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层面看传统儒家经典要义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3-28 06:00 被阅读0次

    不论你是否愿意,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吸收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呢?我想,关键是它对我们的生活现实有什么指导意义。儒家经典汗牛充栋,从孔孟荀到汉儒扬雄、董仲舒,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到宋儒二程朱熹,再到明代王阳明,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但有一点高度一致,那就是注重现实,讲究修身在己,从自身出发。人的行为是可见的,可以评判的,而且容易遵循、效仿和发扬。

    01 人性善恶不重要,关键是向善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人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孟子把孔子的话绝对化了,执其一端,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此四端即是人性善的体现;荀子反其道而行之,执其另一端,认为人性本恶,后天不学习,人与禽兽无异。

    人性是善是恶?荀孟之争,孟子的思想占了上风。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物欲横流的趋势,魔鬼的诱惑越来越多,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欲望就像烟花一样弥漫笼罩在我们的上空,令多少人仰望钦慕。如此看来,孟子的说法多少有点掩耳盗铃,抑或如沙漠中的鸵鸟。

    蒙书《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有点矛盾,前半句是孟子的思想,后半句是荀子的主张。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大树的种子都是健壮的,但由于环境的差异,淮北为橘淮南为枳在所难免;同一地区的树苗,环境无异,但长势也会千差万别,盖因灌溉养护的水平不一;即使同一棵大树,树根是健康的,但有的枝叶润泽,有的枝叶枯萎,结出的果实有的丰硕,有的干瘪。种子只是基础,客观环境和人为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如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论又有点站不住脚,坏种子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荀子主张,注重环境和后天努力,却又千真万确。孟子性善论本身也不是无懈可击,人性如果是纯粹的善,那就应该百毒不侵。还是孔子的说法最圆满,人天生具有判断善恶的能力。但是从善还是作恶,这是个问题。

    虽然孟子和荀子之人性前提不同,在方法论上却殊途同归,真正的儒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人性向善,至少通过教化和学习可以向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孟子主张存心养性,荀子主张修身隆师隆礼,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去私欲致良知。

    因此,“向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向”是过程,“善”是目标。

    惟对目标善的表述各有不同,孔子复礼、孟子存心、荀子隆礼、朱熹存天理、王阳明致良知,其中孔子和荀子讲的相对具体,恢复周礼,或者追随先王之道,而孟子、朱熹和阳明讲的比较抽象,他们讲存养或者回归善的本心。

    令人振奋的是,圣贤们都把“向”的落脚点放在了“去恶”上,克己、养性、修身隆师、灭人欲、去私欲等等都是讲去恶,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学习”,三字经所谓“习相远”。荀子表述为法后王,礼是标杆,凡是违背礼的都要革除,王阳明更直接,学者只管时刻去除私欲,剩下的自然是良知。

    进一步,大家在具体路径上还是有差别,但是目标都是统一的,而且大道原则也是一致的,就是易传所谓的“一致而百虑”。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及其现实意义,它能传承数千年而不衰,道理就在这里。

    02 理想目标很重要,但往往不在地上,可望而不可及

    “至善”,从行动上说,可以称为目标;从志向上说可以称为理想。目标、理想都是崇高而美好的,就像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如果我们把重心放在太阳月亮上,那注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小戴礼记》这样描述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就物质财富而言,各取所需不难达到,但就精神追求来说却是一个悖论。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人伦制度,其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孝悌,孝悌者必内外有别、上下有等,进一步而言就是君君臣臣,所谓贤与能必与社会地位、名利爵禄相关联,体现这种等级差异的是对物的占有的差异,物既指物理的物,也指精神的物,付出和得到必须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私”的概念将无法避免。

    要做到各尽所能而不计较得失,那就要求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完全纯粹的,对财富和名利都没有占有的欲望,这似乎要达到庄子齐万物的境界才能实现。我想象,那应该是物质财富无比丰富的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机器,甚至也不应该有国家,否则难以独善其身,也只有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了。

    人与禽兽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且人是社会动物,自我身份的确立是相对的,美之于丑而成立,善之于恶而成立,贤之于不肖而成立,因此一个纯粹美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交通成和,万物化生。这是世界存在的本质前提。

    儒家所称的“至善”、“良知”,体现到人身上,就产生了“圣人”的概念。儒家讲向善,都具体化为修身成圣。但是,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自尧舜禹而商汤文武周公而孔孟至阳明,没有一个人自称圣人,所谓圣人都是后人的追封,后人既不能成圣,何以知道圣人的气象,何以有资格封他人为圣。既为圣人,必当纯粹,如明镜一般洁净而一尘不染,即使着一丝纤尘,即不能谓之圣,既如此,何有亚圣之谓,圣人都是一般无二,没有高低等级的区分。

