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当玩火时,家长总会吓唬我们说,‘’小孩子玩火晚上会尿床的!‘’没错,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十分有必要。本课的学习必须强调在家长全程监控之下,安全第一,学习第二!
一、火的出现
复习‘’花‘’的拼音,将huā中的韵母ā改为ǒ,引出‘’火‘字’。

复习上一节课的唐诗 ——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火‘’字怎么写?

‘’火‘’的笔顺曾在网上引发广泛争论,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点、点、撇、捺,而不是点、撇、点、捺。汉字笔顺除了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一般规则外,还要遵循历代书法家的书写章法。先点点后撇捺更容易把握火字的结构,方便行书和草书的书写。
2、火从哪里来?
火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和风雷雨电一样,只是自然发生的概率较低。比如火山爆发会产生火,又比如闪电刚好劈在树枝上,也会引发火。这就是白居易诗中的‘’野火‘’。
3、人工取火的方式
偶然的一次雷雨过后,闪电使抹蜜的森林着了火,人类刚好的在此寻找食物,发现被火烧死的动物的肉非常可口,于是他们就想把剩下的火种带回了聚集地,但是还是很不幸,没有的得当保护的火很快就熄灭了。所以人类很期待下一次的雷雨天,这样就能又迟到美味的食物。
就这样过了很久,偶然的一次机会一个原始人在用两根木头制造工具时,发现摩擦久了的木头会冒出了浓烟,并点燃了附近的碎料和干草。他连忙把这种方法记了下来。从那时起,人类就会在火种熄灭的时候再一次使用此方法制造出火来。这个方法叫钻木取火,传说它的发现者是燧人氏。

慢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取火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如火石打火,火柴,到现在的的打火机,人们用火越来越方便了。
4、太阳能取火实验
还可以补充一种取火方法,那就是利用太阳能,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准备一个放大镜和一根火柴,在阳光下将焦点对准火柴头,不久之后火柴就会被点燃。

夏天做这个实验的成功率非常高。

可将火柴换成白纸,并将白纸一半涂成黑色,观察实验效果。


经过测试,发现白纸不容易点燃,而黑纸很快烧出洞来。这个实验说明夏天穿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更热,因为黑色吸热,白色散热。

再将实验材料换成蜡烛,最好是很细的生日蜡烛,将焦点对准蜡烛芯

蜡烛头尽管没被点燃(横放的缘故),但是冒烟了。
外国人还用此原理做过一个疯狂的实验:用冰块来点燃木柴!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实验视频——

实验注意事项:眼睛不要一直盯着那个焦点,不然会非常难受;不要将手放到放大镜下测试,以免灼伤。
观察放大镜的镜面,获得启示:森林大火可能是一个没被熄灭的香烟头,也可能是一个破碎的啤酒瓶底;外出探险或游玩,没带火柴或者打火机,放大镜也许能派上用场。
5、火对人类的影响
火的使用是原始人的一个重大革命。根据当前畅销历史著作《人类简史》的说法:
火带来的的最大好处在于开始烹饪。有些食物,处于自然状态的时候无法为人类吸收,像小麦、水稻、马铃薯,但正因为有了烹饪技术,就成为我们的主食。火不只会让食物起化学变化,还会起生物上的变化:经过烹调,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就会被杀死。此外,对人类来说,就算吃的还是以往的食物,所需要的咀嚼和消化时间为能大幅缩减。例如,黑猩猩要咀嚼生肉,每天得花上五个小时,但是人类吃的是熟食,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就够了。
烹调让人类吃的食物种类更多,减少所需的进食时间,还能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让大脑变得更大更发达。
(人类掌握了火就)能把狮子吓走,能在寒冷的夜晚生火取暖……
二、燃烧的条件
1、拼音学习

r an sh ao 均是未学过的,逐一书写和朗读。


学sh之前先学s




学习下列拼音组合的读法。
第一组:rán rào rú rè
第二组:shǎ sǎ shé shū sū shài sài shuài shān sān shāo sāo
第三组:bān lán gàn hǎn tán nán
第四组:jiān xiān qiān tiān
第五组:bāo lǎo gāo hǎo nào jiǎo qiáo xiǎo tiāo
注意两点:
(1)an前的介母为i(ian)时,an的发音要由‘’安‘’变为‘’淹‘’,即第四组的发音。
(2)汉语拼音标音调的规则是:有ɑ不放过,无ɑ找oe;没有aoe,就标iuü;iu并列标在后(暂未学到),单个韵母不用说。
思考:宁(níng)和帅(shuài)为何这么标?
2、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可燃物(请举例)、燃点(即达到一定的温度,不同可燃物燃点不同)或火源(火源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还需要第三个条件,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得出。
准备一根蜡烛,打火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

将蜡烛点燃后用玻璃瓶覆盖。

当覆盖上的一刹那按下手机秒表,燃烧大约持续了57秒后,蜡烛熄灭了。
没有风把它吹灭,蜡烛为什么会灭?那是因为空气中的助燃剂——氧气,用完了。燃烧的第三个条件就是助燃剂(空气)。
一直将玻璃瓶倒扣在桌上,马上重复此实验,发现第二次蜡烛燃烧的时间只有35秒了。这是为什么?新鲜空气还来不及进入瓶子,瓶子里大多数是刚才蜡烛燃烧后的空气。
燃烧使得瓶子中的空气成分发生改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增加,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使人窒息和中毒。
如何延长蜡烛在瓶子里燃烧的时间呢?让瓶子口朝上在室内静置的时间久一点,让瓶内空气与室内空气交换一下。第三次实验,十分钟后,测试时长57秒;第四次实验,再十分钟后,测试时长58秒。
三、让燃烧持久
1、持续输入氧气
能否更长一些,甚至超过57秒?那就是往瓶子里不断注入新鲜空气。在瓶口处垫个东西。重复此实验。

蜡烛持续燃烧了近两分钟。
有个成语叫‘’煽风点火‘’。我们应该见过,往烧着的木柴里吹气,火会烧得更旺,于是人们发明了鼓风机。

除了吹风、鼓风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延长燃烧时间,可用实验进行验证。我们将一盆绿色植物(我选用的是家中水培绿萝),与燃烧的蜡烛一起放入玻璃瓶罩,看看会怎么样。

隔几分钟重复做两次,平均燃烧时长为42秒(思考为什么会少于57秒?)

