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的梦想就爱看连载婚姻育儿
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第二十章 )紧锣密鼓

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第二十章 )紧锣密鼓

作者: 季风微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7:08 被阅读156次
图片来自网络
||总 目 录

第十九章 悬而未决

       ** 第二十章 紧锣密鼓**

“泼水门”后,王松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就人间蒸发了。

孟一澜固然强悍,但骨子里依然是传统女人的成分。在这个女强男弱的家庭里,虽然孟一澜和老公已经没了多少感情,但毕竟王松是孩子的亲爹,闹归闹,孟一澜并没有真的想过要抛弃他,这里面当然还有怜悯的因素,王松一无所长,抛弃他,等于把他逼上绝路。

呸!就是要离婚,也是我先提出来吧,那能轮得上你!

那天,孟一澜三下两下就把离婚协议书撕成了碎片,然后,统统扫进垃圾箱。

这些天,尽管孟一澜遭遇了重重危机——女儿叛逆,老公出走,公司重挫,家庭难保,但是,仅仅凭着这一点,她的元气就又回来了——女儿王之宁顺利闯过新华路小学选拔的第二关,真是天降馅饼啊。

不过,冷静下来后,孟一澜又不淡定了。

如果说第一关和第二关王之宁还能侥幸闯过的话,那么,从第三轮开始,就不会那么幸运了。因为,三轮淘汰赛过后,推荐生候选人仅剩25名,四轮过后,仅剩13名,最后一轮则彻底揭开谜底,5名……这绝对是尖子和尖子之间的真较量啊,就连林潇优秀的儿子岳川都不敢打包票,何况王之宁呢?

不行!无论如何,王之宁都必须上实验初中,哪怕分校也必须是实验初中的分校!

重重地,孟一澜再一次给自己划了底线……

接着,她不顾女儿的强烈反对,不顾路敏老师的反复劝阻,又拒绝了林风的善意提醒后,孤注一掷地,铁定要把王之宁送进那个“15天‘小升初’全封闭精英冲刺班”,尽管费用极高。

说不定“天师”真能让王之宁的成绩突飞猛进呢!那样的话,第三关就又过了,孟一澜想。

这天,押女儿去“封闭班”后,孟一澜本来要去公司的“大奔”却调了头,一踩油门,朝着相反的方向急驶而去。

原来,两年前,孟一澜就花巨资购买了一套实验初中的学区房。她看重的是,实验初中除了全市“掐尖”之外,还有几个班的划片入学名额。

“嘎”地一声,“大奔”在一个工地旁停下来。

两年了!连围栏都已经破败不堪,可大坑还是那个大坑,无任何动工的迹象啊。孟一澜气不打一处来,车都没下,径直走了。

公司的办公室里,孟一澜正愣神间,她的一个生意伙伴宋姐打来电话,邀她一起去逛街。

心乱如麻的孟一澜哪有这般闲情逸致,于是,就拉着胖胖的宋姐来“顺道茶馆”小坐,散心。

沸水翻滚,青芽婀娜,香气萦绕之中,两人海阔天空地聊天。不知怎的,宋姐无意中提起,自己好友的老公新任实验初中分校的校长。

顺便交待一句,此人就是那天晚上给林潇打电话征询签约意向的沈校长。

实验初中分校校长?

孟一澜的耳朵差点竖了起来,她立刻为宋姐沏了一杯热茶:“老大,我最近正想结交些教育界的朋友,带你的那个好友来我店里选衣服呗,折扣可是很低的哦。”

宋姐摇摇头:“估计难。”

“说说看,难在何处?”

“我那个好友,就在局机关任个闲差,每天养尊处优的,天天逛大商场,浑身都是大牌。”

“这你就不懂了吧?大鱼大肉也有吃腻的时候不是?再说了,选贵的不如选对的嘛。我有信心给她捯饬得更好。这样吧,只要她能来,回头让你一个点。”

“那我试试?”

“不是试试,是一定。”

宋姐真的没有让孟一澜失望。

那天下午,宋姐的好友,实验初中分校校长的夫人远远地走了过来。

隔着玻璃门,孟一澜定睛一看,这是一个身材略显臃肿,姿色平平的中年妇女,比较亮眼的是那翻卷的大破浪和手里的香奈儿包。

浸淫服装世界多年的老江湖孟一澜马上看到了夫人的软肋:衣服的质地十分考究,是价值不菲的大牌,但其颜色和款式,显得人老气横秋,毫无气质可言。一句话,为了名牌而名牌,根本不适合她本人。而且,那翻卷的大波浪,使胖脸显得更胖,让脖颈显得更短。

“孔姐。”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孟一澜一个箭步冲了出去,上去挽着了夫人的胳膊,热情地把客人迎进店里。

据说女人碰见女人的时候,都暗暗和对方做了比较。今天也不例外,夫人一下子被孟一澜镇住了:白皙的皮肤,长及腰部的大波浪,哪像一个年近40的女人?再一看其装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件精干的米色短夹克,内搭一袭灰色桑蚕丝连衣裙,再配以黑色牛皮短靴,活脱脱一位时尚佳人啊!这种年轻时尚的感觉,正是青春老去的中年女性想要抓住的。

