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古代文化喜鹊点燃了什么
石评梅:民国的爱情有很多种,最凄美的便是你的哭碑哀歌(才女11)

石评梅:民国的爱情有很多种,最凄美的便是你的哭碑哀歌(才女11)

作者: 叶紫檀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23:25 被阅读272次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丛林之中,有两幢汉白玉石碑,

    那里,埋葬着两个当年声名显赫的青年,

    其中一位就是我今天要写的才女--石评梅,

    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革命家,

    她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

    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另一位与她同眠的却不是她的丈夫,那是她至死的遗憾。

    01

    1902年(光绪28年),在山西平定县一个清末老举人家里,诞生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

    父母喜欢的不得了,取乳名“心珠”(意为:爱若心上明珠的意思)。

    老举人开心的翻遍了典籍,给爱女起了个很雅致的名字-汝壁。

    汝壁聪颖睿智,才思过人,两岁跟着父亲认字,四岁就可以读三字经、千字文,小小年纪,就开始读各类史书典籍。

    汝壁尤其喜欢诗书中的红梅傲雪,孤芳自赏的气节,于是给自己取名评梅。

    父亲虽是前清举人,但思想并不守旧,辛亥革命后,就剪掉长辫,到太原省立学校任教员。

    评梅从小就随父亲在省城读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个有名的才女。

    1919年,17岁的石评梅考上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父亲知道了,比自己当年中举还开心。

    只是爱女要远去北京,还是不太放心的,于是四处打听,看有没有同行的老乡,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叫吴天放的同乡,

    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把石评梅托付给他,千恩万谢,希望一路上能多加照顾,到了北京以后也能多多关照。

    只是父亲不知,他爱女心切的临行托付,却所托非人。

    那时最现代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山西到北京路途遥远,

    上了车安顿好后,吴天放才开始打量坐在对面的石评梅,听闻过她的才华,没想到还是美女。不过两人不是很熟,只是礼节性的一问一答,大部分时间石评梅都低头看书。

    火车开的慢,沿途风景如画卷掠过,这给了国文系才子吴天放打破沉默卖弄自己的机会,他见景吟诗、引经据典,

    石评梅幼承庭训,古经典籍都有涉猎,见吴天放的古文颇见功底,便多了几分敬佩,有共鸣的话题自然让两个年轻人越聊越投机。

    吴天放给石评梅讲他在北京的学习生活和新奇见闻,这让石评梅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她对这个博学多才又英俊潇洒的同乡充满了好感。

    02

    石评梅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她认识了同年入学的庐隐,并结为好友,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她们开始写一些诗歌、散文向报刊杂志投稿。

    吴天放经常去看望石评梅,带她出去游览北京城, 参加同乡会,

    石评梅也很仰慕吴天放的才华,陶醉于他的浪漫多情,懵懂的爱情悄然来临。

    石评梅接受了吴天放的追求,那是她的初恋,他们一起写诗,讲述爱情的美好,彼此的思念,并约定将来出版成集。

    只是她不知道,太过美好的东西背后往往都暗藏丑陋的秘密。

    当那个乡下女人牵着孩子站在石评梅面前时,她看到吴天放躲避的眼神就明白了一切。

    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在哪个朝代都是受人唾弃的,面对众人的指指点点,石评梅陷入了深深的悔恨和痛苦中。

    只是她没想到吴天放居然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多情才子,受过新式教育的他告诉石评梅,他希望乡下一个妻子,北京一个妻子,大家相安无事不是很好嘛。

    石评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直爱的人居然是这样一个伪君子,她果断的结束了这段感情。

    03

    石评梅和高君宇

    石评梅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在北京山西会馆的同乡会上认识了高君宇,

    高君宇出生于富贵之家,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进步青年,

    大学期间就组织过爱国游行,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开始了书信来往,交流彼此的生活和学习。

    他们经常一起去陶然亭漫步,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随着交往的深入,相同的理想和抱负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高君宇爱上了这个才华横溢、思想进步的才女。石评梅对高君宇也颇有好感,可她知道高君宇在上学前,就由父母包办成婚。

