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雍也篇第二十一: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雍也篇第二十一: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13:47 被阅读1次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 《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据此,人们都说孔子将人分为三种人:上智,中人,下愚,上智和下愚是不可教的,可教的只有中人。那么这章,孔子是说,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则不可以告诉人高深的学问。这样说也对。上智,即绝顶聪明的人,可以一教就会,几乎不用教,所谓“生而知之”者;下愚,即特别愚笨的人,那是再教也教不会的,教育于他无能为力。只有中人,智力中等化,这种人普遍,则是需要教的,有老师的教导,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也还是可以学习高深的理论,从而也能有很高的学问。这样说,似乎学习中智力的因素很重要,教育的影响有限。不过古代,人是有等级观念的,也许孔子当时就是这样说的,所以才这样说。

        如果撇开智力因素,从人的学业水平来谈论这句话,则可以看出,这反映了一种教育的方法,那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据此,对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孔子是这样说的:对中等水平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对中等水平的人,则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为什么呢?学习有先后,努力程度各不同,因此各人的学业水平也并不相等,各有高低。如果也分成三类的话,那由低到高为:入门,登堂,入室。那么,所谓中人,即学业水平中等的人,这些人,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理论,因为有比较厚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是会逐渐接受和理解,从而消化和吸收的,即登堂后,可以入室了;中人以下,即学业水平中等以下的人,尚处于入门阶段,学问基础不太牢固,此时不可贸然激进、急功进利,教以高深的理论,这会吓退他们,以为高不可攀;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这些人的学业水平,循序渐进,筑牢他们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即对入门阶段的人,先要引领他们登堂,然后方可入室。概括地说,教育,不搞一刀切, 而是要根据各人学业水平,因人而异,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这样,教育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教育,本来不就是应该这样的吗?孔子作为教师行业的祖师爷,这也算是经验之谈吧!   

相关文章

  • 雍也篇第二十一: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 《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

  • 【手把手教你】Python获取数据

    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

  • (雍也篇时哉问题试答集

    《论语》雍也篇第六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白话解释】冉雍,孔子弟子,姓冉名雍,...

  • 雍也第六白话解释(含问题解答)

    《论语》雍也篇第六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白话解释】冉雍,孔子弟子,姓冉名雍,...

  • 背考研英语单词花了一年的时间

    越早开始背单词越好 报班,学习做题技巧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雍也篇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 《雍也篇》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 雍也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 先生说:“觚早不是觚了...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

  • 【论语导读】6.21因材施教

    6.21因材施教 上一章讲学习的三个境界,紧接的这一章《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一章讲人也有三种层次,教育要区别对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雍也篇第二十一: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cz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