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这样教出好孩子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婚姻育儿
缺乏同理心教育,孩子将会由可爱变成可怕!

缺乏同理心教育,孩子将会由可爱变成可怕!

作者: 雅璃简寻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06:56 被阅读1825次
图片来自网络

长沙2岁女童因5岁男孩恶作剧坠亡的消息刚过,这几天,网络上又传出晋江5岁小男孩把小狗扔进烧金盆,活活烤焦的视频。视频中,小男孩把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扔进烧金盆,然后转身蹦蹦跳跳地离开。一条鲜活的生命,成了熊孩子作乐的工具。

孩子把别人的痛苦和死亡当成一种乐趣,事件除了让我们感到震惊之外,更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哪个重要环节?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一个富含同理心的善良、自律的孩子。

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或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能将心比心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体验对方的感受。

如果长沙5岁男孩发展出良好的同理心,他就不会把2岁小女孩独自关进电梯,他会将心比心地感受到小女孩的恐惧。如果晋江5岁男孩拥有同理心,他就不会把一个鲜活的生命扔进火盆,更不会从小狗的痛苦和死亡中感受到乐趣。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高普尼克发现,18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同理心,也就是说,对孩子同理心的培养从一岁多就已经可以开始了。

比如说,在孩子哭泣难过时,父母如果能够给他耐心的安慰,孩子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当他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他就可能模仿父母曾经的行为,给予安慰。

图片来自网络

那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第一,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宝宝哭了,你看起来很难过。”

“你的声音像一只大狮子!我看到你很生气。”

“什么事情让你感觉这么开心?”

“难过”“生气”“开心”……,这些都是感受。只有先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这些感受,他才有可能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第二,重视日常教育中的同理心示范

如果父母温和,常常鼓励孩子,能够共情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同理心就会发展得更好,就更可能给予别人理解和支持。而情绪暴躁、经常使用暴力的父母教养出的孩子,就较少发展出同理心。当别人不快乐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表现出恐惧、愤怒,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也就是说,父母的同理心,会潜移默化地发展出孩子的同理心。如果父母缺乏同理心,就很难培养出有同理心的孩子。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最有效方法。

我有个朋友,有一次不小心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弄坏了,她马上对孩子说会给他买一个新的,可是孩子依旧哭闹。朋友觉得孩子在无理取闹,于是大声呵斥他:“都说再买一个了,你还闹什么闹?!”此言一出,孩子哭得更崩溃了。

孩子最心爱的玩具弄坏了,孩子的伤心、难过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反应。其实,在这个时候,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比承诺给他买一个新玩具更有效。“宝贝,玩具坏了你一定很难过吧。”“太可惜了,你一直很喜欢它呢。”……

当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伤心,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被安抚下来。反之,孩子就会因为家长的不理解,情绪更加失控。而我们很多父母却经常忽视孩子内心的想法,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还会因为感受的不同,反过来指责孩子不懂事。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记得笑笑同学小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带他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我让他在楼道内等我,我去地下车库停车。可是等我停完车回来,他却不在那里了。我怎么叫他,都没有任何回应。我突然想起,在回来的路上,有一辆车从楼前经过。一瞬间,所有不好的念头全都冒了出来。我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腿也有些发软,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一口气跑到五楼,看见他笑盈盈地站在那里,开心地说:“哈哈,你花了好久才找到我”。

惊魂未定的我,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可是站在一个小孩子的立场,他只是想和我玩捉迷藏,既然是捉迷藏,我叫他,他肯定不能答应啊。至于我有多紧张多害怕,是幼小的他根本想象不到的。

换位思考之后,我的气全消了。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我爱你。刚刚我在我们约好的地方找不到你,我以为你丢了。我特别害怕,差点吓哭了。”

小笑听完之后愣了一下,他走过来把我搂在怀里,轻轻拍着我,就像我从前安慰他一样。他说:“对不起,妈妈,我只想跟你玩捉迷藏。我下次一定在原地等你,你别害怕。”

从那以后,每次我跟他约好在哪里等我,他都会寸步不离等在那里。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你等我的时候,从来都不走开?”,他答:“因为我如果走开,妈妈会害怕,我丢了,妈妈会伤心。”

看,就在日常的细碎琐事中,孩子的同理心就慢慢培养起来了。你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他就会学会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考虑。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更加亲密,你会得到孩子更多的配合,你也能把自己从愤怒的情绪中解救出来,变得更加平和。

第三,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如果……你感觉怎样?”这样的句式,来引导孩子思考。

如果有人抢你的玩具,你感觉怎样?

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态度对你说话,你感觉怎样?

如果有人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你感觉怎样?

在小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海边捉到一只小螃蟹,想要带回家玩。

我告诉他:“小螃蟹离开大海就会死掉,爱是让它活着,还是死掉?”

小笑立刻说:“活着”。

“小螃蟹离开妈妈会很想念妈妈,如果你离开妈妈,你会怎样?”

“我会太想念你了!想得不行不行!”

最终,他把小螃蟹放回大海,时隔很久,他还会问我:“妈妈,你还记得小螃蟹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孩子会在一次次的语言引导下,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换位思考这项软技能,在孩子将来的工作、家庭、交友各方面,都会给他带来无穷裨益。

前几天在送小笑上幼儿园的路上,他蹲在地上看虫子,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听见他跟虫子的对话:“小面包虫,我爱你,所以不能带你回家。我好好看看你,回家画一个你。”

那天清晨,阳光正好,而阳光里的孩子,让我觉得很干净、很温暖、很安心……

感谢你来,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亮喜爱的红心吧!


