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司资料还没弄好,等待之际无意拿起遥控器在电视机上瞎调,看到了电视剧《黛玉传》共35集。
开始看的时候,感觉那些人物的演员没有《红楼梦》的演员漂亮,可是看着看着慢慢喜欢上了,觉得很好看的。
《黛玉传》是以林黛玉的视角来展示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宝黛钗的爱情纠葛。
林黛玉(闵春晓饰)幼年丧母之后离开扬州投奔外祖母贾家,多才多艺气质卓群的林妹妹在贾府渐渐长大并与从小青梅竹马的贾宝玉(马天宇饰)相知相恋。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她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全部心血和努力。但是因为缺少强大的家庭背景真挚的爱情得不到封建家族礼数的肯定,贾宝玉被迫要迎娶薛宝钗(邓莎饰),林黛玉在巨大的打击下病死他乡,深深与她相爱的贾宝玉,也离开了薛宝钗失踪。她的丫环紫鹃在她魂归故里之后,为她守灵。最终,盛极一时的大观园没有逃脱破败凋零的必然命运。
其中有几点是我最喜欢的,一是林黛玉的才情。
在贾府这些年轻人成立了一个诗社,在诗社中林黛玉是最富有诗意的人。在元妃省亲那一段,黛玉帮宝玉写出了《杏帘在望》,其中“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最是传神。原来当时黛玉和雪雁从苏州坐船到贾家,途中黛玉闻到两岸异香,这种香不同于花草浓烈的暖香,叫来船娘问岸上种的是什么,船娘说种的是水稻,黛玉念着“稻香”望向窗外若有所思。后来直到元妃省亲的时候,黛玉写出来这样的句子,也正是来自这一坐船的经历。还有最后她的“冷月葬花魂”的诗句成了她自己的谶言。
第二个是黛玉的真诚坦率。
她会撒娇卖萌,也调皮爱玩,不仅爱哭也爱笑。她单纯赤诚,别人待她一分好,她就回报十分,比如宝钗大雨中来潇湘馆看望黛玉,说了几句看似关心的话,黛玉立刻对宝钗掏心掏肺,认作亲姐姐;薛姨妈为宝玉的婚事去试探黛玉,说了几句贴心的话,黛玉就感动得要认薛姨妈做娘。还有黛玉的真诚善良,也演绎得非常到位,比如香菱想学诗,宝钗讥讽她是“得寸进尺”,其实是从心底看不起香菱;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说“你真会找师傅。我虽然不大精通,但大概的还教得了你。”香菱一句“果然还是姑娘好说话”,足以说明黛玉待人真诚。还有对待给自己送东西的小丫头、婆子等下人也是温声细语,谦逊有礼,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黛玉也“知晓俗务”,更加接地气。紫鹃与黛玉的关系名为主仆,感情却胜似亲姐妹,当薛姨妈试探黛玉时,说要把她许配给宝玉时,紫鹃就问薛姨妈为什么不跟老太太去说,充分体现了紫鹃打心底对黛玉的关心和着急。最后黛玉死后,紫鹃也不愿离开,魂归故里后,为她守灵。
另外,还很欣赏电视剧对贾母这个人物的描写。
电视剧里贾母去世除了让观众对老祖宗的离开难过,更让大家感受到外祖母对黛玉的疼爱。贾母在去世前心里最记挂着的是黛玉,咽气前呼唤的也是黛玉的名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就说过这么多儿女里她最疼爱的便是黛玉的母亲贾敏,自然贾母对这个女儿的独女也一定是疼爱有加。所以对贾母去世时,我更喜欢这个电视剧的处理,把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黛玉传》纵观她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在封建社会大家族里生活的她,个性张扬,率真坦荡,执著追求高品质爱情,有异于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是大观园里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的身上体现出一种前卫的、进步的民主思想,而这种进步在当时社会却被认为是叛逆的,是被礼教所不容的,也正是由于她的叛逆及对心灵相通的爱情的执著追求才引起封建家长们,特别是王夫人的不满。况且她没有父母双亲的依靠,加上身体病弱,所以她的失败及悲剧命运是注定了的。
从这部电视剧中,我还是非常喜欢林黛玉这个人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