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35天读书挑战书评读写方法论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浅谈简宝玉读书打卡35天里,主题阅读五本书带给我的四大收获

浅谈简宝玉读书打卡35天里,主题阅读五本书带给我的四大收获

作者: 小玉谈个人品牌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7:45 被阅读189次

    最初收到简书的35天读书打卡活动通知的时候,很是兴奋。这个活动对于每个爱读书,爱写作,爱分享的小伙伴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光要求读,而且最好是带着思考读,边读边带着读者意识去输出和分享。5个完整周的时间里,要求阅读五本书,输出15篇读书笔记+5篇完整书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阅读规划的。抱着兴奋的心情,找负责人报名了这次活动。

    正好因为近期有大量阅读的需求,那么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就成了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决定趁着这次活动,以主题阅读的方式学习5本“阅读”类的书籍。初步选定的书籍有:《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样读书就够了》、《沟通圣经》、《高效能阅读》、《越读者》、《学会提问》七本。后来从中挑出了五本完成这次挑战。

    开始的两到三周里,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打卡进行着。节奏把握得还不错,正好一周吃完一本书,输出3篇笔记和1篇书评。到大约第四周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读书的技能竟然被不自觉地用在后面书籍的阅读中。这种发现让我非常兴奋。而且随着活动的深入进行,我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慢慢发生了几个改变:

    因为需要每周按时完成任务,原先的生活节奏已经不再满足现在的输出要求,因此生活节奏也随之进行了微调。为了维持新的生活节奏,自律性被逐渐培养了起来;而每天匀出来做阅读和输出的时间段里,是专注力极高的时候,进而培养和提升了自己的专注力,更容易进入状态了;同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持续做一件事情,慢慢地体验到了坚持的力量......这些,都是这次活动带来的收获。下面我会详细谈谈变化的发生。

    1.培养自律性

    自律是什么?永澄老师曾经说过,“自律是任何问题得以解决的第一步”“局部的自律解决局部的问题,全面的自律解决全面的问题,自律才是真自由。”

    我为什么会逐渐有意识地培养起自己的自律性呢?正是因为原有的生活节奏已经无法解决当下每周阅读一本书,并进行较高质量输出的需求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调整了生活节奏,每天再提早一小时起床,做某一重要章节思维导图的输出,以及读书笔记的框架构思。就这样,逐步培养起了自律性。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用永澄老师给出的一个FACT模型,参照这个方法,按部就班的做,可以逐步培养起自己的自律性:

    F-直面现实:Face to the reality。直接面对自己现在的现实,那就是,当下的节奏无法满足较高强度的输出需求,需要每天多匀出至少一小时的时间进行框架输出。

    A-承认责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认自己的责任,告诉自己说:“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

    C-承诺改变:Commit to make changes。做出承诺要去做出改变现状,无论多困难,都要做出尝试。

    T-采取行动:Take actions。行动起来,一切就会变的不一样。对于我来说,就是每天比原来再早起一小时,搭建好今天要输出笔记的框架。并在8-9点上班前这段时间里,完成一篇读书笔记的初稿输出。并把这段时间内需要做的事情固定化,流程化。

    当然,模型只是一种流程化的东西,方便我们去记住和操作。关键的是自己的认知要跟上,要认可这件事,并持之以恒地去做它。毕竟,事在人为嘛。

    2.培养专注力

    小六在上个月的一篇热文《专注力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竞争力,为什么你没有?》中,深度剖析了专注力的好处和培养方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外界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内部也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满足,想要的也越来越多。专注,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专注力是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能力。

    想要写一篇文章,需要至少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需要构思框架,想文章的标题,准备好素材,构思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再来几个金句......一篇文章的输出,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专注。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突然蹦出来一个邮件要回复,我们就跳过去回复邮件。回邮件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则网易考拉的广告,发现广告中的加湿器正好是自己需要的,又跳转过去购买。买东西的过程中,又弹出一则新闻,说是哪里起火了,哪里暴雨被淹了,又赶紧跳过去读新闻......就这样,在跳来跳去中,半天时间的消耗没了,而文章,连框架都没有搭好。

    因此,想要进行较高质量的输入和输出,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是非常急切的需求。

    如何培养专注力呢?下面我给出三个自己亲身实践非常有效的方法:

    1)减少干扰 :专注力像是一桶水,干扰像是桶上的小洞。每一个干扰都需要我们去判断,做出决策,消耗能量。一个3秒的干扰,会让出错的概率加倍。因此,我的方法就是,在需要高效输入、输出的时间里,让自己远离手机。一般来说,人在书房,那么手机就会放在卧室充电。每天远离手机2-3个小时,长此以往,发现效率提高了至少100%。

    2)提早制定工作计划:没有对应的计划,时刻要制定或改变计划会占用“工作记忆”空间,我一般会前一天或者在当天早上制定好对应的计划。减少对内存的占用。

    3)进行一定量的户外运动:多多接触大自然,能够提高专注力的广度和维持时间,最简单的做法是看看窗外的绿色植物。积极一点的做法是长期培养一项能够坚持的户外运动,比如慢跑,登山,游泳,羽毛球,或是室内的瑜伽等等。

