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自己。
——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01
当同事见我一次性买来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三本书时,不禁摇了摇头,略带讥讽的对我说,"都老大不小了,还看这种励志的书?"
我只好无奈的笑了笑,对他说,"哪像你活得这么通透,我是越活越糊涂了,越活越需要加油了"。
我当然说的不仅仅是玩笑话,正如一辆前行的车子,开着开着发现方向有些卡滞,动力有些不足,需要停一停、加加油了。
而古典老师的三部曲,不仅仅是我的加油站,更是我的大修厂,我渴望能够在这里重整行装、重拾梦想再出发。
抱着这样的初衷,我来了,认认真真的来了。
02
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
回过头来,才发现困惑我们往往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本源。
书中前前后后列举了九堵墙,每一堵墙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许都多多少少的存在,也许拆与不拆、拆的不同程度,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就,尤其是一生的心灵感受。
回看自己,既没有一次性拆完所有墙的必要,也没有一次性拆完所有墙的能力,只好选几堵堵的特别慌、或者是最有感觉的墙先来拆拆,以透出一点点希望的光。
03
我们可以追求安全感,但不能被"追求绝对安全这堵墙"而堵死。
走到今天,我已经走出传统的关于"房子、车子、或者爱"的安全感,却实实在在成了职业安全感的奴隶。
在这堵墙背后,一方面对眼前的工作很不满意,看不到前途,照顾不了家庭,教育不了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成长;另一方面,又害怕面对新的选择,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就这样,被隐形的墙隔绝于世界,那也不敢去,那也去不了。
书中提供了6招拆墙的方法,分别是:
(1)小范围地冒一冒险,上帝不是要你成功,只是要你尝试;
(2)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比如过于关心你的父母、用不犯错的任务、养老般的工作;
(3)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4)做一个恐惧保险箱,把自己最恐惧的事情都写在纸上、锁起来,然后继续前进;
(5)做成功日志,不断激发自信,逐渐成为牛人;
(6)面对恐惧,触底反弹,分清是恐惧事情本身,还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或者是没有能力应对这个失去?如果能够面对失去,那还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
以此看来,与其龟缩在墙后面,被想象中的恐惧打倒,还不如开始尝试,一步一步的走出去。
04
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让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心智模式,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自然世界,经由直接经验或实验而来;二是概念模式,从别人那里获得对世界的间接经验;三是推理模式,依靠认知科学的方法推论而来。
无论我们的心智模式如何形成,大抵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这个心智模式,如同一套大脑内部程序,它决定了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选择。
这个心智模式,无所谓对错,只在乎是否有效,避免越努力越失败,是金子就发光的思维陷阱。
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也需要不断的升级,前一次成功的模式可能会成为下一次失败的禁锢。
心智模式的特征决定了它本身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拆掉的最底层的墙;而拆墙的方法,就是不断改变我们对过去的看法,走出一条"混沌-察觉-醒觉-超越"的升级必由之路。
05
如果拆掉了前面两堵墙,我们勇敢的走出去了,我们成功的由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再到当知当觉、终到先知先觉,那么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后面的几堵墙,或者成为行进路上小心避开的坑更合适一些。
(1)成功学不能学。成功学只能让我们激动,却不会让我们成功。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更多不为人知的隐形密码;与其被成功的案例鼓动的头脑发热,倒不如好好研究失败的案例,让自己有所警醒。
(2)受害者不可取。不要总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认为这也不关我事、那也不关我事,感到自己做什么坏事都心安理得,用受害来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或者用故意伤害自己来绑架别人,终将让自己永远固守在受害者的陷阱中而无法自拔,终究成为一个失败者。
(3)总等待不成事。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穿越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待却会带来永久损失;如果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也是成功的三分之一。
(4)看别人做自己。我们可以羡慕别人、参照别人,但最终还是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不要用钱来唯一衡量自己的工作,不要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别人眼中的光环,而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尺度,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就好像一棵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
06
全文九个部分,我在此处涉及了六个部分,概括为两堵墙四个坑,对关于兴趣的第二部分,关于找寻热衷事业的第五部分,关于幸福转换力的第六部分没有涉及,在此做一说明。
对于一个奔波半生的中年人来讲,当再一次面对人生的选择的时候,往往更加迷茫,因为上天已经不容许太多试错的机会。
当我再一次站在这些墙或者坑面前,我是否一定要拆掉它、填满它,我可不可以爬过去、绕过去、甚至是钻过去。
也许,这些墙或者坑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能够清晰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并以此问题为核心的心智模式。
那么,问题来了,"快到不惑之年的我,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