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 八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18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里边倡导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孝。所以有人把儒家文化称为孝道文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论语》里专门提孝道的内容比较多,在《里仁篇》里有连续四章都在讲孝道。
但是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样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论语》呢,它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是给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来学习的。所以他讲的这个孝道,并不是对一般平民百姓的要求,而是贵族之间适用的原则。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第一句“事父母几谏”。这个“事”,比较特殊,用了事物的“事”。而我们过去常讲侍奉父母是用的单人旁一个土一个寸那个字。在这里用这个“事”应该是讲国家大事,或者是家族里边的大事。儿子作为晚辈,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比较庄重,所以专门选用了这个“事”。这里用了事物的“事”,实际上就是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原则适用的是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之间,他们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谏”,就是建议,也就是这些贵族与他们父母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者是他们的父母出现差错的时候,那作为晚辈,怎么给他们规劝?
如果是平民百姓,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一些矛盾或者是纠纷,怎么来解决呢?一个是不用这个“事”,用侍奉的侍;另外一个,也不用这个“谏”,这个“谏”大多见于朝廷之上使用的语言文字。
“几”,繁体字“幾”,本义是微。如果父母做错了事儿,不要正面的批评他们。如果正面的硬杠,这就属于不孝。而是呢,要婉转的提醒父母,悄悄的私下的给他们讲。
“见志不从”,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晚辈,你的建议可能父母不听,因为在他眼里你恐怕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们是比较执拗的。
不用说,过去的贵族面对这个晚辈的意见,都比较难以接受。那现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给父母提出的建议,我觉得也有相当概率会被否决。
你给父母的建议是正确的,明明他们错了,但是就是不听,就是不愿意改,那你又该怎么办呢?孔子把答案给我们了,“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得按照父母能够接受的方法来进行建议,就算他们做了错事,也要尽量的配合他们,做到“劳而不怨”。
比如现在社会上常见的就是老年人喜欢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就是一种营销手段,甚至是一种诈骗的方法。我们可能会多次提醒父母不要去买,但是呢,父母非要去买,买完以后免不了你要辛苦奔波,为其善后。所以我们难免会产生疲惫焦躁的这种情绪,一想到自己明明提醒过他们,所以就容易摁不住火,要抱怨父母。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抱怨父母是没有用的,反而会给他们雪上加霜,让他们更加自责,更加难过。
在这一章里,孔子明确的给我们提出了做事的方法,就是父母做错了事以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婉转的提醒。父母不听,我们也不应该强迫。建议是我们的问题,听不听是父母的事,如果父母惹出了什么麻烦,我们要帮助解决,也不要抱怨。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做到“见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这个家庭可能会变得更和平一些。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肯定也做过一些幼稚的、任性的事情,父母对儿子的批评,往往都是很直接的、很简单的、很粗暴的,因为孩子毕竟还小。但是呢,如果父母年迈以后,我们长大了,面对父母的错误,我们还是要尽量委婉的劝谏。要树立父母的威信,保持父母的尊严,不能把父母当做小孩子去管理,去批评。
其实我们自己也很清楚,真要做到“劳而不怨”,真的很难。作为晚辈,面对父母制造的麻烦或者是闯下的祸端,我们难免会恼火,会心烦。总是觉得我给你提醒了那么多次,怎么总是记不住呢?实际上我们知道父母年迈以后呢,有时候这个心里还是比较脆弱的,有时候还像个孩子一样。我们和平与他们相处,和谐的相处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修行。
最后呢,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学习《论语》,做到修身修心,与父母和谐相处,给他们一个安定温暖的晚年生活。
〔按〕个见认为:论语是讲给贵族听的,但是并不是只要求贵族遵守仁义道德,而是通过贵族来教导百姓。也就是“上之化下,如风靡草”,通过贵族来传导,贵族起先锋模范作用。
铎罡 书 天涯箫声 书张居正直解
几,是微。违,是违拂。劳,是劳苦。孔子说:“人子之事父母,固以承顺为孝。然遇着父母有过失,也当谏诤。但有个进谏的道理,不可直言面诤,以伤父母之心。必须和颜悦色,下气柔声,微微的谏他,或待其间晦而谕之以理,或乘其喜悦而动之以情,务使父母乐从而后已。若见父母的志意未肯听从,必当愈加敬谨。不可因父母不从,就发露于声色,而有违拂之意。就是父母嗔怪,或加以怒责劳苦之事,亦当从容顺受,不可因父母折挫,遂怀怨恨之心,唯积诚以感动之,委曲而开导之,久之则父母亦以幡然悔晤而改图矣。所谓几谏者如此。”昔大舜父顽母嚣,常欲杀舜。舜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慄,瞽瞍亦允若。夫以瞽瞍之恶,而大舜犹能以孝感之,况未至为瞽瞍者乎!然则孔子所谓几谏,惟大舜能之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