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14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众,出于公义而非私利;小人结党,出于私利而非公义。”
【注释】
“周”和“比”(音“必”)本义都是“密”,都有“亲近”之意,这是它们的共同义。但两字在这里相对而用,显然是要强调其分别义而非共同义。
“周”的其它释义有“全面”、“遍及”、“普遍”,在《国语》和《礼记》中还有“忠信”之意。因此,“周”亲近的范围大,讲公义,是以公义合众。
“比”的其它释义有“偏”、“党”等。“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因此,“比”亲近的范围小,讲私利,是以私利结党。成语“朋比为奸”的“比”就是此意。
“君子”和“小人”是指道德而言,在这里说的都是为政者。
【评析】
古汉语言简意赅,简单的一个“周”字和“比”字,皆蕴意丰富。
君子公正宽宏,以公义组织、联合大众,而不会为私利与人相互勾结;小人偏私狭隘,喜欢结党营私,会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而不顾公义。了解君子和小人的这种区别,对于识人和为政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人在世间生存,要么用人,要么被用。如果是用人,就要警惕小人拉帮结派,为了私利而损害组织利益。
如果是被用,那就要尽量避免以小人为上级。因为,其一,君子小人道不同,很难共事;其二,小人会经常让你做损德之事,而靠损德谋生实在是得不偿失,此智者所不为也。我们在上一章中曾讲过晋文公攻原的故事,晋文公就不肯以失信为代价来换取原国。
为什么不该用损害德行的方式换取利益?因为中国古人信奉德位相配的原则,认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有权无德、有财无德,都会滋生骄奢淫逸的习气,此诚取祸之道也。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比如之前我们说过的某唱歌将军公子李某某,因车祸肇事而杀人灭口的药某某,以及所有因贪腐落马的苍蝇老虎们等等。
有德行,权势和财富才是福报,两者相得益彰;如果无德,权势和财富就会成为灾祸的催化剂,两者相害相杀。因此,一个人有德与否,对于其事业发展、人生成就是至关重要的。《易经》中的“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界心理学巨匠、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曾有这样一段名言:“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下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因此“改变你的思想,你就能改变你的生活”。这其实就是“德位相配”与“厚德载物”的心理学表述。
对于为政而言,泛爱众,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重就是“周”;拉帮结派,蝇营狗苟于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乃至民族沙文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都是不同层面的“比”。
福山抨击的美国民主政治弊端,就是由于比而不周的党派政治所致。
在专制政治中,为政者为了获取支持、稳固权力,会刻意制造既得利益集团以为拥趸。为了利益集团私利的最大化,不惜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毁坏全人类所共有的环境。这是更加典型而恶劣的比而不周的为政行为,也是儒家倡导的仁道政治所坚决反对的。
【案例】
君子以义交,小人以利合。小人之比,近而不亲。因其交出于私利,故可随时反目。下面严嵩和仇鸾的故事便是一例。
严嵩(1480年-1567年),明朝著名的权臣,《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与其子严世蕃一起擅权弄政达二十年,天下怨恨。其子严世蕃更是骄奢淫逸、狂妄至极,甚至在家中库房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
严嵩一伙大肆卖官鬻爵,史称其“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比如在文官中,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某刑部主事,用银一万三千即转任吏部稽勋主事;某贡士用银二千二百两,即获任临清知州。在武官中,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售银七百两。某被免职总兵官出银两千两,即复出任蓟州总兵;某退休总兵官出银三千两,即获督漕运。
当然,与严嵩朋比为奸的仇鸾也绝非善类。
仇鸾(1489—1552年),明世宗期间曾任甘肃总兵,因阻挠军务,被三边总督曾铣弹劾,遭革职拿问。仇鸾用重金贿赂严嵩之子严世蕃,进而投靠严嵩,与严嵩约为父子,并请严世蕃为他起草弹劾曾铣的奏疏。曾铣因而被杀。
1550年,鞑靼国俺答汗调集十余万众挥兵南下。仇鸾用重金贿赂,使俺答率军向东攻击蓟镇,然后他自己再跑回京师勤王,由此获得明世宗信任,拜为平虏大将军,节制诸路人马。文官三品以下,武官副总兵以下,凡不用命者,均可以军法从事。仇鸾因而权倾一时。
仇鸾平时大肆抢掠,战时则畏敌如虎,割死人头冒功。在古北口迎战俺答军时溃败,几乎全军覆没。敌军撤退后,仇鸾隐瞒败绩,冒功请赏,竟加官至太子太保,深受明世宗宠信。
之后,仇鸾为与严嵩争权,上密疏揭发严嵩与严世蕃父子的不法行径。
1552年,严嵩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把刺探到的仇鸾不轨行为向明世宗作了汇报。仇鸾因而被革职,之后忧惧而死。死后被明世宗以“叛逆”罪开棺戮尸。
1565年,严世蕃获罪被杀。时年85岁的严嵩也被抄没家产、削籍为民,只得在祖坟旁搭一茅屋,寄食其中,晚景异常凄凉。之后不久,严嵩即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死时既买不起棺木,也无人吊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