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鸡鸭名家》

作者: 江南伊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1-13 20:10 被阅读0次

作家汪曾祺《鸡鸭名家》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两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能人”——余老五和陆长庚,但这两个人物的出场却被作家安排到了最后。前面分别写了父亲洗刮鸭掌、对童年鸡鸭店的回忆、沙滩上分鸭子、两口子运鸡等看似与“鸡鸭名家”毫无联系的“闲笔”,最后才由“我与父亲的对话引出“鸡鸭名家”。这是汪曾祺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好处所在。

作家往往在小说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延宕一笔,让读者悬起来的心迟迟落不下,却不得不跟随作家一同去看那民俗民风、世间百态。最奇怪的是读着读着,读者着急的心突然放松了,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感觉,成了一种享受。然而作家在每一个小事件的间隙都插入一句:“那两个老人是谁呢?”不断引起读者的好奇和猜测,而且前面所述的小事情不是与鸡相关就是与鸭相关,正好为后面两个人物的出场鸣锣开道。余老五有独特的炕小鸡、小鸭的绝活,但忠诚坦荡生活幸福;陆长庚有赶鸭的绝活,但生活却不如意。

汪曾祺的小说看起来是散淡的,这是由作家行文的自由所导致的。这种叙述的自由使得小说看起来充满了“节外生枝”,而恰恰是这些枝节形成了小说的血肉,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比如文中写了回忆里家乡夏天任人取用的凉茶,写了萍水相逢的老人帮助年轻夫妇推车,写了《打花鼓》的戏词,字里行间充满了脉脉温情,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另外,这还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小说,文白相杂,既通俗又典雅。典雅尤其表现在对四字短语的运用上:“万籁有声”、“江流浩浩”、“雍雍雅雅”、“沉沉雾霭”、“淡淡金光”“文文雅雅”、“摆摆摇摇”等词语,无论是写景还是摹物,都优美贴切。而那些经过加工的白话则充满生机和活力:“而鸭子全都闭得扁扁的。黄嘴也是扁扁的,绿嘴也是扁扁的”,“小鸡娇弱伶仃,小鸭傻气而固执”。看似口语化的语言,却经过了作家仔细的雕琢,韵律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汪曾祺的小说韵味醇厚,但这种韵味隐藏在平淡的语言中,需要我们反复体味才能领会的。

相关文章

  • 读汪曾祺-鸡鸭名家

    1948年初春作者写了鸡鸭名家,新中国快宣布成立了,各行业百废待兴,百姓生活充满未知数,也充满机遇挑战。LOCK系...

  • 我的奶奶

    一 读汪曾祺的《鸡鸭名家》,看到准备孵小鸡的情节: 蛋先得挑一...

  • 【书摘】鸡鸭名家

    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 父亲在洗刮鸭掌。每个郯蹼都掰开来仔细看过,是不是还有一丝泥垢、一片没有去尽的皮,就像在作一...

  • 俗世奇人

    作家汪曾祺《鸡鸭名家》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两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能人”——余老五和陆长庚,但这两个人物的出场却被作家...

  • 294短篇小说读后感20221104

    昨天开始读《人间小暖》,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第一篇是鸡鸭名家,居然有点费劲,难道读小说还能有难度吗?或许太久没看...

  • 作家之耳-读《鸡鸭名家》

    第一时间想要推荐的就是汪曾祺先生短篇小说《鸡鸭名家》。 作者以简练的文字白描出了江南小镇的长街短巷鸡鸣鸭呱,阅读时...

  • 第三篇章《鸡鸭名家》

    和往常一样,读开头总是读不懂。要到第二段或者第三段我才慢慢理会文章意思,也不知道是什么怪毛病。在说这个章节的内容也...

  • 《第一现场》(选04)‖从孙犁和汪曾祺对语言的较真说起

    文/陈松标 今读《孙犁何如汪曾祺》(李建军)一文,其中引用孙犁的一段话:“有些名家,并不注意语言之美,有的名家还公...

  • 汪曾祺《鸡鸭名家》:运气不好,可能是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

    最近在刷《汪曾祺自选集》,据说是汪老自己筛选的一些篇目出成的书,既然是自己选的,想必一定是最得意或者最具有代表性的...

  •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

    文/雪映寒松 汪曾祺先生是短篇小说名家,他的小说语言平实,重叙事,少抒情;重客观,少主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鸡鸭名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cq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