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去婆家过年离开上海有点久,坐了42小时的火车落地后的解乏第一餐,冒雨直奔家附近的商务楼食堂叫了两碗螺蛳粉大快朵颐。
先生和我都非广西人,为何独独钟情这一口?18块钱就可以吃到一大碗料足味香的粉加上店家特有的自制甜品,价廉物美当然是个理由,更因这家主人“不厌其烦”、“不惜血本”的地道做法。
每次光顾,年轻的老板都亲自招呼客人,有一回在询问口感是否满意的同时饶有兴致地和我们聊起螺蛳粉的制作过程,娓娓道来其选材之考究与工序之复杂,我俩被吸成了“忠粉”。
螺蛳粉的正宗在于它的汤底,必须是柳州产的田螺加猪骨及八角、沙姜、紫苏等大料煨制四小时以上,配上酸笋、炸腐竹、辣椒油、酸豆角、香菜、小葱、花生米等十几样辅料才成。
老板每每开口都可以说很多,我记不住细节,但从他讲述时兴奋的语调和眼里透出的光亮,足见他对这种家乡小吃的钟爱和对烹制质量的极致追求。
偶尔,他的眼里也会闪过一丝忧虑,我们才知道因为开在潘石屹设计的大虹桥商务区,铺面租金高达2万一个月,还要另外找地方供家里带出来的员工团队住宿,坚持从家乡进食材和连夜熬制汤底的水电煤费用也是不菲的开支。
作为食客不免担心这样的投入能持续多久,老板说或许会考虑换个便宜一些的店面,但绝不会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虽然来上海之前做过调研,很多广西小吃在这里并不热销,大部分店主迫于经营压力而批量采购可以直接冲泡的汤料包代替耗时又费财的手工熬制。
可以用更少的工作量换来更高利润,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弄不好口感还更鲜美,因此在业界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但老板说和他来上海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么干还不如回家去,至少不会让客人吃到一碗“假的螺蛳粉”。
这份看似有些傻气的执着不禁让我想起了年前年后分别看的两部电影——《血战钢锯岭》和《爱乐之城》,我不想在这里做任何的剧透,只是思考着影片为何博得高分好评?
应该有一大部分是基于一份直达心灵深处的感动吧?而这份感动,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里男女人主某些相似的坚持,那种不合时宜甚至被现实百般蹂躏的坚持。
什么样的事值得坚持?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Do the right things, then do the things right.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什么又是“对”的事情呢?
将它拔高到信仰也好,梦想也罢,在我看来,未必是合乎社会大众标准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大都以所谓“成功”作为评判依据,而成功又太多以金钱和地位来衡量),但一定得是自己内心认同的选择!
要不是顺丰在年后诸多快递转行送外卖的今日宣布上市,有多少人知道而今身价千亿的王卫曾拒绝马云和花旗银行的高薪邀请却每月坚持送几天快递体验一线的冷暖?又有多少人了解小工出身的“霸道总裁”为了让底层人“有尊严的生活”而九次抵押房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捍卫品牌、杜绝加盟商夹带私货的行径?
如果没有诗词大会夺冠而一夜成名的武艺姝,有多少学生和家长会支持复旦附中将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词背诵要求提升到平时测验二三十分的考核比例?又有多少电视观众能有兴趣去解读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各种反对声中步履维艰的固守背后对传统文学的信念?