往期精彩文章
2岁女童因恶作剧坠亡,谁该为“熊孩子”之过买单?
摸准孩子的心理,说一遍他就肯听
当妈这件悠闲的事,为什么被你当得这么苦逼?
醒醒吧!孩子不专注,错全在你!
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是你从未告诉过他“时间”是什么
聪明的家长,懂得发现孩子“小脾气”背后的“大需求”]
“我可以为孩子去死!”“你先把手机放下”
十年后活得最痛苦的是这类孩子!你还在这样做?
接受孩子的“熊情绪”,别让他活成一座“孤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mile若一:想跑题说说“长沙2岁女童因5岁男孩恶作剧坠亡”的事情:smile: 在这个事情上,我更倾向于那个5岁男孩并非是恶作剧,出现这样的后果不是他想要的而且也不是他能预料到的。我倒是觉得也许他当时只是想要让这个女孩回家,所以帮助她摁了电梯楼层的按钮。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初衷都并非是充满恶意、坏的,他们只是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表达。
    smile若一: @smile若一 是呀
    雅璃简寻:也可能是只是闹着玩,也可能是送她回家,但看样子顶楼并不住人。无论怎样,小男孩的主观意识肯定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他也想不到,但是结果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这件事很多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包括监护人怎么会让2岁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 南若茼: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言传身教。我们的父母没有做好,自己就得努力了,别在将来让孩子经历我们所经历的。
    雅璃简寻:@灯芯令羽 :+1:
  • 菜菜子的简书:家长有同理心才能培养出有同理心的孩子。这无解。因为很多无同理心的孩子,其家长自身多少有问题,而且教育也缺失。一代人没有同理心,后代怎么才能有同理心?太难了,比基因突变难😆
    雅璃简寻:哈哈,不会啊,只是说家长有同理心更容易培养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毕竟耳濡目染,孩子所处的环境很重要。但除了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会有个人自我成长,所以,没那么绝对。:smile:
  • 行云歌:自己小的时候,母亲给自己同理心教育较多,父亲更多是棍棒教育。所以感到自己身上的同理心还是有一定缺失的,希望自己能努力不让自己的孩子再缺失同理心教育
    行云歌: @雅璃简寻 嗯嗯,谢谢你还有你的文章
    雅璃简寻:加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做好:+1:
  • 公子飞:规则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同理心多少还是偏向于弱者。窃以为,应当及早培养出孩子的规则意识,而同理心多会演变成同情心。丛林法则才是硬道理。
    雅璃简寻:@木糖醇配黑咖啡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木糖醇配黑咖啡: @公子飞 想知道什么是丛林法则,可以解释下吗?
    雅璃简寻:@公子飞 :+1:赞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很多事情并不冲突,可同步培养。
  • 9b038bdb47db:你知道吗 小孩子 很多东西 不是在家学的 是在学校。 家长其实起到的作用 很小
    雅璃简寻:@弗多拿 孩子进入青春期,同伴的影响的确会比父母更大。但在此之前,父母理应是孩子最崇拜、接触最多的人,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或不说实话,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教育全推给学校哦,我们才是孩子第一监护人,第一责任人。
    9b038bdb47db:@雅璃简寻 家长起到一个给 孩子平台的作用 让孩子学习 发展。但是 现在社会 每个父亲真的了解孩子吗 学校里面 才是 社会的开始 什么脏话什么打架 什么偷东西 不是学校吗 家长知道孩子的行为吗 不知道
    雅璃简寻:@弗多拿 学校教育同样不可忽视,但我觉得家长的作用更大。
  • 糊涂少女心:笑笑好可爱。:smile:
    雅璃简寻::smile: 谢谢谢谢
  • 苏玉晴香:家长往往会说“你就不能为大人想想”为他想了,他却没为孩子想,这是不是说明家长缺失了同理心还要强调孩子的同理心呢
    苏玉晴香: @雅璃简寻 哎
    雅璃简寻:所以我觉得同理心不是说出来的,孩子是有样学样学出来的。
  • 长歌7788:很赞的干货
    雅璃简寻:@慕容娇700 谢谢点赞:smile:
  • 晃晃悠悠CEO:写的真好
    雅璃简寻:@晃晃悠悠CEO 谢谢晃晃悠悠:wink:
  • 起个昵称不容易:作为单身狗现在就得学习一下,为将来铺路
    雅璃简寻:@起个昵称不容易 你是个有觉悟的单身狗:smile::+1:
  • 文文心儿:三岁看大,还是觉得心慌慌的、哎、
    雅璃简寻:@文文心儿 从小好好教育,不用心慌,没问题哒~
  • 爱瑋儿:鼓励鼓励,好文继续
    雅璃简寻:@爱瑋儿 收到鼓励,谢谢爱姐:kissing_heart:
  • 懒懒的F:同理心真的很重要👍
    雅璃简寻:嗯,大人小孩儿都重要:blush:
  • 161f09651b9e:引导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共情的方法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很重要。
    熊孩子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让孩子处理好情绪管理问题,还有规则意思,边界问题。和父母的教育缺失有一定关联。
    雅璃简寻:怕只怕既不言传也不身教。

本文标题:缺乏同理心教育,孩子将会由可爱变成可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uy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