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君:中国戏曲传播的是一种精神向往】❣
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观点有“歌舞说”、“巫觋说”、“傀儡说”等。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中认为,古代的巫觋是以歌舞娱乐鬼神为职业,同时古代祭祀神鬼要用人来装扮。
原始社会巫觋是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古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对自然了解有限的时代,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情达意,传播一种精神向往。
“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流行于江西、贵州、安徽等地。”著名新闻人、书法家、北京陛楼阁文化艺术馆馆长、久居北京的“中国风情录”皖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还有“傩愿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孟戏”等不同称谓,多以演《姜女寻夫》《柳毅传书》《庞氏女》等剧目为主。演出时多带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表演动作一般都较简单原始。音乐大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故有的地方又称“和合腔”。
傩是原始祭祀仪式的重要活动,是原始舞蹈的源头,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之一,傩戏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傩戏的不断发展成熟,也带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进步,傩戏的音乐、语言、舞蹈、造型等,都能在中国戏曲的演绎中体现出它们的缩影。
比如,傩戏面具对中国戏曲脸谱等文化艺术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傩戏对研究古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