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槐文化散文心情随笔
名人与槐49:杨震讲学在槐市

名人与槐49:杨震讲学在槐市

作者: 乐仁智l让文字在山水间跳舞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1:15 被阅读26次
东汉名臣杨震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广为流传的暮夜却金“四知名言”,正是出自东汉名臣、太尉杨震之口,他廉洁清正的作风为后世所传诵。

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今陕西华阴人。杨震的八世祖,就是追斩项羽因功封赤泉侯的杨喜。父亲杨宝博学多才,潜心学问,为躲避朝廷征诏常远走他乡,隐居授徒。杨震少而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人称“关西孔子”。

为了供养家庭、侍奉老母,杨震就近于华阴牛心峪设馆讲学,学子从者如市。当时学馆周围广植槐树,故当地人称杨震讲学处为“槐市”。槐市起源于西汉太学附近的槐林贸易之地,在太学之外也存在,使用范围较广,大多是文化教育场所的象征。

五十岁前,杨震在家乡开设学馆,一面耕田,一面教书育人,有弟子三千余人,德传乡里,名扬四海,多次为郡县官员举荐为官,他都以称病和孝敬老母为借口不愿为官。相传当时弟子们见老师既要讲学,又要种田,非常辛苦,就偷偷到田里帮他下种,而脾性耿介的杨震为了使弟子专心读书,就到田里拔掉禾苗,以断终弟子们帮他种田的念头。因此他教出的学生,首先是继承了他做人的秉性,大多数都德才兼备,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暮夜却金

至五十岁时,邓太后的兄长、大将军邓骘去长安处理军务,途径杨震学馆,又要举荐他出第为官。杨震见大将军亲自登门邀请,实难推辞,方出仕为官,一直官至太尉。杨震在朝为官十余载,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百姓所爱戴,为朝野官员所钦佩。但在东汉时期宦官在朝中势力很大,为首的中常侍樊丰忌恨杨震,处处作对。杨震因此被罢免,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次年顺帝即位,为杨震鸣冤昭雪,赠金百万,改葬潼亭。杨震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鸟才飞去。人们感其忠诚,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槐市在今陕西华阴市华山峪东牛心峪。杨震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他的治学精神、高尚情操被后世誉为“槐市遗风”,故杨家后裔门前多植槐树,以示继承先祖清白传家的遗风,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今杨震的学馆已不复存在,峪道里的槐树因缺乏管理也渐次稀少,但如槐花般洁白无瑕的杨震品行与情操,却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头飘香。

汉代槐市

相关文章

  • 名人与槐49:杨震讲学在槐市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广为流传的暮夜却金“四知名言”,正是出自东汉名臣、太尉杨震之口,他廉洁清正的...

  • 名人与槐6:柳下惠坐槐不乱

    柳下惠(前720—前621),姓展名获,字子禽,一般叫他展禽。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

  • 名人与槐46:项羽离乡手植槐

    西楚霸王项羽是个家乡情结特别重的人,两次面对归乡,让人见证了英雄的成功与失败。自古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项羽...

  • 名人与槐40:朱元璋拍槐健体

    朱元璋16岁时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只好出家当了小和尚,可寺庙香火冷落,又被派为游方僧外出行乞化缘。他在中原一带游荡...

  • 名人与槐45:唐玄宗植槐思妃

    这是一棵爱情树,可以触摸到阴阳相隔的绵绵思念,倾听到白居易《长恨歌》的哀婉凄绝,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立刻鲜活起来。此...

  • 名人与槐34:苏轼定州植双槐

    文学艺术方面一路高歌猛进的苏东坡,在仕途上却是一路跌跌撞撞,历尽浮沉。公元1093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八年,是苏东...

  • 名人与槐38:康熙寻父铁锅槐

    白云禅寺,是豫东最大的清代古建筑群,位于河南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相传每逢夏秋季节, 这里白云缭绕,景...

  • 名人与槐37:秦始皇驿站种槐

    腰站,在今山东平原县腰站镇,即驿站的中间站,方便过往官员、差役中途休息、打尖或换乘马匹。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此...

  • 槐!槐!槐!

    飞机飞过天空 老太抬头仰望 带着她的孤独 一同飞往北方 喃喃自语 路遥而归梦 恨而如春草 就在这一夜 灯下槐花挂在...

  • 名人与槐17:尉迟敬德梦槐下

    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平定河西后,设立凉州卫,抗守河西走廊的咽喉重地,并大量移民至凉州,坑底屯田,充实防卫。移民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人与槐49:杨震讲学在槐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u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