型的曲线。 针对时常在工作或是学习时走神的情况...

  • 注意力曲线

    得到听书推出了这本书《注意力曲线》,解读版听了两三遍,发现其中干货不少。 人的注意力与受到的外界刺激息息相关,根据...

  • 《注意力曲线》

    关于作者 露西·乔·帕拉迪诺,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专注于注意力领域的研究,迄今研究的时间已经有三十多年。美国的...

  • 注意力曲线

    今天在得到APP听了注意力曲线这本书,觉得挺有帮助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 我们的注意力的集中度与刺激水平(肾上腺...

  • 注意力曲线

    《注意力曲线》|张玥解读 关于作者 露西·乔·帕拉迪诺,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专注于注意力领域的研究,迄今研究的...

  • 注意力曲线

    关于注意力曲线就像是直角坐标系里的正玄曲线的前半个周期如果你走神、分心或者是不在意,那么注意力值就会很低,如果处于...

  • 注意力曲线

    在数字时代,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轰炸,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注意力专区,使得自己一直集中注意力成了一个难题。在生活、工作...

  • 《注意力曲线》

    本书作者露西·乔·帕拉迪诺,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她花了30年的时间研究人的注意力。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 “倒U型曲...

  • 《注意力曲线》

    【这是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帮你了解什么是注意力和控制注意力的书。注意力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 【书的大纲或主要脉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意力曲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e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