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米尔的见字如面

作者: 筠心_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19:12 被阅读285次

文:筠心    图:网络

你可曾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一个地方?于我,荷兰的代尔夫特就是。这个有着很多水路的古老小镇,正是画家维米尔的家乡。1632年出生的他,在那儿生活了四十三年,直到1675年去世。维米尔用画笔勾勒了一幅幅宁静安详的世界,使人不禁猜测,终生未曾离开代尔夫特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17世纪的代尔夫特经济繁荣,瓷器、地毯、啤酒的生产与贸易,催生了一批富裕阶层。这其中一人,便买下了维米尔绝大多数作品。尽管如此,维米尔还是穷得叮当响,英年早逝的他,留给妻子与十一名孩子的,是堆积如山的债务。

很多很多年后,维米尔终于成名了。但他没有一篇日记,也没有一封书信,来满足人们迟到的好奇心。唯有他人寥寥所述:维米尔的父亲先后干过纺织工,旅店老板,艺术品经销商;维米尔特别节省,始终将绘画作品限制在七种颜色内;1653年维米尔加入圣卢克工会,即代尔夫特的艺术家切磋交流之所。

工会所在地如今是“维米尔世界”,陈列了他全部作品——三十七幅画的复制品。川流不息的游客在此欣赏膜拜,尽管那不是真品。对于一般的画迷,不必跑遍全世界各大美术馆,一次性过把维米尔的瘾,实在也不赖。

我,即其中一员,在浏览欣赏的同时,意外所得是维米尔画中的“书信”主题,数了数,竟有六幅之多。也不奇怪,因为维米尔的时代是标准的“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没有电话、微信、伊妹儿的17世纪,维米尔的见字如面,是如何含蓄地说出故事的呢?

窗前读信的女孩  (1657-1659)

这副画,令我联想到晏几道的“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物希则贵,瞧,女孩完全沉浸在信中,神情专注,目不转睛。打开的玻璃窗上映着她的脸庞,带点虚幻的神秘。那拉到右边的帘子,是维米尔故意所为吗?

此即维米尔构图的特色,主题尽管位于中心,但不出现在前景上,一张桌子,一挂窗帘,或是一个门柱,不露声色地挡在前边,为画面增添了深度。

读信的蓝衣女人  (1662-1665)

而这幅,恐怕就是“家书抵万金”。蓝衣女子的双手紧紧地攥着信纸,嘴唇微启,仿佛念念有词。为这封来信,想必她已经期待很久?信里的内容是她所乐知?墙上的世界地图,千山万水外的某个点,大概是写信者所在;还有,那张空椅子,似在询问:缺席的男主人,你何时归来?

维米尔是调色高手,大面积的蓝色妥帖自然,很难想象用另一种颜色取代。沉静如海,却暗流涌动,此即蓝色的效应。像那女人的心情,不是吗?

正在写字的女孩  (1665-1666)

维米尔亦是运用光线的大师,他知道它们所有的秘密。衣纹的熠熠生辉,珠宝的闪闪发光,椅背上的钉子亮泽和人物眼中的光芒,或激烈,或柔和,时而穿透,时而反射,随心所欲地展现在画中。

这位穿着华丽的女孩,停笔调皮地望向我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应该不是写给情人的信吧?她似乎并不介意被窥探。画面上有微弱的光在跳动,属于17世纪的小资情调。

女主人与仆人  (1666-1667)

这是上一幅画的延续吗?女仆推门而入,打断了正写信的女子。她惊讶地抬起头,询问对方带来的消息。硕大的珍珠耳环,晶莹饱满的珠链,镶了毛边的缎袍,无不显示这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小姐。

女仆手里的信,还来不及接过阅读。她仅仅是用手指支着下巴,有点迟疑,有点抑制。下一步会是什么?眼泪或惊喜?

情书  (1667-1670)

17世纪的荷兰画家都善于讲述故事,关于善与恶,勤奋与坚持,以及爱与隐秘的欲望。维米尔也是如此,但他的手法很委婉,只是留下一些线索,让我们去猜测。

这幅画的名字叫“情书”,里边暗含种种线索,告诉我们:这是一段无望,且不被祝福的爱情。像是托尔斯泰笔下,安娜与渥伦斯基的不伦之恋。首先女子怀里的西特琴象征情欲,扫帚代表未婚同居;至于右前方皱巴巴的乐谱,指感情不和谐;最后墙上的两幅画——风起云涌的大海与船,以及风景画中远去的行人,寓意不顺与别离。唯一古怪的是女仆的笑容,难道这封信里是佳音?

写信的女人与女仆  (1670-1671)

在此画中,一切是那么平和。女子俯首,奋笔疾书;女仆在旁边搭着双手,静静守候。前方地板上,那揉成一团的,是之前写信的草稿,抑或她要回复的那封信?是生气丢到地上,还是不小心从桌面滑落?

这个祥和的午后,主仆二人近在咫尺,灵魂却待在两个世界。窗外到底有什么,让女仆出神凝望。也是,别人的故事,与我何干!

维米尔的见字如面,无一例外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展开。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信的确切内容,却浮想翩翩……

去年学荷兰语时,荷兰诗人Willem  Wilmink 的小诗“Een pakje met de post”(一个邮包),被俺的拙笔译成中华诗经版。荷兰语考试尚未通过,居然就翻译起诗来,颇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啊!苦思冥想后,将诗名译作“邮思”,如下:

迢迢某君,思吾神凝;
托命于匣,邮差行行。
蜿蜒长龙,星夜不宁;
晓色初露,置诸门庭。
端底何人?有此深情;
端底何物?堪诉衷情。

以此诗收尾,或不算太唐突。


作者:筠心,喜欢读旧书的70后,从竹影江南到郁金香之国,美篇签约作者。

【同系列文章】

徜徉于莫里茨美术馆,拾起黄金时代的记忆

我的2016——拥抱梵高

听,那是画在说话

从海顿之手接过莫扎特的精髓——访贝多芬故居

有一种颜料叫爱


维米尔的爱情留言

相关文章

  • 维米尔的见字如面

    文:筠心 图:网络 你可曾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一个地方?于我,荷兰的代尔夫特就是。这个有着很多水路的古老小镇,正...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 见字如面——由《见字如面》想到的

    最近喜欢上一个节目,叫《见字如面》。那些读信人,那一封封饱含人世间各种情感纠葛的信件,不仅仅是坊间的历史记载,更是...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穿过一道道屏障 曲径通幽的地方 看见 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孤独 见字如面 顺着潺潺的溪流 来到了童话的...

  • 见字如面

    文/阿止DORA 昨晚聊天,朋友突然说她给我写了封信,大概这两天就能到。我莫名有点感动,但嘴上还是嫌弃着——这什么...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不如不见。看画。

  • 见字如面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没有QQ和微信、没有视频电话的年代里,传统的纸质书信是人际交往主要且重要...

  • 见字如面

    我特别喜欢“见字如面”这个词,它让那些非黑即白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温度和情感。 读书这件事一直被赋予过于积极或者过于沉...

  • 见字如面

    成长常有遗憾,幸好文字能温情温伤。 希望你也爱写字 希望 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你

  • 见字如面

    初到简书,希望你我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好友常见。语言的力量,简单又强大,如同纸尖上起舞,在你的心头跳动,或是留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维米尔的见字如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h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