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 是继《永乐大典》后,朱棣做的另外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永乐元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当地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无法抵御还不及时汇报,这让朱棣大为恼火,立刻杀掉沈永,并向群臣问责!大臣们都闭口不言,朱棣刚要发作,转念一想,又把话咽回去了。负责北方防御的本是自己和宁王朱权,如今,他跑到南京做了皇帝,朱权被赶去了南昌,北方边界自然成了不设防的地段,难怪被蒙古军侵扰。
朱棣虽然出生在南京,但他二十一岁就去了北平,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他很偏好北方饮食,而且特别喜欢朝鲜泡菜,朝鲜国王李芳远还曾派厨师(火者)专门侍奉朱棣。对朱棣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个人的喜好,朱棣毅然决然地决定迁都北平。
迁都是一项浩繁的大工程,其难度绝不亚于重新建都。他不仅要修建街道、宫殿,安排城市布局,还需要大笔的资金安置那些后宫、王公大臣、士兵、百姓等。最最重要的是,他要解决大批士兵的吃饭问题,即粮食问题。
粮食从何而来?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虽然军屯(军人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能解决部分军队的粮食问题,但京城的精锐部队是不种地的,而且明朝政府将来可能会经常去慰问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邻居。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是不足以胜任的。
从别处调粮?想法通,行不通。陆路运输?时间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必须要额外准备押运粮食的人的口粮,这也是不小的一笔耗费,政府负担起来有些吃力。河运?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运不便。朱元璋当初打仗的时候河运粮草就吃过大亏。河道不通那就修吧!说着简单,做起来就难了。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好在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加上朱棣的勤政,当时的明朝有了这个实力。
永乐九年,朱棣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粮食问题最终解决了。与此同时,迁都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朱棣做的迁都的准备有:
1、提高地位。1403年,升北平为陪都,更名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2、发展经济。向北京大规模移民屯田,对象包括江浙、山西等省居民、流民、军士、工匠、囚徒;
3、修建运河。1411年开始,治理会通河,改善南北运输问题;
4、营造宫殿。1406年,下令次年正式营建北京宫殿,并重新改造整个北京城。
朱棣在建设北京城的时候,有相当的现代意识。他十分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把北京市区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不准私搭乱建、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天坛等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历时二十年完成,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无法抹杀。
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正式下令:迁都!
原来的京师改名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正式成了明朝的首都,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当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迁都后不久,皇宫失火,全国很多地方也发生了自然灾害。当初极力反对迁都的那些大臣们把这些事情都归结为迁都惹的祸,对朱棣好一通口诛笔伐。其中主事萧仪的言辞最为激烈。朱棣从来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很干脆,直接把萧仪给杀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大臣们集会午门,一致反对朱棣迁都。朱棣没有被吓倒,也没有动摇,他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是一个铁腕的皇帝,他明白为了长远的利益,必须要牺牲眼前的利益去换。
历史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延伸阅读
朝鲜女厨子:朱棣即位,藩属国朝鲜照例要上表恭贺。朱棣在表示感谢的同时,顺便捎了一话说: “你们选几个会厨艺的女子来。”这话顿时如巨石入海,在朝鲜王宫引起轩然大波。身为天下共主的皇帝张口要人,这人选当然不能光会厨艺,还要出身好,容貌佳,首选应当是王女。经过层层筛选,几名宗室女及亲贵的女儿,跟随使臣被送往大明。朱棣本是要厨子,却意外地收获了几名美女,自然很是高兴。此后,朱棣便对朝鲜宫女颇为留意,后来还多次要求朝鲜征选民间女子入宫为妃嫔。
三大殿的失火: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由于古代房屋多为木质结构,自北京紫禁城建好后的明清两代中,宫殿群时有失火。而这当中,明朝就有三次,三大殿几乎全毁,这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弊端造成的。三大殿位于紫禁城的最高处,光汉白玉地基就有三层,八米多高。太和殿为三大殿之首,光房顶(重檐式)就十四米高,而避雷设施落后,基本一打雷就中招。当时三大殿格局贯通,一殿起火很难不波及其他两殿。到了清代,人们受命在太和殿身后建起一排隔火用的围墙,三大殿才逃脱了“一损俱损”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