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吃完早餐,去城区东边的一个农贸市场(运城不同的方向都有农贸市场),去买菜和一些日用品。
在市场上,几乎每一个摊位上的每一种食品或蔬菜,都有明显的标价。只不过,写有标价的牌子,是从纸箱子上撕下来的纸片,字是用白粉笔写上去的,尽管看着不咋样,但却是一种商业文明的进步。
我准备在一个卖西红柿的摊位上买一些西红柿,在这个摊位上,就有三个标价的西红柿。最便宜的是每市斤三毛钱,中间的是每市斤八毛钱,最贵的是,每市斤一元钱。
就在我准备去挑一元钱一斤的西红柿的时候,一个老太太问,她的西红柿是多少斤,不是八毛钱一斤,怎么五斤收了五元钱?摊主指着一个牌子说,你买的是一元钱一斤的。老太太看了一眼放在车子头上的牌子,什么也没有说,抬腿就走了。其实,她刚才就是在写有一元一斤的摊子上,挑拣的西红柿,而不是在写有八毛一斤的地方拿的西红柿。
对各种蔬菜、食品等进行明码标价,这样,买的人,一是不用问摊主什么价位,二是可以看看同样的菜,价格是否相差很多,也就是说,可以货比三家。那卖的人,也不需要多费口舌,向消费者去介绍每种商品的价格,还可以防止价格欺骗。总之,明码标价是一种商业文明的标志之一。
我挑好西红柿,让摊主称完后,摊主说是五斤二两,你给我五元钱就行。这是生意人的精明所在,每次让利消费者不是很多,可以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可以多来帮衬他/她的生意。这也是一种商业文明意识,是一种明码让利,可以促进商业发展。
这几天在读吴军老师的《格局》一书,在书中,吴军老师就提到,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属于农耕文明社会,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也就是商业文明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由单纯的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演化、进步,现在已经是农耕文明—商业文明的二元化国家,而且随着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集这两种文明于一体的中国,无论国际环境如何,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过,我们还要看到,中国人民在由单纯的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深入中国人基因中的农耕文明的一些东西,比如,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或者欺诈,不注重品牌意识,等等,都需要慢慢地去理解,去宽容,而对商业文明的一些做事方式,比如,恪守信用,公平交易,等等,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去适应。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已经看到了商业文明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不断地深入人心。尽管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历史还很短,好多人的行事方式和思想观念,依然保留了农耕文明的一些特点,但是,我相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一代中国人的商业文明精神,一定会在全球的经济贸易中,得到升华和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