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堂哥一同事小刘,家里是做水果批发的。小刘为人比较热情,时不时会带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分享给大家。
刚开始大家还会表示感激,觉得小刘很大方,可是久了之后,大家开始不领情了。不仅不收小刘的水果,还有意识的疏远他。
我和堂哥说:“不是吧,人家送个水果本来就没有义务,怎么久了之后个个都变白眼狼了?”
堂哥回我:“我们当然不是白眼狼,别人送东西给我们,我们应当感激,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小刘送的基本都是促销类的水果,不是快烂掉的,就是还没有熟的,根本就不能吃。”
“不是吧?”我一脸惊愕。
堂哥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其实小刘不送任何东西,同事们相处起来也挺好的。但是你送一些廉价和促销之类的东西,大家会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不是大家不领情或者人品有问题。而是你本来就没有付出真心,但却想用最廉价的东西来换取人情,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听堂哥道完,我想到了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假大方的给予,真的一点也不讨人喜,也难怪别人会不领情。
02
其实这个现象,在小时候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了。
当把吃不完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时,小伙伴往往不领情,甚至不屑。可如果你买零食的时候买双份,然后送一份给小伙伴,那他更愿意和你做朋友。
将心比心这东西,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践行着了,那又何况是一个成年人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基本都是和西瓜相依为命的。每次都会拿着勺子,然后抱着半个西瓜吃一个下午。
当然,有些时候,也会买到一些太青或者太老的西瓜。这时候我就会和奶奶说:“吃不了,扔掉了可惜,不如拿去给芳芳(邻居)她们吧?”
奶奶用手点了一下我的额头:“你自己都不吃的东西,别人会吃吗?你送过去别人不会觉得你大方,反而觉得你非常小气。”
奶奶没读过什么书,更不知道论语里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一番话对我的影响却特别深刻。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别人也不会想要。
03
从小就给教育着说,要懂得分享,懂得“孔融让梨”。分享的确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忽略了一点:不是分享所有的东西都叫做分享,分享好的东西才叫分享。
如果你不想分享,OK,没人会怪你,因为这是你的自由,并且你也没有这个义务。
但是如果你想分享了,请一定要分享好的东西。如果你老是分享一些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换来的不会是人情,而是人厌。
既然你拿出来的不是真心,而又想换取真心。你不“将心”,谁和你“比心”?
不平等的交易,没有人会去买单。另外,大家对你“这家店”也会有所排斥。以此类推,等到下一次的时候,估计没人会去“光顾”你了。
假大方的给予,表面看上去是给予,实际上是吝啬。
为人处事我一直有一个自己的原则:你真待我好,我将以十倍回报。你假待我好,我会将你打入黑名单。
人生在世,将心比心。
亮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谢谢你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