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赎罪》无疑是弗兰克·达拉邦特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自1994年上映后饱受争议,人们关于这部电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无非人权、制度、罪恶改造和希望理想。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也许我会相信这些观点,但一连看了两遍之后,我再也不敢苟同。
事实上,要从哪个角度去解读电影,完全是观众自己个人的权利与选择,无需别人品头论足,但这样做对电影无疑是一种轻薄,更何况是这么优秀的一部电影呢。将这样一部电影扣上人权、制度、赎罪和希望的帽子很正常,甚至合理得无懈可击完美无瑕,但我还是想隔着靴子搔搔痒,因为除了老生常谈的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口料咀嚼。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就与自由无关了,自由是猩猩们享有的特权。为了让一切符合文明人的标准,身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被安装了发条,以保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要求来维护社会公正,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谁胆敢挑战这个公认的权威,就会被集体讨伐,于是有了法律,也有了肖申克监狱。朋友们会问,这跟人类近代文明的脉络图有什么关系吗?我的回答是,这部影片就是人类脉络图的集中表象,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故事的起源要追溯到安迪被上诉谋杀妻子和她的情人开始,时间是1949年前后。这个时间点,很特殊。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西方女权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她们也要求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上获得解放,那么这两点得到满足后便是情感诉求了。在夫妻情感关系中她们会表现的更开放更主动,希望的得到释放。安迪的妻子经历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女权运动,但她在安迪这里得不到这样的释放,她说安迪是一本合着的书,打不开,所以出轨了;而安迪,是一个典型的本分的中规中矩的社会公民,他所处的时代是美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按他入狱是三十岁算的话,那么他经历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和经济大危机,而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正在占据世界格局的主体地位,正在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与货币体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也将是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各种自由思潮碰撞竞相擦出火花。但前面说了,安迪是个中规中矩的社会公民,他是一件被成功安装发条的产品,在情感表达上无法满足妻子,妻子也无法进入他的内心,于是悲剧来了,妻子出轨,他被送进监狱。这看似是一场家庭矛盾,实际却是两种思潮的对抗,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矛盾的,安迪夫妻只是两件牺牲品而已。跳出家庭矛盾放眼时代,我们就抓住了脉络图的一部分,而所谓的制度人权及罪恶,只是这段脉络图的一个具象而已。所幸的是,在安迪被投进监狱的那一刻,他去除了那根发条。
我们再借助布鲁克斯这个老头来说明脉络图这个问题。肖申克监狱中的罪犯们,布鲁克斯无疑是那个资格最老最有素养的人。他1905年入狱,整整待了五十年,入狱时按十八岁算的话,那他1887年前后生,去世时六十八岁(1955),是监狱中的元老级人物,是接受监狱(社会)“犯罪改造疗法”最成功的人,但也是最大的受害者,而脉络在他身上对比体现的更为明显。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国际地位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各项制度建设趋于完善,国内一片大好,世界其他地区正在闹革命的时候他却抓住发展的机会,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不允许出现违背时代趋势和集体利益的人,而老布正好扮演了这个坏人,于是肖申克监狱的名单与操场中出现的他的名字和背影。我想监狱(社会)的管理者对他十分满意,他积极的接受“犯罪改造疗法”,努力赎罪,被成功的安装了发条,成为一个在完美的“体制化”的人,他忠心的接受改造,没想过离开监狱,因为五十年里他把监狱当做一个人理所当然的家,从身体到精神都在执行监狱的指令,从无反抗,离开监狱的他与社会格格不入,充满了不安和危机,夜里做梦都梦见自己在下沉,最后他收拾妥当,体面地离开了世界,那是他最后的尊严,也是唯一一次违反指令而“再次犯罪”。
时代脉络在老布的身上太过明显,他1905年入狱,1955年出狱,五十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五十年是大半辈子,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半个世纪,是一个完整的时代。出狱的老布完全被时代隔阂了孤立了,汽车那么多,熟悉的面孔却那么少。这五十年里,老布是被国家遗弃了的(其他罪犯也是),没有同国家发展的步子一致,这一点他十分清楚,所以在获得假释时他不惜伤害狱友来求得留下。在这里,我们可以控诉国家监狱的管理制度,可以控诉法律人性,但我们得明白,一个时代的发展总得留下一部分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搭上快车。老布走得时候,我是欣慰的,尽管他对肖申克监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但他还是选择体面地离开了,他把那间旅馆仅当作一个暂时栖息的地点,所以他写道“Brooks was here,”以结束他被“制度化”的一生。
与其他罪犯相比,瑞德是那个最睿智的人,他1929年入狱,1969年出狱,整整四十年。他犯了什么罪过我们不得而知,但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正在经历那个银行破产、企业倒闭社会失业的大危机时代,社会混乱,而他扮演了那个做坏事熊孩子,于是肖申克监狱关了他四十年。他关于监狱与罪犯关系的论述太精辟了,“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这些墙是很有趣的东西。当你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们;慢慢你习惯了在其中生活;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这也就是老布为什么自杀的原因。瑞德深谙肖申克的规则,他看透了本质,也面临老布一样的生存困境,但他有安迪这个好朋友。
安迪是那个反抗最坚忍的人,抓住管理层的利益需求,成功逃脱。在他的内心一直存有希望,整整十九年,期间他也没有忘记帮助他人塑造和重拾希望,他是那个唯一安装发条失败的产品。他为了美好和希望公然播放留声机音乐,唤醒大家的知觉,他是个勇敢的人,勇于表达自己。
文明要发展,就必然生成脉络图,为了辅助文明步入正确的轨道,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就会在脉络图的框架下制定一系列规则,规则的约束对象是具有社会行为能力人的全体公民,目的是维护集体利益最大化而达到社会平衡,一旦有人企图破坏平衡,就会遭到公众力的讨伐和制裁。肖申克监狱的救赎,说白了是在制度化的空间里制造制度之外的自救与渡人,否则哪怕你获得了自由离开了体制,你依然活在体制内,连上个厕所也要喊声“报告”,如果没有安迪的帮助,瑞德会和老布的下场一样。安迪为瑞德带去了光明,他不但可以救赎自己,还可以救渡他人,因为有些鸟儿注定不属于牢笼,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就是这只鸟儿。
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个人都是文明脉络图中的一个牺牲品,为了接近文明,他们必须在“罪犯改造疗法”中学会自救,坚守希望和理想,化除时代差距,否则就算重获自由也无法继续独立生活,最终还是得依赖监狱(除非)。要知道,可怕的事情并不是被文明抛弃,而是在被抛弃后还能找到拥抱文明加入文明行列的信心和理想,否则你永远是只改造成功上着发条的猩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