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格律

作者: 周姜吴张门下小迷弟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04:04 被阅读28次
浅谈诗词格律

诗词之文体,格律为形,意境为神,神难形易。但常有新人吐槽,格律也是很难,平平仄仄错综复杂,搞了半天头都晕了。

其实不然。接下来笔者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将格律说的易懂些。

说到律诗的格律,概括起来无非两句话:

⑴ 四常格一特格,三种拗救,粘对规则。

⑵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前提是不犯孤平,不三平尾、三仄尾,无大拗救)。

看起来有点懵?没关系,且容笔者慢慢道来。

四常格是指律句的四种常规格式(先拿五言举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一特格是指    平平仄平仄  这种特殊的律句格式

接下来,笔者将教你怎样由第一句的格律推出整首诗的格律。在这之前,我要先讲一个概念,就是前面说的粘对规则。

所谓粘对,就是复制黏贴和平仄相对。这样说有点空洞,我们具体操作一下,方便理解。

例如,假如第一句的格律是平平平仄仄,那根据粘对规则的对,它的对句的格律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这样,首联的平仄就出来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粘对规则的对讲明白了,那粘又是怎样的呢?前面说过,粘就是复制粘贴。玩过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就是把原内容复制过来,再粘贴。我们再具体操作一下。

根据粘对规则的粘,我们把第二句的平仄复制过来,粘贴到第三句,这样就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但是,这还不是第三句的最终格律,因为律诗有个规定,每逢奇数句(除首句外,也就是说逢三五七句),句尾那个字必须是仄。那问题来了,复制粘贴过来后,第三句的句尾是平啊。那怎么办?很简单,把句尾那个字跟第三个字的平仄对换一下就行了。那这样,就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再根据对的规则,就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再根据粘的规则,第五句就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又出现前面的情况了,那还是老办法,把句尾那个字跟第三个字的平仄对换一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再根据对的规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再根据粘的规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再一次的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老办法,句尾那个字跟第三个字的平仄对换一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再根据对的规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样,靠着粘对规则,只需知道第一句的格律,全诗的格律就能推出来。至于第一句是四种常规格式的其他形式时,我就不一一演示推导了,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下。

说完了四常格一特格和粘对规则,我们再来说说拗救。

所谓拗,就是读起来拗口,也就是说句子不合格律,这样,那就出现了救,也就是句子不合格律时去补救下。

拗救总共分为三种情况:

        ⑴孤平拗救(也叫本句相救)

        ⑵大拗必救(也叫对句相救)

        ⑶小拗可救可不救(也叫对句相救)

先说下孤平拗救。所谓孤平,就是一个句子除了韵脚是平外,只剩下了一个平。举个例子,正常的律句是

            平平仄仄平

那孤平便是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那个平外,整句只剩下了一个平)

那这样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既然它犯了孤平,那我们就给它补救下。怎样补救呢?很简单,在第三个字那里把它前面本该有的平补回来。这样就成了

            仄平平仄平

再说下大拗必救。我先举个例子,这是正常的律句

            仄仄平平仄

那大拗便是这种格式律句的第四个字那里本该是平的地方成了仄,即以下这种情况,这就是大拗

            仄仄平仄仄

那大拗又该怎么救呢?很简单,就在对句的第三个字那里补个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如果还是不太明白的话,我就贴下变化前后的对比

一开始(正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大拗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拗必救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说完了大拗必救,再来说说小拗可救可不救。这是正常的律句

                仄仄平平仄

那小拗便是这种格式律句的第三个字本该是平的地方成了仄,即以下这种情况,这就是小拗

                仄仄仄平仄

犯了小拗,可以去救,但其实也可以不去救,这个随你开心。那要救的话怎样救呢?很简单,也是在对句第三个字那里补个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再贴下变化前后的对比

一开始(正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小拗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小拗可救可不救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还有一种是大拗小拗结合的,如本该是

仄仄平平仄 的句子,它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都变成了仄,即变成了仄仄仄仄仄,根据前面的补救方法,在对句的第三个字那里补个平,就变成了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贴下变化前后的对比

一开始(正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大小拗结合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小拗结合的拗救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都是说的五言,那七言呢?