我离开外资银行加入另一家世界五百强担任中国区培训负责人没多久,巧遇公司例行审计,面对国外Auditor的各种苛刻,我正考虑着如何提升日常工作标准,万万没有想到直属上司跑来和我说:“你之前在银行不是很有经验吗?按照你们以前培训管理的档案做一套出来应付检查就可以。”
那一刻我脑海里立即跳出的不是原来培训管理的文档,而是在银行反反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条——Honesty and integrity。
不久之后我裸辞了,不仅放弃了去国外轮训的机会和30%的薪资涨幅,还造成了我履历上一段不太好看的仅三个月的工作经历。而我非但不后悔,内心还无比舒畅与坦然。
很多企业会把Integrity这个词放在员工守则或核心素质模型的首条,在职时我对它的理解还只限于正直诚信与合规,我觉得那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本分,在职场上更应做事先做人。
而随着自己从事自由职业的深入,我发现大家热衷谈论的时间管理课题其实扩展了Integrity的涵义外延。因为只有你忠于自己的初心,才能在一堆事务中梳理出最有价值的部分,通常不会多过两三件,当然不会占据太多精力。
Stephan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强调“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而所谓要事,就是与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一致的事。坚守住你的Integrity,人生就有了Priority,时间管理就不是问题,你也不会遭遇疲于奔命甚至因小失大。
我所理解的Integrity更精确的说法来自心理学中的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y and congruence)概念,是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冲突的心理现象,即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
所谓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指每个人对他自己的看法与他实际表现的一致与和谐,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包括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认识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的潜力。
当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和烦恼;当个体体会到实际我、理想我、社会我之间的差距时,就会表现为不高兴和不满足,严重时还会引起适应不良甚至导致崩溃,影响身心健康。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因为社会价值条件而拒绝对经验的自我评价,而优先迎合他人的评价,就会面临自我不和谐的危险,重者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轻者至少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去年我的一个教练个案来自一位做自由讲师的朋友,她烦恼于越来越繁重的授课量占据了太多私人及家庭生活时间,但又因担忧拒绝接活会影响人际关系及收入来源而纠结。这种矛盾其实就是认知与经验的暂时性不和谐所致。
我们的交流过程“以终为始”,围绕着当事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展开。一番探索后,她豁然发现终点回到起点,谁都没有她自己更清楚放弃外企HRD的高薪出来做自由职业的初衷是什么,只是在忙碌中忘了坚守自己的“底线”。想明白这一点,say no就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立春那天她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首小诗(我会将它贴在最后),并附了如下的评论留言:

嘻嘻,我就是那个“任心理咨询师的好友”,正如我对她所说:诚信是始终忠于你自己。这个信念也一直被我自己用来指引面临的各种取舍,因为我期望自己成为自我和谐的典范。
其实早在1935年美国学者Prescott Lecky就提出过自我和谐理论,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1、人的内心
人的内心是由各种观念和态度所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动态系统,其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的看法和观念。
2、统一化原则
正常的个体有选择地把自身经验融合并统一,形成独特的人格。个体的需求、观念、态度和目标都是这种融合过程的影响因素。最高程度的统一化是个体能非常投入地实现理想自我,并有效整合经验,将冲突降到最低。
3、内部一致性
随着成长过程中各种观念和态度被融合统一,每个人都逐渐形成一个整合的自我概念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没有严重冲突,就实现了内部和谐(Internal Consistency),或称内部一致性,其实就是我所理解的Integrity。
所以与其将Integrity理解为对外的诚信,不如直译为完整性和一致性,这种完整与一致首先是对内的。许多自由职业者能做到“职业”却难以真正实现时间和心灵上的“自由”,原因即在于没有活出完整和一致的自我。
几乎所有拧巴的人生都并非因为不符合某种外界标准,而更多是源于内在的不一致。
说得通俗点,就是活着活着把自己给弄丢了。你的“知”(你认为对的)和你的“行”(你所做的)不一致,能不纠结吗?纠结久了,自然有可能积郁成疾,以各种身心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除非你能自救,抛掉一切干扰项,自觉回到你的“初心”,复原到Integrity的状态,不然就得求助于专业人士来引导你完成这个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

一碗螺蛳粉的美味,让我品尝到店主人的“诗与远方”,无论它最终是否会搬离我家附近,只要做工不变,我想先生和我都会乐意捧场。
因为身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不多,真不多。而我更愿意从这些活出自己的普通人身上汲取能量,滋养我自己对美与真的坚持。
如之前答应的,最后送各位这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共勉,名字叫做《触摸自己》:
你靠什么谋生,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临怎样的挑战、困难,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怨声载道,还是视它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你的年龄,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冒险,哪怕看起来像傻瓜的危险,为了爱,为了梦想,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看到你忧伤的核心;生命的背叛,是敞开了你的心,还是令你变得枯萎、害怕更多的伤痛。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你跟谁在一起,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你是否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在任意空虚的时刻里。
你有怎样的过去,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怎样活在每一个当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作者爱瑋儿,心理学硕士,私人成长教练,管理咨询顾问,一个治愈系女子,原创不难,走心不易,关键还得好看。
从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到五百强中国区高管,随后砸掉外资银行饭碗,以自由讲师和顾问身份背包行走近30个省市。
而今居家安心撩拨文字与琴弦,拈拈花惹惹草,陪陪爱人,看看世界,偶接个案。想要勾搭,还不关注和点赞?
网友评论
点赞
吵吵闹闹的环境下浏览式的看了遍,坚守自己的内心,才能活的心安。
解析真透彻!
我同学极度厌恶螺蛳粉,说每次闻味道都像是屎的问道。
一般这个时候,我默不作声,只是吃螺蛳粉,然后一边靠近他。
你不是说是屎的味道吗,老子让你闻个够!
感谢你推荐的诗。能一边读美文一边学习心理学知识,不能更好了。
我就是个很矛盾的人呢,表达言不由衷,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心里却常常不踏实。看来距离真实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