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改变自己成长青春纪念册
同样起点的普通人,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

同样起点的普通人,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

作者: 田宝谈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12:16 被阅读5810次
来自猪猪球

Q哥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从初中玩到大学。在求学的历程中,我俩身上发生的一些现象至今印象颇深。中考时,我俩成绩差不多,Q哥体育不好,比我低十几分,减去那十几分,最后他成绩甚至还比我高。但是我俩最后高考的成绩却差距迥然,我上了重点大学,他却只是一个普通的三本。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在思考。

我俩都很普通,智力上差距不大,高考也不考体育,由于高中时期多为住宿,所以家庭因素也暂且不作主要因素考虑,单就高中这三年来说,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

学习方法千篇一律,不存在什么认知优势。高一时,我俩都在学校的普通班,没人在师资力量上占据优势,老师的授课水平也实属一般。

我依旧按照初中的方法学习,哪门课程学不会就去刷哪门课程的题,高中时期整个学习理念就是:“永远比别人多做一本练习册。”我虽然是班长,但很少说话闲聊。

我没有学过什么奥数,参加过什么额外培训,但数学也快考过满分,语文成绩高居不下。在高一下的分科中由于成绩优异被调进了尖子班。

反观Q哥,成绩起起伏伏,想学了紧张起来,成绩高点,不想学了就放松,成绩一般,在他随着自己情绪波动时,迎来了分科,当然,他没进成尖子班。

之后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我拥有全学校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最牛叉的学习伙伴,我的同桌就是那一届我们市的文科状元。水涨船高,由一本本练习册为我带来的优势被扩大了几百倍。

随着读书的深入和阅历的加深,我知道了我的做法的学术称呼“滚雪球效应”,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会慢慢积累,并最终形成巨大的优势彻底碾压别人。

从一本本练习册开始,给我比别人多考几分的优势,分数上的优势带来排名的靠前,排名的优势又为我换到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又为我换来了一个好大学,好大学又......如此滚滚向前,但起点只是那一本本普通的练习册。

李笑来在《和时间做朋友》中提到:“我们要有交易的思想,拿自己拥有的去跟别人换。”在换的过程中手里的东西会越来越值钱,当然,前提是你不傻,拿十块换一块这种事可千万不干。

作为普通人,我们出生没有含着金钥匙,手里拥有的资源可以说穷的只剩下时间了。那就索性拿时间去换你想要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点产生在对交易思想的领悟上。

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你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学习上,你就会获得学习给你的馈赠。相反,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发呆发愣上,虚无与缥缈则会赠与你。

这段在读雾满拦江的《人心至上》。这是一本关于杜月笙的传记,书中我对杜月笙的发迹故事印象深刻。

杜月笙当时来上海时,活脱脱屌丝一个,开始几年由于染上赌瘾流落街头差点被饿死。但他在水果店里打杂的经历为他换来的能力帮了他。一位老板相中他经营水果店的能力录用了他。

这是杜月笙的第一换:时间换技能

日子过得太平了一段,赌瘾又犯了,生活又鸡飞狗跳了起来。杜月笙很快失去了水果店的工作,这时一位人人都瞧不起的赌友捞了杜月笙一把,看到他如此落魄,平时杜月笙对他不错,就把他引荐给当时上海滩的大亨黄金荣。

这是杜月笙的第二换:人脉换平台

跟着黄金荣混后,杜月笙发现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幕后的太太李桂生。于是便一门心思钻研如何讨好李桂生。天公作美,李桂生生病了,当时有种迷信的说法叫:“李桂生阴气太重,需要几个大汉站在门口驱除阴气。”

杜月笙急着就报了名。同其他不情不愿的马仔们相比,他任劳任怨,把李桂生照顾的舒舒服服,李桂生动下嘴就知道她哪里不舒服,是要喝水还是要起来走走。之后李桂生病愈,杜月笙得到了重用。

这是杜月笙的第三换:技能(照顾李桂生)换前途。

之后在一次抢回土烟的任务中,杜月笙表现出色,李桂生越发重视他,为其说了亲事,还说服黄金荣大力提拔他。杜月笙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人生中的“跃迁”。

这是杜月笙的第四换:能力换资本

杜月笙这个人很有意思,当自己有钱了自己不花,反而走上街头,看到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上去套近乎,硬塞给人家钱。别人都觉得他是傻子,但他不以为然,事后种种事例表明,这是极为聪明的做法。

杜月笙的第五换,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别人存钱,我存交情。”金钱换人情

他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不停地“交易”中混的风生水起,杜月笙可以算是人生的高级玩家。但他刚起步时,一穷二白,除去其个人品行和一些低劣的行事手段,其人生轨迹对我们普通人有很强的参考意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不必去学习杜月笙的龌龊手段,而要把重点放在他的交易思想上,领会精神,更好地拿来为己用。

