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刚刚结婚的小姐姐A气咻咻的说昨天她和老公大吵了一架。为什么呀?这不是刚结婚吗?我吃惊的问。
原来昨天A午休之后想吃冰激凌,就让老公去楼下给她买。她老公当时正在打游戏,说了一句外面现在太热了,你还是别吃了吧。小姐姐就炸毛了:什么?让我不要吃了?以前你可是不管多热都去给我买回来的,这才刚结婚你就变了?一边说一边哭,哭的梨花带雨的好不伤心。
那最后他给你买了吗?我问。买了,她不无得意的说。那不就行了,我说。可是,这才刚结婚他就变了,那他以后会不会更过分?你说他以前会不会都是装的?我是不是嫁错了人?她瞪着我的脸问。
2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提问的是个女人。她说结婚三年,孩子刚刚五个月。现在夫妻关系非常冷漠,丈夫对她冷暴力。无论她怎么闹,丈夫都对她置之不理。她问这种情况是初婚的磨合期,还是她自己嫁错了人?
下面点赞最多的答主是个男人,他说自己现在就是提问者描述的那种丈夫。原因是妻子做了一件让他非常寒心的事情,他想离婚,可是又觉得孩子太小。他现在正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想让自己静一静。对妻子很排斥,不怎么跟她说话,因为害怕一说话就会把离婚说出来。他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最后说:努力吧,共勉。
在这个答案下面有几十条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表达自己感同身受。
3
17年年底的时候,大家都在朋友圈里晒年终总结。有文艺的,有搞笑的。有一个人发了一句:2017,一地鸡毛。
我想起了冯小刚的电影《一地鸡毛》。电影讲了一对儿年轻夫妻的故事,单位里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人与人之间一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家里的一些鸡毛蒜皮儿的小事,孩子了,保姆了,买白菜了,做豆腐了。都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事儿,却像鞋里的沙子一样让人不得安宁。
可是这就是真实的婚姻生活。我给那位发总结的朋友评论了一句:2018,争取把一地鸡毛做成一只鸡毛掸子。
4
当爱情从花前月下走进厨房客厅的时候,我们多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记得我刚结婚的时候,我和老公总是为谁做饭谁拖地吵架。
我70后的哥哥非常不能理解我们吵架的点:你们家能有多少家务活?不就拖个地、做个饭、洗个衣服吗?家里还有洗衣机,有那吵架的功夫活儿都干完了。
我想想也是,我们不是真的为了那一点家务活在争吵。我们吵的是这个家到底该听谁的,到底是谁爱谁多一点?
以前男权社会,女人没有什么地位,讲究既嫁从夫。现在不同了,没有谁必须听谁的。谁说的对听谁的。
可是在家里遇到的都是一些小事,比如电视到底是放在电视柜上还是挂在墙上?这不是非此即彼的是非题,这种情况下应该听谁的呢?
5
我父亲对我说蛇无头不行,蛇有两个头也不行。一个家里不能有两个当家做主的人。我没有办法反驳。就像说相声的不能两个都是逗哏一样,可能在婚姻里也需要有一个人甘愿做捧哏。
我想起《圣经故事》里面讲,有一个民族主动把自己的所有财富都交给耶稣,把自己也交给耶稣,主动放弃思考和智慧,甘愿做耶稣的仆人。
我真的觉得这也是一种智慧,不然那些把自己的老公称为领导的女人为什么笑的那么灿烂?那些把老婆称为女王的男人为什么生活的也很幸福?
最好是当你走进厨房做饭的时候,他能拿起拖把开始拖地。可是这种默契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磨合的。
我有没有嫁错人?我想只要你不是被逼出嫁,大多数时候错的都是相处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