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00

作者: 果大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02:23 被阅读2次

    内观正念百天打卡#5

    练习内容:深入正念内观情绪

    时长:随机,随时。总时长不少于60分钟。

    结果评估:先将情绪分类:喜悦,悲伤,害怕,焦虑,愤怒,后悔,羞愧。我将它们成为“情绪七色”。(果大是有多爱7这个数字啊)

    打分: 7分

    感受与好处:

    在日本文化中有一个说法,傍晚太阳落山之后不要出门,容易碰到妖魔鬼怪。如果不幸万一碰到了,那么一定要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立时打回原形,法力散尽。

    我给它们命名了“情绪七色”, 每次分析一个“情绪”。今天首先来分析一下:喜悦,或者说快乐。

    冥想了一会,脑中忽然显现出一些头绪。对于那些“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却觉得高兴不起来”的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可能与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有关。比如觉得,只有今天做了什么特别的事,完成了某些艰巨的任务,或者受到表扬,或者实现了什么成就,才有“理由”、有“资格”去快乐。

    或者觉得,高兴这种情绪,似乎应该和一些特殊事件联系起来:无缘无故的高兴是不对的。

    类似这些看法,应该常见于一些家庭文化要求非常严格,比较古板的环境里。但是,仔细的考查一下,这些观念和想法并没有什么合理客观的依据。如果你愿意大胆的质疑它,就会觉得这种观点并不需要成为一种规矩或者法则。喜悦,当然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是属于“美好事物”那一范畴的。但它并不是什么“奢侈品”。它不是饥荒时那一碗吃不上的白米饭,不是只有节庆才能去的高档餐馆,不是立了一等功才配拥有的奖章。或者更直白说,它并不是什么“情绪奖励”。

    另外一种可能的看法是,过去生活太艰辛的人,已经习惯了“愁苦”的生活。喜悦,欢乐,这些情绪经常和幸运,好事相连。不敢快乐,因为怕把自己的好运耗尽;害怕喜悦之后,回归原本不幸的生活,那种前后比较的落差会让自己更难过。

    能写下这些猜测,因为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有很多这样的念头,并且交织在一起,以一种看不清它本来面目的样子出现。现在一层一层,一瓣一瓣的剥离,才发现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迷思。怪不得人常说,快乐是一种选择。因为是想明白,看清楚自己对快乐的信念之后的选择。

    一段时间以前,长的都忘了是多久,果大虽然没有想明白,但是做了决定:常态的情绪只有喜乐,不抱怨,不厌世。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遭遇什么境况下, 都只喜乐。以致于都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很难快乐的人。

    根据自己实际经验的考查,喜乐这种情绪并不像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一样会用一次少一些,然后慢慢被耗尽,然后需要什么“治愈”来重新加满油。喜乐是会源源不断的涌出。而不是像有些鸡汤宣称的那样是“正能量”。这种概念误导的地方在于,一旦把情绪与能量挂上钩,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喜乐的情绪变成了某种被动的东西,需要去给它加油。

    这样的结果是会给自己心理暗示:好情绪会用完,正能量会耗尽。这是错误的。想想自己的经验,当一个人悲伤,受打击,低落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浑身没劲,很疲劳好像干了很重的体力活?或者忽然很困,提不起精神很想睡觉。而高兴的时候却相反,觉得浑身都有力量,脑子也很清晰。

    所以真正耗尽人力气的不是“让自己尝试喜乐”这件事,却是喜乐对立面-忧愁本身带来的。

    喜乐并不会像能量一样会耗尽,它是另一种范式:就像身体的肌肉一样,越锻炼越用会好用,越强壮。或者可以理解成像酒量那样的“耐受力”一样,越练习越能更好更多的调动它的力量,越能调配和驾驭它。它不是能量,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机能水平。之所以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很难高兴起来,是因为我们缺少练习去召唤它。当你能越练越纯熟自如,表现出来的就是很多的喜乐。

    以上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正确的定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喜乐这种情绪的错误认知,就在于一直给了它一个错误的计量单位:很多的快乐,或者很少的快乐。

    这个计量单位是错的。正确的计量单位是:很强的快乐,或者很微弱的快乐;很容易调动的快乐,或者很难召唤出来的快乐。越是常常喜乐的人,不管面对什么困境才越容易喜乐。

    喜悦也不是什么安慰剂,或者麻醉剂。我们不会因为常常高兴,让自己喜悦,就会“被惯坏”,或者被“腐化”。

    即使遭遇不如意的时候,你也并不需要暗示自己必须配合这种境况,而刻意让自己不快乐。

    本次练习的关键词:定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1/3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y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