你说,杜月笙的成功经历并没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经营水果摊,对人客气点,会照顾病人这三项简单的能力就为他铺了一条平坦的人生道路,唯一特别的就是他“别人存钱,我存交情”的思想,但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平台和支持,他也只会是小打小闹。贯穿杜月笙一生,都是在不停地做交易。而我们也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换工作,工作换金钱,金钱换我们各种想要的。而一切的开端,都是我们那宝贵的时间。

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进步,保持耐心把雪球滚大,同样起点的普通人,差距就是在一件件小事上被拉开的。

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小事。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论,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相关文章

  • 同样起点的普通人,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

    Q哥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从初中玩到大学。在求学的历程中,我俩身上发生的一些现象至今印象颇深。中考时,我俩成绩差不多,...

  • 同样起点的人,差距究竟是怎样拉开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失散了。也有很多人,明明跟我们一起上路,却在我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已经...

  • 我们跑得不一样

    bymyside-《同样起点的人,差距究竟是怎样拉开的》有感 知道和做到……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 阅读输出:做个有价值的人

    同样都是普通人,差距是如何拉大的? 是努力?能力?还是方法? 其实,以上都不是!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与底层规律的...

  • 怎样拉开差距的?

    偶然一年来,因为孩子上学,我上班,早早路过果品,渐渐发现,如果我到了果品这边,环卫工人正在打扫的话,说明我坐...

  • 同样起点的人,差距究竟是怎么拉开的?

    文| 李小墨 这是生活里十分常见的现象: 同一个巷子里的玩伴,长大之后差距渐渐拉开;同一个班级里的同学,毕业几年之...

  • 男人是怎样被拉开差距的?

    男人是怎么被拉开差距的?核心有三点一定要记住,别踩坑。 第一点圈子,上学的时候大家是一帮人踢球,玩游戏,是大家以开...

  • 少年,别在该奋斗的年纪虚度光阴

    文---三栖女 人与人的差距到底是如何拉开的?直到我遇到了小崔和陈叔,才明白,差距可以从起点开始,拓展到十万八千里...

  • “他毕业三年月薪翻倍,而我仍在3k”

    我想大家身边都会有这种情况,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毕业几年月薪差距却越来越大,甚至自己可能就是被拉开差距的人,为...

  • 人生过半,拼的是习惯。

    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怎样拉开的? 有人说是基因,有人说是环境,有人说是思维,有人说是努力...... 美国作家托马...

