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道学•国学•养生哲思
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

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

作者: 童年的流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4:11 被阅读0次

读《易》的过程中,我们绕不过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而卦爻辞也是众所周知的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历代易学著作大多都在考证辨析卦爻辞的真实含义,恰恰是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种文字解读能够让读者真正满意,这就更增加了《易》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读者走进这座文化迷宫,探寻着隐含在卦爻辞文字本后的深刻道理。虽然我并不建议读者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易》的文字释读辨析之中,但终究掌握基础的古文阅读方法,有利于学《易》,读《易》。本文就以“养生”为例,给读者介绍阅读卦爻辞的基本方法。

人过中年,大家身上都或多或少添了些毛病,于是“养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电视里养生节目、书店里养生资料、商场里养生产品,以及在亲朋好友、同乡同学的各种聚会和手机的朋友圈中,我们几乎可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遭遇到“养生”的洗脑。更具有冷幽默的是,即使如此狂轰滥炸地洗脑,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养生”,我们始终都是一群没头苍蝇,总是一窝蜂地跟着别人去追逐“最时髦”的生活方式,所谓社会上流传的“养生”也不过一种时尚潮流罢了。

其实中国人关心“养生”这件事,可是历史悠久,《易》中就有专卦讲解养生,这个卦叫做“颐”。

卦辞原文: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就是嘴,这句话的翻译:嘴之道,正则吉。看嘴,就知道口中之物都是自己求来的。)

爻辞原文: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翻译:最下面的第一个爻是个阳爻,扔了你的灵龟,看我大嚼大吃的嘴。凶险)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翻译:第二爻(从下数)是个阴爻,使劲往嘴里塞,用帕抹嘴,在嘴边的小山包上,出门在外凶险。)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翻译:第三爻是个阴爻,用手抹嘴,正则凶,十年不要再这样,没有好处。)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翻译:第四爻是个阴爻,使劲往嘴里塞,吉。像只饿虎瞪圆眼睛盯紧猎物,随时扑杀。没有灾难。)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翻译:第五爻是个阴爻,用帕抹嘴,作息循正则吉,不可以过大河。)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翻译:第六爻也就是最上面的一爻是阳爻,都是因为嘴,有危险但最终吉祥,可以过大河。)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采用的译文只是市面上常见的七八种译文中的一种,甚至其中"贞、实、颠、颐、拂、经、征、居"等字,每个字都有多种解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尽管各家的具体翻译并不相同,但于微言大义的解读上,各家又都大同小异,也就是在人情事理的解读上,各家又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就是《易》神奇的地方。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用白话将卦爻辞串起来,试着编成顺口溜:

养生之道,
观察嘴,
遵循正道获吉祥。

养生之道,
观察嘴,
吉凶祸福由自将。

扔了你的灵龟吧,
看我嘴里嚼与吞,
就知凶险跑不了。

胡吃海塞填满嘴,
塞不进去用帕压,
两腮鼓起小山包,
出门在外真凶险。

塞不进去用手按,
若依正道要遭殃,
十年不要再这样,
贪得无厌没好报。

腹中空空如饿虎,
盯紧猎物莫放松,
尽管同样大口咽,
此事吉利无灾难。

吃饱用帕擦擦嘴,
安居正息才完美,
此时不宜过大河。
一切吉凶都看嘴,
既有凶来也有吉,
会吃会说过大河。

自先秦开始,古人对“颐”的解读就是养生之道。颐卦就是借嘴的象来讲养生的道理。《彖》曰:颐,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这一点也能从卦画和卦象中得到印证。看颐的卦画,那分明就是一个大大的“口”字。看卦象,《象》曰:山下有雷,颐。山雷颐,山下雷,响声传不出去,动即止。像不像嘴的开合,山下有雷就是嘴的象。所以圣人教导我们: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这就从嘴的第一个功能“吃”过渡到了第二个功能“说”。

养生原本超简单,“管住嘴,放开腿”,足矣。看某人的嘴,就知道他会不会养生了。会养生的人,嘴里不乱吃东西,饮食有度、有节、有止,当吃则吃,饮食满足了生理需要,就不再贪图额外的享乐,当止则止。会养生的人,嘴里不乱说闲话,言语有度、有节、有止,当说则说,言语精准地传达了思想,就不再徒逞口舌之强,当止则止。总之一句话,用嘴,不要过分。换言之,养生,就是不要过分。

养生其实也很复杂。因为我们一直在问,生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是皮囊,还是灵魂?易经的作者很聪明,根本不讨论概念,就看嘴。皮囊也看嘴,灵魂也看嘴,懂得如何吃饭,懂得如何说话,就是懂养生。

相关文章

  • 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

    读《易》的过程中,我们绕不过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而卦爻辞也是众所周知的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历代易学著作大多都在考证...

  • 看懂“颐”的卦象,最好的养生就是修身

    颐卦的文字解读,《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之中已经有所介绍,我们已经知道颐卦讲养生,讲饮食有度,本文不再重复文字解...

  • 读《易》,析辞,察远行之理

    读孟郊的游子吟,也有读易的乐趣。“临行密密缝”便是“重逢”,正与“意恐迟迟归”相应,远行游子每当看见衣服上细密的针...

  • 读《易》,析辞,察感恩之理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诚恳地论述了关于“感恩”的幸福学理论。当一个人拥有“感恩”和“宽...

  • 读《易》,析辞,察避祸之理

    孔子在和弟子子贡讨论易学的时候,说了两句掷地有声的话:“君子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可是《易》中几乎每一句卦爻辞...

  • 读《易》,析辞,察忠信之理

    关于“忠信”、“诚信”、“忠诚”的大道理太多太多,多的让人不想看,不想听。所以本文不讲大道理,我们还是从易卦中听一...

  • 读《易》,析辞,察解难之理

    上一篇《读易,察处变之理》中曾经提过“震”卦的互卦是“蹇”卦,也就是要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就要有解决难题的能力和实...

  • 读《易》,析辞,察劳动之理

    李泽厚先生曾在《历史本体论》一书中详细地论述过关于华夏文明的缘起,并将中庸文化的形成归因为生产实践中的劳动。 从上...

  • 读《易》,析辞,察处变之理

    前文介绍《读易,析辞,察避祸之理》的时候,曾经谈过我们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也通过大畜的解读,阐明了圣贤们做到“心无...

  • 易成语之微显阐幽

    微显阐幽: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m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