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研读453:志·礼仪(一)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9-04 06:02 被阅读0次


          志·礼仪(一)

汉朝祭祀

威仪礼节是用来确定君臣尊卑,排列六亲之间正常关系的。如果君主缺乏帝王威仪,臣下缺乏大臣应有的礼仪,上面的权力转移到下面,臣下欺凌君主,这就是国家大乱。大乱一起,天下百姓就会深受祸害,怎么能不谨慎对待呢!所以在这里记录下汉朝威仪,编辑成为《礼仪志》。

按照威仪礼节的要求,每月初一这天,太史呈报当月月历,有关部门、侍郎、尚书阅读当月月令,执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在初一前后各两天,要牵羊奉酒到社庙祭祀太阳神。如果这天发生日食,要杀羊用其血来祭祀土地神,用来补救日食灾异。执事人员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穿黑色单衣,深红衣领袖口的内衣,深红色裤袜,按照原来的惯例举行祭祀礼仪。

在立春日这天夜漏未尽五刻时,京师百官都要身穿青色衣服,各郡国、县、道的主管官员,直到斗食令史都要头戴青色头巾,竖起青色幡旗,在门外放置用泥土塑成的耕牛和耕农,用来晓谕百姓准备春耕。这样的穿戴摆设直到立夏不会变化,只有武官可以不这样穿戴。立春这天,皇帝要下达宽恕诏书,其中说道:“制诏给三公:现在正是春天来到,农民耕作,务必要敬始慎微。一切行动都要服从于春耕生产,除非那些情况必须处死的罪犯,要暂且不再审讯处决,必须全部等到麦秋之后再进行。要斥退贪婪残暴的官员,起用柔顺善良的官员。遣返可用于春耕的罪犯,都要依照惯例行事。”

正月上旬丁日,要到南郊祭祀天地。祭祀完毕后,依次祭祀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这叫做“五供”。五供完毕后,依次祭祀祖先陵墓。

西都长安原有上陵。东都洛阳的祭祀礼仪,百官、四姓外戚的妇女、公主、各诸侯王、大夫、外国朝奉的侍子、郡国计吏一起来到陵园。把昼漏灌满水,大鸿胪设定九个等级的宾位,随后侍立在寝殿前。钟声鸣响后,谒者司礼引导宾客进入,群臣按照礼仪各就各位侍立。皇帝乘坐舆车从东厢房下车,由太常引导而出,面向西辑拜,再折转登上阼阶,先拜祖先神位。随后退身,面向西坐在东厢房。侍中、尚书、执兵仗侍立台阶侧的警卫都站立在神座后面,公卿百官开始谒拜神座。太官向神座奉献祭品食物,太常安排乐师奏响七曲,跳起《文始》《五行》两首舞曲。乐舞完毕后,群臣享用赏赐的食物,各郡国上计吏依次上前,当着神灵的面汇报各郡国谷米价格,百姓疾苦,想要让神灵知道现在国家治理情况。这是体现孝子侍奉亲人,极尽礼仪,体现敬爱之心的。群臣依礼全部汇报工作后,最后由皇帝亲自祭拜帝陵,遣返各郡国计吏,赏赐他们腰带上上的佩饰。八月,在朝中举行正尊卑的饮酎礼,祭祀祖先陵园时,所举行的礼仪也是这样。

凡是祭祀前的斋戒,祭祀天地需要七天,祭祀宗庙、山川需要五天,小型祭祀需要三天。斋戒时间内,如果出现坏事污秽时,要解除斋戒,由副职代行斋戒礼仪。在斋戒前一天,遇到坏事污秽或者上天灾变时,其斋戒礼仪按照原定程序进行。在发生国丧时,只有郊祭天地不受丧事限制,祭祀地神以下的都需要在一百天后再行斋戒,按照原有惯例进行。

如果正月甲子或者丙子为吉日时,可以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举行成人加冠礼,其礼仪根据《冠礼》举行。皇帝举行加冠礼仪,开始时要戴上黑布进贤冠,接着戴上雀弁,再次戴上武冠,最后戴上通天冠。每戴完一次,都要在高祖庙神座前依照礼仪谒拜一次。王公以下行冠礼,只能加戴一次进贤冠。