先来说说七言律句的格律,其实它就是由五言扩充来的。如果五言律句的第二个字是平,那就在句首加上仄仄扩成七言,例如,平平仄仄平,变成七言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五言律句的第二个字是仄,那就在句首加上平平,例如,仄仄平平仄,变成七言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上是五言律句变成七言律句的方法,至于那些粘对规则,拗救,在变成七言后运用规则不变,只是拗的判断点就相应的往后移两个字了。例如,五言律句 仄仄平平仄,它的大拗是指第四个字本该是平的地方却用了仄,即 仄仄平仄平。由这句五言律句扩成的七言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它的大拗就是指第六个字本该是平的地方用了仄,即 平平仄仄平仄平

同样,那在对句补平的位置也变成了对句的第五个字。小拗同理。

接下来说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律句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即可平可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即定死了,该平就平,该仄就仄)。对应五言就是第一、第三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第二、第四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对应七言就是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当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使用有前提:不犯孤平,不三平尾,不三仄尾,无大拗。(所谓三平尾,就是末尾三个字都是平;所谓三仄尾,就是末尾三个字都是仄)

先来说一三五不论。还是举例说明吧,例如这个律句

                平平仄仄平

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规则,那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的平仄便可以不论,那当第一个字为仄时便是犯了孤平,当然如果第三个字是平就刚好补回来了,这个情况虽然犯了孤平但仍能用一三五不论原则,是因为它第三个字救了,这是孤平拗救。所以当第一个字是仄第三字也是仄时,那自然是不行的,因为它犯了孤平,但没去救,所以这时第一个字就不能不论了。

再举个例子,例如这个律句

              平平平仄仄

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规则,那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的平仄便可以不论,那当第三个字为仄时,便是成了三仄尾,这时一三五不论便是不能用了。

再举个例子,例如这个律句

              仄仄仄平平

这个例子的分析和上个例子差不多,只不过这里当第三个字是平时,便是犯了三平尾,这时一三五不论便也不能适用。

再来说说二四六分明吧。二四六其实有时候也不一定分明,例如大拗必救那种情况,它第四字该平的地方用了仄,而它在对句也救了,因此这是合理的。

最后谈下词的格律。词的格律倒没什么说的,因为每个词牌它都有固定的格律,每句的平仄都是定死的,什么拗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啥的,在这里统统不适用。要么背词牌相应的名篇,写的时候再据此还原出格律,要么要写的时候查词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相关文章

  •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人们常说,写格律诗词,如同雕刻一幅精美的作品。如果想让...

  • 浅谈诗词格律

    诗词之文体,格律为形,意境为神,神难形易。但常有新人吐槽,格律也是很难,平平仄仄错综复杂,搞了半天头都晕了。 其实...

  • 诗词格律浅谈

    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瑰宝一般的存在,有着让人倾倒仰慕大魅力。 因此,有...

  •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五)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一)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二)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

  •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 今天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诗词格律的知识。 她问:看到诗词格律,头脑中闪现的是哪几个词?学习诗词格律 对...

  • 对仗浅谈

    诗词创作——对仗浅谈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

  •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四)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一)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二)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 第三讲 近体诗格律(二...

  • 唐朝以前诗词不讲格律,今人写诗一定要遵循格律吗?

    唐朝以前诗词不讲格律,今人写诗一定要遵循格律吗? 唐朝以前诗词不讲格律和今人写诗、词是否要遵循格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

  •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一)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二) 第二讲 近体诗格律(一) 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古...

  • 诗词|格律与诗意,轻重如何取舍?附《贺新郎.神雕侠侣》

    格律是学习诗词创作的第一个拦路虎。今天,有很多教授诗词创作的课程,大部分都在谈格律,人们评论诗词,也往往大谈格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诗词格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ou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