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归家的地铁,人挤为患,又闷又热,真想赶紧回到家脱掉鞋子、扔下包包、洗去疲惫,舒舒服服坐等吃顿安乐茶饭。此时突然接到我妈一个电话:“女儿啊,今晚有事不回来煮饭啦,你自己搞掂晚餐啦!”听罢赶紧打电话给男友求饭,没想到他也说:“今晚工作有饭局呢,你快乖乖回家找点东西吃吧。”哎哟,短短十分钟不到被两个最爱的人相继“遗弃”,心理阴影乘二放大,身心俱疲下不想回家自行煮饭,何处可以收容我这张“孤独的“肚子?此时,我脑海里想起了”老陈家汤包铺“。
说起这家“老陈家“,就位于我家地铁出口转弯处。我家离市中心较为偏远,但外来务工人口密集,加上近几年新楼盘处处拔起,地铁双线交汇,渐而带动起周边饮食业遍地开花:只要出了地铁口,水果档、糕点铺、粥粉店、大排档、各色小食走鬼摊等等应有尽有,十分热闹。简直可以实现从地铁口一路吃回家的节奏。在密密麻麻的档口中,这家”老陈家“位置离地铁口不太相近,没有精心的装修,没有宽阔的店面,没有喧嚣的叫卖声,没有丰富的品种选择,仅仅是占据着面向大马路一小巴士停站点的优势而存。可以说,平实无奇的以致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了它。而当时我为什么会留意到它呢?皆因为门口小车上那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
记得上年冬天的早晨,一下小巴,那冷飕飕的风直刮脸颊。此时,不远处一团团上升的热气吸引住了我,胃口一下给吊了起来。快步走过去,发现是一家新开的汤包铺,老板是个瘦小的男人,小平头,黑实的脸上挂着一副眼镜,看我过来咧开了笑脸,用带着些许北方风味的口音问好:“早上好,想吃点什么呢?“
品种选择不多,只有鲜肉汤包和酱肉汤包,还有一些粥和无糖豆浆。包子可单点,一元一个。和老板说先来4个鲜肉汤包和一碗南瓜粥打包带走,老板乐呵呵地为我装好南瓜粥,再系好袋包子放在粥上:“把包子放粥上面能保温,吃的时候小心汤汁烫口哦。慢走。“说完用双手为我递上零钱。这对朴实的双手在寒冷的冬日悄悄打动了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用双手为你递去东西了,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一份温暖的感觉。在这份好感驱使下,我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包子,只见包子不同小笼包般小巧玲珑,也不似灌汤包般大肚涨涨,皮虽不够薄,有点像菜包,但内陷倒是感觉蛮饱满的。小心翼翼吹了吹口气,放入口中:皮有点粘口,虽没有汤汁流出,但肉质鲜甜,能吃出肉馅中渗出的清香汤水味,不像早餐档那些小笼包那么干巴巴的。虽然外形不太正宗与讨喜,但那内里热乎乎的鲜活滋味,就如同不靠颜值吃饭的老板一般,用那热心肠征服了我的胃。在冷的直呵气的冬日,手捧着包子,口呼出热气,一口一个,实在是太幸福了。
自此以后,我就经常来“老陈家“解决早餐大事。每次老板还是那咧开嘴的笑容,舒展开的笑纹,用十分普通的普通话对你说声:”早上好,今天想吃什么包子呢?“
慢慢,这家“老陈家“开始越来越多人前来进食。今晚我进店的时候,小小的店面里虽然没有空调,但4张长桌仍然坐了两桌人。店里真的非常朴素,方方正正的布局一目了然:内里一间房是厨房,厨房外一边是餐桌,另一边贴墙长桌上盛放着粥水以及压面机。店里人手不多,除去老板只有一个戴眼镜的短发健壮老板娘和高瘦黝黑男人。平时黝黑男人和老板会交替在门口推车处站岗,老板娘则负责揉面团等手工工序。感觉他们就像一家人一般,彼此默契十足,都渗透出一份淳朴的气息。
这晚我照例点了鲜肉包,还有新品种——凉面。天热的时候胃口总是容易“闷闷不振”,这时候来碟凉面的确能让人难得直吞口水。凉面上铺了一层凉拌青瓜、豆芽、胡萝卜丝,还有些小辣椒籽,那些红的、绿的、黄的细丝整整齐齐地码在碗上,看着看着心情便荡漾起来了。过了冷水后的面条入口弹劲十足,顺滑中带着嚼劲,拌以生抽老醋,酸酸甜甜带些微辣,肠胃当场“醒”了过来,食欲大开,“呼呼呼”连吸好几大口,直呼过瘾。
隔壁桌来了一对小夫妻,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叫了一碗红豆粥,老公温柔地看着她慢慢将粥水送入口中吸吮。两个人轻轻说些家常话,时不时荡漾出满足的笑容。正在一边搓面的老板娘回过头来望了望他们,仿佛也悄悄抿嘴笑了。对面桌一个三口家庭吃完了包子,轻声说句“回家咯“,便小手牵大手地走出了店门。老板坐在店门,对他们道了声”谢谢哦。再见!“黄昏下,这家店内的轻声细语化作了优美的小调,伴随着一笼笼袅袅热气,使店内弥漫着一股平和安详的氛围。
日本有部《深夜食堂》,讲述的是一间只在深夜营业,让都市孤独的饮食男女们通过一碗碗平凡而热乎的美食求得身心慰藉的食堂内发生的各色故事。食堂不大,品种不多,老板也比较任性,但通过一份份与食客间发生感情联结的美食,每个夜晚的故事总是那么耐人寻味。我觉得,这家“老陈家汤包铺”也是如此,可亲的老板、温馨的环境、还有那份自然而然弥漫出的安详味道,让前来进食的人得到一份踏实感。无论是孤独一人,还是结伴同食,看到身边那些认真生活的人,一颗在路上的心总能得到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