瓶内的空气变得更少了。

隔几分钟做两次,平均时长为61秒。而且值得注意到的现象是蜡烛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非常微弱的光却不熄灭。
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在日光之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刚好和燃烧的蜡烛需要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相反,从而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
2.、不断添加可燃物
比如不断往火堆里放干柴,放煤块,或者浇上汽油等。有个成语叫‘’火上浇油‘’就是让火烧得更旺,比喻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有些植物浑身是宝,比如玉米。玉米粒可以当粮食,玉米棒可以造纸和当饲料,玉米杆还可以当柴烧。很多豆子也一样,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写过一首著名的《七步诗》: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为何叫《七步诗》呢?原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废了汉献帝,当上了魏国的皇帝。他非常担心比他更有才华的弟弟曹植抢他的皇位,于是找了个借口对弟弟说,‘’如果你七步之内写不出一首诗来,我就把你杀了‘’。曹植对此失望和悲痛,果然在七步之内完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豆的杆子做燃料,用来煮豆子,豆在锅里哭泣:我和你本来是同一根所生,现在为何要如此急迫地煎熬我呢?
诗在字面以外的意思是在说曹丕你和我曹植是同个爹妈所生(查证过),为何要急着弄死我呢?据说这首诗写完,曹丕羞愧不已。
为加快拼音学习进度,学习下‘’豆‘’的汉字和拼音。




连贯熟读:d t n l

学习下列拼音组合的读法。
第一组:dà dē dī dù dǎi dàn dāo dīng
第二组:tòu lòu gǒu hòu
四、利用燃烧
聪明的人类自从掌握人工取火之后,就开始利用火的燃烧现象,为人类造福。火的常见用途有:

烹饪,做出美味的熟食。

在野外,晚上的时候点燃一把篝火,可以取暖,有时候还能吓跑野兽。在室内,中国北方有炕,国外有壁炉。

灯笼的最初用途是用来照明,用纸糊起来是为了防风。

在家就可以直接用蜡烛、油封等照明。
手工:制作小橘灯(推荐)或灯笼

更加可(xià)爱(rén)的小桔灯。

火还能为我们做什么呢?让我们先做个实验。
取一张方形纸,从中心部位开始画个螺旋图案,如下图:

沿着线条剪下,将多余部分剪断。

将中心部位固定在笔芯尖上(注意不要戳),再用牙签或其它工具与笔芯连接(我用的是掏耳屎)插入蜡烛中,点燃蜡烛,如下图:

纸带就会不停地自己转动,非常好看。如果不会转动,可调节下纸带的长度和中心点的位置,同时注意不要让蜡烛烧到底端纸条。
纸带为什么会不停旋转?是什么东西在为它提供动力?答案是燃烧后产生的热空气使螺旋结构的纸带发生旋转。利用这个原理,法国人于18世纪发明了热气球——

早在欧洲人发明热气球之前,中国人就发明了孔明灯,据说就是那个手持鹅毛扇的诸葛亮发明的(和《七步诗》作者曹植的老爸曹操是死对头),如果可信的话要比欧洲早1500年。

孔明灯在夜空中非常漂亮。

也有爱心造型的。

手工:制作孔明灯(安全考虑,不推荐)


五、阻止燃烧
火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火势。有哪些方法可以阻止火的燃烧呢?
既然燃烧需要可燃物、火源和助燃剂(空气),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寻找答案。
1 、让可燃物不再可燃
洒水是最常见的方法,水能灭火,湿的东西烧不起来。
2 、 不再提供可燃物
有个成语叫“釜底抽薪”,薪是柴的意思,就是把柴从锅底下抽出来,火就慢慢熄灭了。
家里烧完饭,一定要记得关掉煤气,不然的话就在不断提供可燃物,还会中毒。
3、 让火与空气隔离
用覆盖法阻隔空气,比如油锅烧着了,马上盖上锅盖。人身上着火了,要用湿衣服去盖住。

很多东西燃烧起来后不能用水灭火,消防员会使用二氧化碳或者粉末来灭火。比如常见灭火器就有干粉灭火器。

家中有灭火器的可以演示一下使用方法。
4、杜绝火源
防止火灾的最好办法是预防,就是要杜绝火源。很多地方会有禁止吸烟标志——

禁止吸烟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公共场合吸烟会危害他人健康。再认识下这个标志——

禁止烟火的标志一般会出现在哪些地方?
如果我们去家加油站的话,还会注意到加油站除了有禁止烟火标志外,还有禁止打电话的标志——

因为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微小的火星,点燃加油站空气中的汽油(汽油容易挥发)进而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讲完火的燃烧,下一讲就来说说水的流动,敬请期待!
*本文部分拼音图片翻拍自《小太阳幼儿潜能开发有声课程.拼音课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