    03 过程最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目标和理想缺乏存在的现实基础,但目标和理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目标和理想是崇高犹如云汉之北极星,它使我们的人生之旅不会迷失方向。换言之,我们应当关注的是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儒家治学求圣,落脚点在修身;佛家意在成佛,落脚点在清心寡欲。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达到终点。人生短暂如白马过隙,如何使自己的一生尽量过得崇高才是真正的人生追求。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一日更比一日接近自性。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意义就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否则孙行者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何消如此大费周章?朝拜圣城麦加,意义不在到达禁寺的那一刻,而在一路上的心灵洗涤。扑进门槛的那一刻,只是瞬间的快感,这种快感很快就会过去,生活并没有到达终点,而将重新开始。相反,旅途中的艰辛和向往却能记住一辈子,成为一生的财富。

    治学求圣,重在日省吾身,事上练,戒慎戒惧,时时去除私欲,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养浩然之气,若能做到“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虽然我们永远无法尽善尽美,但我们能够不断缩短与它的距离,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美好。我们永远走在进步的路上,这就够了。为此,荀子把向善求圣过程中的人们分为士人、君子、圣人,而把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人斥之为贱儒、腐儒,把那些作恶的人称为盗贼、禽兽。

    打个并不完全恰当的比喻,中考、高考的满分是750分,但是满分是不可能的,至少至今还没有人拿到过750分,这不妨碍莘莘学子把满分作为学习的目标,一分一分得往上靠拢,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每个学生的成绩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因此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的小目标层出不穷,一个小目标实现了,新的小目标又开始了,这样才被称为励志的人生,但是这些小目标都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其中不少也许只是虚荣心作祟罢了。

    如果心中有一颗北极星,那么当我们设定选择小目标的时候,可能就会更加从容,不会事事被时风所裹挟,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公现象,我们的内心就会更傢坦然淡定。这颗北极星就是向善,向善是内求的,它不受他人、外物的羁绊。

    04 尚义强恕是我们最重要的行动指南

    不同的时期,特别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善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即使在儒家思想在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善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阐释。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儒家经典不必拘泥于文字和枝枝叶叶,而要领会大旨。王阳明把这个最高的理想抽象为良知,向善就是致良知,既能满足永恒意义上的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求。

    我个人的看法,儒家的向善,最核心的就两字:“义”和“恕”。

    义(義),《释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義,从我,从羊,羊者,美也,善也。义,就是要求自己为善,就是做正确的事,做应该做的事,所以义必然涉及选择和取舍。最能体现义之宜的内涵的,是孟子的一句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君臣有义,君主做君主该做的事,臣子做臣子该做的事。

    义就是道。在封建社会,义是仁之表,仁义是一体的,互为表里。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荀子说:“义,循理也。”义的本质是仁。这一点,王阳明作了最清晰的阐释,而且上升到更普遍的高度,他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义”。

    义给出了行为的底线。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对做坏事感到羞耻,这是义的最低要求。荀子说:“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

    义是标准。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儒家毫不犹豫地舍利而取义。即使在生死抉择面前,儒家的态度也是舍生而取义。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义不受处境的限制。孟子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荀子:“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简单地说,义是人们行为的指南,任何情况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取决于义。

    义,在现代社会大致相当于“正义”,“正义”是一个广泛而充满分歧的概念,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正义由价值观来支撑,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正义。最容易达成一致的是法律维护的所谓正义,但好的法律、善的法律才能体现真正的正义,说到底,从法律的角度讲,正义必须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显然,法律的正义是不全面的,正义的内涵必然还需要道德、伦理来进行调整。因此,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王阳明的良知是正义最好的底色。

    遵守法律规范是最低要求的义,而真正的义,依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是内求依然是根本,而它根植于华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和发展完善中。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如果不讲义,那就与草木禽兽无异。

    恕,就是推己及人,对人对己都用一把尺子,不搞双标,反对“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不能对自己自由主义,对人马克思主义。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译成英文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和《世界伦理宣言》。

    孔子举例说了三种违反恕道的情况,即做领导的,自己不服从上级,却要下级服从自己;做子女的,自己不孝顺父母,却要子女孝敬自己;做兄弟的,自己不敬重兄长,却要弟弟尊重自己。

    《大学》则从正反两方面告诫大家,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曾子说,孔夫子一以贯之的道,“忠恕而已矣。”《中庸》也说:“忠恕违道不远。”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恕,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

    义,是眼睛向内,决定自身言行的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要义无反顾地去做,不该做的无论面临威逼还是利诱,都坚决不做。恕,则是眼睛向外,推己及人,把别人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义,是自处;恕是处人。人能尚义,则油然而生崇高感和自豪感;人能遵恕道,则心态平和,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可以减少生活中的种种摩擦,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风气和秩序。

    既能自处,又能处人,则自立而立人,自己快乐,身边的人也快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尚义而遵恕道,就是人人向善,则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正能量满满,不断共同进步的社会。

    总之,学习儒家经典我们不必拘泥于其内容的现实性,而要抓住它的精神实质——向善。人一旦向善,心中就有一盏明灯,使我们不会迷失自我,激励我们多做善事,不做坏事,至少可以少做坏事,从而成就一个更加圆满的自我。圣人虽不可及,但圣人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和标杆,引领、激励我们走完有意义的人生之旅。

    最重要的是,我们走在向善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行动层面看传统儒家经典要义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yy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