正月要郊祭祀天帝,祭祀前夕察看牺牲的准备情况。在昼漏未尽十八刻时,开始初次献上活的牺牲,在夜漏未尽八刻时初次进献牺牲血,并且进献熟食,由太祝把祭品熟牲送到天帝神座前,随后转身回来。皇帝和群臣各就各位,侍立在柴堆四边的规定位置,宰祝举火焚柴,柴火燃烧后,皇帝向神座跪拜两次起立,执事人宣告祭事完毕。在明堂祭功德神,在东南西北中五郊设祭迎气,在宗庙中祭祀先帝,在社坛中祭祀土神谷神,以及祭祀对农业有影响的六宗,都要在祭祀前夕察看牺牲准备情况,在昼漏余十四刻时初献活牲,在夜漏余七刻时初献牲血,进熟食奉献祭品,由太祝送神后转身回来,执事人宣告祭祀完毕。祭祀六宗则要焚烧柴薪,等大火燃尽后,由有关部门宣告祭祀完毕。

皇帝在正月开始亲耕籍田。在昼漏上满水的时刻初次献纳祭口,执事人员祭祀祖先农神,祭祀完毕,在预定耕种时刻,有关部门请示执行农事,各自就位到耕种位置,皇帝、三公、九卿、各诸侯、百官依次耕种。大家耕种覆土完毕后,由有关部门宣告仪式结束。在这个月中,皇帝下诏令说:“各郡守、诸侯国国相都要设祭劝勉农民耕播,按照规定仪式进行。官吏们出郊和入城时都要鸣钟奏乐。如果有自然灾害发生,或者有其他特殊事故,像久旱求雨、久雨求止,都不要鸣钟作乐。”

春季二月,要在京城南郊建立高禖祠,只用一种牲畜致祭。

永平二年(59年)三月,汉明帝率领群臣到辟雍举行迎养三老、五更,同时举行大射礼。各郡、县、道在乡学校中举行饮酒礼时,都要祭祀圣师周公、孔子,用狗作为牺牲。于是七郊礼乐三雍的礼仪全部完备了。

迎养三老、五更的礼仪是:先选择吉日,由司徒呈报太傅或者讲师以及原三公的老人名单,选择其中德行年龄都高的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三老都要身穿精美的苎麻布大袍单衣,黑边领袖中衣,头戴进贤冠,手扶王杖。五更穿戴也与三老相同,但不扶杖。他们要先去太学讲堂中居住斋戒。到行礼那天,皇帝先到辟雍礼殿,坐在礼殿东侧厢房,派使者用安车迎接三老、五更。皇帝在门屏前迎接,行拱手礼,然后由傧相引导走阼阶,三老由引导走宾阶。上台阶后,皇帝再据礼拱手行礼。三老进入殿中,面向东侍立,三公为三老设几,九卿为三老扶正鞋子。开宴时,皇帝袒露左臂,亲自用刀割下一片牲毛,随后交由厨师宰杀,然后拿起肉酱瓶,用酱渍肴馔馈献三老。宴席结束后,皇帝再手捧酒爵让三老用酒漱口,食前祝喉不硬塞,食后祝胃不阻噎。五更升入礼殿朝南侍立,由三公接待陪宴,与皇帝对三老的同样礼节。第二天,三老、五更都要上朝谢恩,用来表明对皇帝养老的特殊恩宠。

在这个月中,由皇后率领公卿和各诸侯夫人采又桑养蚕,用一羊一猪的少牢礼仪祭祀蚕神。

三月上巳日,官吏百姓都到东流水上举行除凶去垢的祭祀仪式,说是通过洗浴和祓除祭祀来去垢除病,叫做“大洁”。所谓洁,是说阳气散布通畅,万物全都出生,才可进行祭祀求得大洁。

汉朝祭祀壁画

黄其军

      作于2023年9月5日(古历癸卯年七月廿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志·律历(十三)

志·律历(十二)

志·律历(十一)

志·律历(十)

志·律历(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汉书》研读453:志·礼仪(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u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