    她的初恋是个有妇之夫,这个阴影一直挥之不去,所以她总是与高君宇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1923年,石评梅毕业后留在母校任教。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文学创作。

    一天,她收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信里只有一片火红的枫叶,

    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封突如其来的求爱信让石评梅陷入忧虑和矛盾之中。

    她双手捧着红叶,心中千头万绪,百感交集,想了很久,在红叶上写了回信:“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她几乎是果断地拒绝了高君宇的一片真情。

    1924年,北洋政府对北京城内的国共两党成员展开大搜捕,高君宇化妆成厨师才侥幸脱险,

    脱险后逃亡山西,按上级指示,在山西组建党组织。

    临行前,他去见了石评梅,告诉她,此行回山西,他会结束自己那段名存实亡的包办婚姻。

    但石评梅告诉他,她已经决定终身不嫁。

    高君宇没有食言,他回到山西就着手解除婚约,这段十年名存实亡的包办婚姻,解放了高君宇,也解放了他的原配妻子李寒心,甚至得到了李父的支持。

    他还没来得及告诉石评梅这个喜讯就又接到了让他南下广州的任务。

    分别的思念让石评梅看清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她爱高君宇,但她还是抱定独身主义。

    一天,她收到了高君宇寄来的生日礼物,一枚洁白的象牙戒指。

    她明白高君宇的意思,可她更希望这洁白的象牙戒指能代表一种纯洁的感情,那是一种超越友谊的感情。

    大学开始,石评梅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

    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04

    1924年底,高君宇护送孙中山北上,这几年的劳累奔波加上年轻时留下的病根,刚到天津,高君宇就开始咳血,李大钊急忙派人将他送到北京治疗。

    日盼夜盼的高君宇终于回来了,可他病倒了。石评梅匆忙赶去医院。

    在医院里,她见到了昏睡的高君宇,他的手上戴着同样的象牙戒指,石评梅心痛不已,她怎会不明白高君宇的心,只是……,

    醒来的高君宇兴奋的告诉石评梅他已解除婚约,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可抱定独身主义的石评梅却告诉他,如果你爱我,就要像我一样,爱独身主义。

    高君宇无法理解她的理论,但爱一个人,就应该陪她做她喜欢的事,所以他尊重石评梅的决定。

    他幻想也许有一天,石评梅终会看到他的真心,到那时,她会成为他的妻。

    高君宇在北京养病期间,石评梅经常陪伴左右,他们时常相依牵手漫步在陶然亭,

    这些年,陶然亭是高君宇经常来的地方,秘密集会,商讨国事,革命活动,讨论中国的前途和建立共产党,陶然亭的每一处,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他喜欢带石评梅来这里,他给她讲革命的道理,她也会把新写的诗读给他听,寒雪,红梅,陶然亭,那是怎样一幅雪后的美景。

    醉心革命工作的高君宇还没等到身体痊愈就又投入到工作中,积劳成疾,身体抵抗力变得很差,

    没多久,他又由于急性阑尾炎再次入院,术后大出血,抢救无效,离世时年仅29岁。

    按照他生前的遗愿,葬在了陶然亭。石评梅亲自题写碑文。

    高君宇的死对石评梅打击很大,她后悔不已,她觉得高君宇的死,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满心凄凉,

    石评梅每周都去陶然亭高君宇的墓前哀悼,一遍遍诉说她的悔恨,诉说她对高君宇的爱意和思念,

    她在思念和悔恨中完成了《墓畔哀歌》,写给天人永隔的高君宇。只是他再也看不见了。

    积郁于心的石评梅唯有靠写作抚平内心的伤痛,劳累加上疾病,她也不肯休息,也许她是在惩罚自己。

    1928年9月30,年仅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

    石评梅死后,友人们根据她的遗愿“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将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

    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这样一位为爱情纠结的才女,最终将自己葬送在爱情里。这也许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悲哀,只是可怜了一位这样有才华的女子。

    石评梅为高君宇题写的碑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评梅:民国的爱情有很多种,最凄美的便是你的哭碑哀歌(才女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v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