    3.体验到了坚持的力量

    在读村上春树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我曾经深深地被他身上这种执着的坚持精神所打动。坚持一件事,说起来好像也不难。但是他坚持写作和跑步三十多年,从未间断。这样的活动持续了大半生的时间,试问又能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看上去单纯质朴又高度自律的精神,莫名的很打动人。

    持续一个月的读书和写作,我不敢大言不惭的使用“坚持”这个词来描述,但确实是心底生起了一点点关于“坚持”的感触,觉得生活要是能一直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那该多好啊。坚持做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做一个能高度专注的人,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做一个热爱阅读和分享的人......只要能够一路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4.主题阅读带来的好处

    主题阅读,是带领我们快速进入一个陌生领域的最好方法。在这次的主题阅读前,我刻意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1)我希望自己在哪个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

    2)我是否有关于这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的知识框架?--开始主题阅读前并没有,希望读完5-6本书后能够建立起相关的框架;

    3)我从哪里可以获得并学习基础的框架?--从挑选出来的几本主题阅读书单的目录结构可以大致了解到。

    4)我每周/每天投入主题阅读上的时间要保证多少?-每天至少一小时,每周至少七小时。

    5)每一次针对一个主题的主题阅读,是否有固定的输出?-本次有的,五本书,五篇书评,十五篇读书笔记。

    6)每一次主题阅读完成后,会否及时进行复盘,梳理不足和收获?-这个是需要的。

    带着这些已有的问题,我开始了此次关于“阅读”的主题阅读。

    这次的主题阅读,带给我什么收获?

    首先,是框架思维的搭建

    阅读每一本书籍前,我都会通篇浏览整本书的主目录和子目录,了解这本书大概是讲什么内容的。这么做有利于我们了解整本书的框架是如何搭建的,并且可以清楚地知道这本书的关键词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哪一些章节需要详细阅读,哪一些章节可以快速跳过。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重点是讲如何做读书笔记的,那么这本书的作者是通过怎么样的框架,引出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why)呢?读书笔记可以运用在哪些领域(what)呢?如何高效地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呢(how)?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多,你会发现框架思维无处不在。每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框架。而一个章节里,又有这个章节的框架。

    学会了框架思维后,我发现不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时,都可以提前搭好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往里填充内容。而阅读框架的搭建,可以假设自己是作者,如果我是这本书的作者,要写这个主题的内容,那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论证。思考完以后,再有针对性地对比,验证,学习作者的写作和思考模式。这样阅读的效率会更高。

    其次,是看问题的多元化视角

    同样是做笔记,你会发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与《实用性阅读指南》这两本书的切入角度和描述方式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快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你经过认真对比后会发现《越读者》和《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侧重点也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关于提问,带着问题进入书籍的阅读,你会发现《这样读书就够了》和《学会提问》中的提出方式,切入角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

    而这些不同,打开了我们思考的维度。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主题,或是同样一个问题,切入点的不同,思考角度的不同,写作偏好的不同,或是读者群体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小的差异性。这对于做主题阅读的我们是很有利的。我们平时看待一个问题,都习惯于站在一个视角去看,很难发散出多元的视角。而主题阅读,就是从广度上拉开了我们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问题的多元性思考,并有意识地培养多元化思考的能力。

    最后,是对这个领域见解的加深

    进行这次主题阅读之前,我难以想象一个细分的领域也能总结出这么多的知识点。就好比阅读,能延伸出如何速读,如何高效地读,如何学以致用,如何高效的做笔记,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读......针对每一个侧重点,就可以搭建起一本书,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如果不是主题阅读,我还不知道一个领域能有这么多可以深挖的点。而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继续沿着纵深方向挖掘下去。

    主题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速渗透进一个领域,了解这个领域一些比较浅层的东西。但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通过主题阅读带来的知识点,已经足够解决我们大部分的疑问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hollyhigh好厉害:非常想问问作者,您日常最多用的笔记法是哪一个?您觉得最有效
        1.葱鲔火锅法
        2.RIA便签法
        3.思维导图法
        4.康奈尔笔记
        是不是都遵循着输入_内化_输出
        笔者最喜欢用的是哪一种方式?或者您认为哪种是最有效的,谢谢
      • 夕屿Nicole:我也在用有道云笔记,握爪!
      • 董超学:我也充分感受到在这个活动中的收获,说明了我们还都需要来自外界力量的鞭策呀:blush:
      • e0fbbaa01f32:个人浅见,标题改成“主题阅读带给我的四大收获”可能更精炼一些?:tada:
        小玉谈个人品牌:谢谢你的建议!很好的建议。确实比我现在的标题更加简洁了!
      • 2f366c40cadd:很棒的收获。每一次复盘都是巨大收获的开始:+1:
        小玉谈个人品牌:谢谢你的鼓励~:relaxed:

      本文标题:浅谈简宝玉读书打卡35天里,主题阅读五本书带给我的四大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mt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