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满江红5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02:03 被阅读0次
夜读:满江红5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

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

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

《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

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章

  • 夜读·唐诗(5)

    在初唐的诗坛,张若虚和他的“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诗作《春江花月夜》是一个传奇。 张若虚,字和号都...

  • 夜读·宋词(5)

    读起范仲淹,最熟悉的还是他的散文《岳阳楼记》。在这个千古名篇中,他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夜读(5)决战滑铁卢

    在英雄面前,只有悲剧才能塑造出他们的伟大 。 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18公里处的一个小镇...

  • 我的自律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①早起5:30~6:00_早睡10:30~11:00之前 5:30~6:00听夜读(听书)(这是固定的) ②6:0...

  • 关于我看《满江红》这件事

    你们都看满江红了吗? 大家都说看《满江红》有后遗症,人家后遗症是背满江红,我就是晕啊! 那...

  • 听夜读

    每天听夜读,新华社夜读 人民日报夜读 央视新闻夜读,从这些夜读中涨了不少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了细节决定成败。...

  • 2017-11-17

    满江红

  • 莉沃特斯《优势教养》读书笔记2020年6月到7月

    7月5日 #夜读D22# 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把六个小时后的晨读提前为夜读,继续度莉沃特斯教授《优势教养》的第九章...

  • 分析与体验

    我跟着苏晓波老师夜读,从读马克思到里尔克,这次5月28日的夜读课最有感受。我第一次连麦朗读,被老师叫停,老师...

  • 《满江红》岁月吟哦

    大浪淘沙 2014-7-7 11:05 《满江红》 和先前填写的满江红 同题同韵不同意 《满江红》 辗转反侧,为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满江红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v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