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青年教师成长课堂教育行走
了解孩子的无奈,我们会多一些关爱

了解孩子的无奈,我们会多一些关爱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11-22 23:22 被阅读0次

    前天(11月20日),我以《透过写作看心声》为题简单聊了从学生的写作中投射出来的心声:渴望父母(家人)的理解。

    写作并不等同于生活,但写作来源于生活。我也希望孩子们的心声中所表达的并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理解和关爱的环境中并健康成长。

    假使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关爱,假使他们都得到了健康的成长,那么,很多孩子在学校的不理想表现就只能归结于学校教育的大弊端。特别越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孩子这样的不理想表现越是严重,甚至于已经达到家长和老师无法教育的境地。然而,究其因问题的根结不在学校,而是在家庭,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之上。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都会因为孩子的众多不良表现而批评、责备孩子,直至放弃这样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都会因为“问题孩子”的行为而给孩子贴上足以致其用不翻身的标签。

    每每一场考试结束,每每一次交流活动,老师们总能找到很多孩子的很多很多的问题,这其中包括足以让老师灰心失望、不可理喻的怪像:故意不认真学习、故意不做题、故意干坏事、故意颠倒是非……

    在这里我特别地使用“故意”这个词。比如在前两天的考试中,有不少同学明明会写、明明可以做得好很多,但他故意不做,或许成绩的多少、好坏和他们没关系;又比如,有孩子故意不吃食堂的饭,为自己找借口外出“埋下伏笔”;甚至于有的孩子故意离校来挑战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据此,老师们每每发泄完后,每每抨击一通后,出现的问题依然是下一次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似乎很努力,努力去引导,努力去改变……但,似乎我们也很无奈。

    我常常会跟老师们讲:我们不妨把精力用于充分去寻找孩子这样的根源——从家长、从家庭背景,从孩子的整体成长环境……

    走进孩子,走进家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也有很多的无奈。

    提及此事,我曾经也像同事们怀疑我所说的“事实”那样的怀疑过自己。但是,我们农村地区,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学习意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确实如此的不配做父母。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全部,我所说的或许也理解了父母们的无奈。

    也正因为他们或可以理解、又或不应该理解的无奈造成了孩子不应该有的无奈:

    孩子向他们要上学的费用(零用钱、车费等)时,他们总有一些理由说这说那,总要一通无理的呱呱呱。我就纳闷:既然要给,为什么还要说无益于孩子高兴去学习的话呢?

    孩子向他们说要去上学了的时候,明明支持孩子去,却也说一大通麻烦的话语。这我也纳闷!

    有的孩子,甚至于买自己的生活用品也会得到家长的“质问”。既然要给还质问,这我也纳闷。

    ……

    孩子们众多的无奈也就促成了他们的厌学,促成他们的消极。

    我们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孩子们愿意这样吗?

    这个问题感觉很无聊,但还有意义。我再一次重提我们可以认真想想:孩子们愿意这样吗?他们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这个问题,家长,老师,全社会的教育者都有必要去思考、思考、在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孩子!

    有谁会天生下来就要去做不好的孩子呢?所以,教育者就应该义不容辞去为孩子的“好”提供有利的条件。

    在这个“提供”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正常、合理的赋予,否则一旦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其他的教育者很难改变。

    这就是父母的意义,少给孩子带来无奈的意义,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的意义。

    我很欣慰前不久“家庭教育”有了法案,这样就有了更好的转机,就能实现众多教育家所指向的:中国最应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解孩子的无奈,我们会多一些关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ui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