网友评论

  • 树下阳光:这就是从点滴做起养成的好习惯
  • 18a532d04026:其实“滚雪球效应”并不是人人都适应的。就拿练习册来讲吧有些人做习题是越做越懵,当然也不排除他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全面。有一些也并不是慢慢积累就可以的。其实重要的是你的选择,你选择哪些较重点的积累才能创造一优势碾压别人。但在我身上我知道语文慢慢积累会有着很大优势,我就是那个。然而数学,英语我还没找到方法😅
  • QQ账号:我觉得两个人的差距不能因为一个短期的比较而产生。人的一辈子很长,未来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有的人适合做这个,有的人适合做那个,有的人年轻的时候才有成功的机会,有的人老了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是每个人成功适合的时区不一样而已。我读小学的时候跟班级很多同学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初中之后那些小学同学渐渐跟不上了,而我还在班级前几名里徘徊着;但是也跟那些初中成绩好的同学差不多,甚至比他们还差一点;但是到了高中,那些初中同学又跟不上了,他们在优等班而我在普通班,但是我又迅速窜到年级前几名徘徊着,甚至高考还是全县第一,而那些原本成绩比我好的初中同学考上一本大学的寥寥无几。但我并没有就此得出结论我一定会比他们优秀,短暂的差距确实有,但是一辈子很长,他们可能只是目前没有遇到他们适合的事情和机遇。作者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主观能动性很重要,只是我们可能看问题的角度有点区别吧
  • 黄梅枝: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能从中点燃希望。👍👍👍👍👍👍
  • d7a577c5b0f3:交换的思想。一加一等于?二?还是零? 还是无限, 交织的思想汇聚的一定是大海般的能量。
  • 2fb35e8cf04a:刚开始做学不会书的习题相信肯定会错很多,难道没有挫败感吗?还怎么继续,我每次。这样的时候就不想做了,反过来仔细看书去,但看书又太慢,看了一个月就不想看了,但心理一直记挂着就悬在那里,特难受,我也想解决,怎么解决才好
  • 2fb35e8cf04a:那楼主我目前也挺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看不懂书,习题不会做,考试自然通不过。看到文中楼主你说那本看不懂就去刷习题的方法真的有效吗,既然看不懂,那做题目肯定都是错的啊?我目前是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笔记没复习因为我看书速度慢,做题都来不及。感觉我就是很乱。不知道你是怎么攻克一本看不懂的专业书呢,怎么通过那些考试的?笔记需要做吗?还是像你一样直接不会就去做题目会比较好
    8c092c677834:@芣特莂泹卻湜惟1hal 要相信没努力一小步就离目标近了一步,努力呀
  • 都付南柯:感谢感谢,😄😄
  • 草莓味的棉花糖m:怎么说呢,我感觉环境其实能造就一个人的,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初中时的同学成绩和我差不多,中考时候被那种有关系的人拿走了0.2分,结果去了普通班,我去了重点班,她在她们那个班成绩也很优秀,我在我们班也是中上,可最后高考,她去了一所师范学校,我上了医学院,听着好像差别不大,但怎么说呢,学校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 743cf03ca158:是啊,初中时的闺蜜刚刚专升本升到了我学校的本科校区。中考时,大家都落榜。她就上了个本市的普通高中,我读了重点高中。3年后高考,她考了200多分,我考了400分。(中学读书阶段,她学习一直都特别刻苦,而我总是眼高手低,很懒散随性,最重要还严重偏科。)…再一次都落榜了,她就读了本省的一个分数只要180的专科,我去复读了2年,还是没有任何提高……2年后,我大一,在有本科的专科校区读专科,她专科毕业后专升本到了我学校的本科校区…人生或许就是一场戏吧,选择不同,舍得的经历也各自不同。她多读的是2年大学,我多读的是2年高中,以后的文凭从此差距就大了。现想来,很是悔恨当初的决定
  • 702e26b40540:第一次评论简书的文章呢,思路清晰,看了感觉很受用
  • 别辜负了美好的自己:说的特别对,一个小细节的坚持可能会带来命运的转变,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的把细节做好,才能逐步做好更大的事,成为优秀的自己!
  • 静心观情:拿时间换更好的自己!
  • 风中的紫苑:这篇文章写差距是怎样拉开的,我看了不就一句话的事,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多花功夫在学习上,这道理我读小学就知道
    田宝谈写作:@叠梦非凡 我也只是在这一件事上可以,平常也总会被惰性打败:sob:
    风中的紫苑: @田宝谈写作 没有啊,只有你一个人能做到
    田宝谈写作:@叠梦非凡 做到了吗
  • 风中的紫苑:q哥高考与你差距大还用得着再三思考吗?不是很明显吗?一个勤奋一个随意一点
  • 振振油词:滚雪球效应是咬着牙挺过来的,至少我是
    田宝谈写作:@阅读滋润心灵 我也是
  • 775160cdd283:好汤。还附上了故事。
  • 也一:在每一个当下。
  • 讲个梦想:惰性和氛围是硬伤
  • kmoon念: 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看博物馆之夜这个节目了解到的杜月笙与黄金荣,文章具有启发意义。
  • 0e623977517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从这篇文章受到激励和鼓舞的肯定是对自己的人生还抱有希望的人,只要还有心,一切就还有可能。
  • 涟漪心凉:交换思想,时间为先。我认为这八个字是本文的核心
  • nariance:从来没有一样的起点,差距本来就大,只是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平台你看不出来而已。
    996aade8e6a0: @会谈人生的大狗 某些人的天赋和你差的真的不止一点点🌚🌝
    砚山亭: @会谈人生的大狗 +1
    差距并不是仅仅体现在相似的中考成绩上的,更多的有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生理素质的差距,这不单只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只努力,那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效率才是真理
  • 孟宇:很受益:wink:
  • 祎怿:很喜欢你写的文章。值得我学习:smile::smile::smile:
  • 陌路人__:99%的运气和1%的汗水
  • 非洲战神:有深度,评论支持一下!证明我看完了,获得了点什么。
  • 十七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古人诚不欺我啊。
  • 帝天宇:产生差距,还有一个就是想法,你想不想出人头地,连想法都没有,注定平庸一辈子
    nariance:从来没有一样的起点,差距本来就大,只是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平台你看不出来而已。
    田宝谈写作:@帝天宇 驱动力
  • 田宝谈写作: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产生差距的原因绝不止这一个,欢迎各路高人发表看法,共同探讨。
  • rebirth_2017:是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易行难!绝大部分人败给了惰性!
    nariance:从来没有一样的起点,差距本来就大,只是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平台你看不出来而已。
    田宝谈写作:@rebirth_2017 没错

本文标题:同样起点的普通人,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nx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