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II苏轼2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12:55 被阅读0次

苏轼是取进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

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没有人见过,但他自己说,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他的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我想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轼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过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在《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更透出那种不知如何,守候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相关文章

  • 宋元II苏轼2

    苏轼是取进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 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

  • 宋元II苏轼3

    苏轼是最早在文艺领域透露出来,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著名的前后《赤壁赋...

  • 宋元II苏轼4

    苏轼有一篇散文《方山子传》,这也许就是苏轼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标本,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

  • 宋元II宋徽宗2

    如果在艺术史上要挑出“千古一帝”,那一定非宋徽宗莫属。但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位“亡国之君”。 有一个传说,说当时宋徽...

  • 宋元II宋徽宗

    宋徽宗在艺术界,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他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他究竟有多厉害呢?南宋邓椿在《画继》’的...

  • 宋元(7)苏轼125/40

    中岩书院,因位于四川眉山青神县中岩寺上寺的翠微峰下而得名。苏轼曾在这里读书。这里超脱世外、清幽秀美,怡人性情,滋养...

  • 宋元(10)苏轼128/40

    公元1061年,苏轼去陕西当官,带着妻子王弗一同前往。这里属于西北地区,饮食、气候、水土都有诸多不适应,他们就像一...

  • 宋元(8)苏轼126/40

    自从苏轼来到中岩学院,王方在家里也经常提起苏轼的名字,王弗对苏轼也渐生好感,这次“唤鱼池”起名事件更让两人距离拉近...

  • 宋元(9)苏轼127/40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和两个儿媳从眉山来到了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那时苏辙也新婚不久,两对小夫妻和...

  • 宋元(11)苏轼129/40

    王弗去世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在宋代女子去世,丈夫娶妻子的妹妹也是很常见的。有一种说法是王弗安排的这门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元II苏轼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ku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