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普遍寿命没有现在长,刘备说“人年五十,不称夭寿”,可见五六十大概是比较正常的寿命,而女子往往寿命会更长一些。但在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古代,却有很多女子活不到正常人的岁数,其实这和古代没有特别专业的妇科大夫有关系,同时,还有许多禁忌和迫害使得女性面临残酷的生存环境。这时,如果有一位女性医生,可以说是女性患者的福音了。
2016年热播的励志古装大戏《女医明妃传》中,就再现了一代女国医谈允贤的传奇一生,然而,这部戏和真实的历史毕竟有所出入,谈允贤在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年间才出生,她一生走遍各地,悬壶济世,名扬天下,著有《女医杂言》一书流传后世,收录了许多珍贵病例供后代医学家研究,在明朝嘉靖年间才去世,享寿九十六岁。
实际上早在西汉,也有一位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努力,成为出入宫廷、为皇家诊治的女国医,被誉为‘’女中扁鹊‘’。她就是义妁,本是河东,也就是现在山西运城人。在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被当时太医院太医令所构陷,迫害致死。孤苦无依的小义妁被好心人家收养。童年悲惨的命运没有打倒她,行医世家出身的她,从小就对治病救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身世之后的她,更是决定继承父亲遗志,立志要成为一个像扁鹊华佗那样的人物。
她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虚心地向别的医生学习针灸技术。那时候没有哪个女子会去行医的,收养她的父亲也反对她去抛头露面给人看病。这些阻力没有让她后退,开始的时候,她给同村同乡的人治病,有腹胀、消化道出了问题的病人来看病,腹部高高鼓起,痛苦不堪,义妁为他施针,继以热敷,不出十天,病人便能下地行走。她的名声也在十里八村传开了。
义妁悬壶济世一生,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她并不使用什么偏方怪术,主要通过针灸和草药,她很小的时候就上山采药,亲自辨别和尝试各种草药,捣碎之后为乡亲们敷治。为了尝试针灸她不惜在自己身上试验,之后才会为病人施针。为此她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胳膊上留下了细细的针眼。街坊四邻四处传播她的医德和声望。
后来,汉武帝竟然也知道了她的大名,召她进了宫,给皇帝的母亲王太后治病,王太后春秋已高,身体不好,但是那些太医们看病受到性别限制,给太后看病总是久病不愈。义妁进宫以后,只是用针灸,再加上一些普通的山野草药,就将太后的病治好了,让太后很喜欢她。
义妁从地位地位的乳医、侍医逐步升迁上来,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和非议,饱受考验和磨难,但她不卑不亢,恪尽职守,汉武帝对她也非常欣赏,问她有没有什么亲人可以出来做官的。义妁并没有借此机会飞黄腾达,只说她有一个叫义纵的弟弟,但是做官恐怕并不能称职。
汉武帝为了奖励她,把她的弟弟也召来做官。根据史书记载,这个义纵不像姐姐所说那样不贤,反而做官非常让汉武帝满意。他把触犯法律的地方豪强都抓起来治罪,不畏豪强,不避权贵,后来参军打仗,也一样勇敢无畏,深入敌境,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义妁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御医,也许她自先前也没有料到,但是她凭借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秉承‘’医者仁心‘’的精神,默默的治好每一位病人,最终让别人都发现了她的伟大。她不但医术高明,品德也非常高尚,只是可惜并没有医书流传后世,在史书中的记载也相对有限,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和传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