夫人的表情并没有逃过孟一澜犀利的眼睛,她迅速招呼营业员端茶倒水,自己则亲自上阵,精心挑选了好几套她坚信适合夫人气质的衣装,并耐心的陪着孔姐一套一套地试穿。

果不其然,孔姐一试,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隐藏的气质也凸显了出来。

夫人那叫一个高兴,几套时装统统打包,当然折扣很低。本来,这些衣服孟一澜是准备免费送的,但感觉那样太假,只好作罢。

迅速地,孟一澜和孔姐已经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两人经常一起逛街,一起去美容院,反正她有的是大把的时间。后来,在孟一澜的捯饬下,孔姐翻卷的大波浪换成了新潮的超短发,一下子让其摆脱了粗笨的庸妇形象,而那些时尚合体的衣装,则巧妙地遮掩了身上的赘肉,人也变得轻盈起来。

对孔姐而言,那份开心,那份依赖溢于言表。孟一澜趁热打铁,以搭配衣服的名义,把一款最新的古奇包奉送了出去。

事情到了现在,孟一澜关于孩子想去实验初中分校的话,还没有出口,她隐隐觉得,可能还不到火候。

孟一澜公司的附近,有一家女士SPA馆,其奢华程度,在整个新州市都赫赫有名。孟一澜曾经多次想成为其会员,无奈其年费过于高昂,让她这个腰包鼓鼓的女商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孔姐,好几天没见你了?忙吗。告诉你呀,我这有一家非常好的SPA馆。最近呢,因为我们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所以呢,人家送了我两张卡。来吧,享受一下生活。”

坐在吧台的转椅上,孟一澜握着手机,满脸灿笑,其实,她的心里在暗暗叫苦,自己刚刚在那里办了两张年卡,大把的银子,割肉啊。

SPA馆的大厅内,高高的穹顶,硕大的星光吊灯,庄严的罗马柱,无声地昭示着一种皇宫般的奢华。那似有似无的舒缓音乐,那若有若无的优雅香气,在每一个角落里飘荡着。

孟一澜和孔姐身穿洁白的浴袍,从一间香薰室款款而出。一个身穿粉色工作服,头发高高挽起的美丽少女,谦恭的引着她们到贵宾室休息。

两个刚做完香薰按摩的女人,面色红润,身心放松地半躺在“头等舱”沙发里,品着上好的咖啡,十分惬意地聊着天。

“小孟,谢谢你。”

“孔姐,客气了,举手之劳呀,谁让咱们投缘呢。”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小孟,有一个项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什么项目?”孟一澜马上坐了起来。

“是这样,实验初中分校正搞一个秋季校服竞标活动,你不是搞服装的吗,可以去试一试。”

孟一澜竭力压抑着来自心底的兴奋,她是那种没机会都会创造机会的人,更何况上好的机会就在眼前:“谢谢姐,什么好事都想着我。”不过,她还是稍稍伪装了一下,“姐,你说我能行吗?

浅浅的笑意浮上夫人圆润的脸:“这么说吧,我家老沈呢,刚刚来到这个学校,可以说是百业待兴,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是不是?你先去看看再说吧。”应该说,人家是真诚的。

真是天赐良机!

孟一澜的心差点跳出了喉咙。

“谢谢姐,我一定去,到时候咱们一起干。”孟一澜起身给夫人添了一些咖啡,“孔姐,真羡慕你,你们可真是教育世家啊。”

“哪是什么教育世家,只不过在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多罢了。”谦虚中透着骄傲。

“孔姐,说真的,家人搞教育,孩子的学习就不愁了。”

“这倒是。”孔姐的脸上满是自豪,如数家珍般介绍了自己被保送名校的女儿,和弟弟家考上北大的儿子,让孟一澜好生羡慕。

……

回到公司,第一时间,孟一澜就进了实验初中分校的网站,率先点开了那一条游移的广而告之:我校将于近日举行中学生秋季校服竞标会,有意向的企业或公司请来校咨询。

打开学校的页面,校长正向孟一澜微笑——一个穿西装扎领带的男人正襟危坐,背后是一排装满书籍的高大书柜,宽大的办公桌上,一面小型国旗很是醒目。

这是一个儒雅的男人,四十多岁的样子,孟一澜记着了他的名字:沈骏。

关于服装,孟一澜有特殊的职业敏感。

一番百度,关于校服,她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多年来,中学生校服饱受社会诟病。其款式要么肥大,要么陈旧,几乎等同于普通的运动服,很难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朝气,孩子们根本就不爱穿。这一点,孟一澜是深有体会的,女儿的校服,常常被皱巴巴扔在角落里,每周一升旗时才勉强的套上。反观国外,人家的校服时尚有型,深受学生喜爱。那次在香港街头,当几个身穿天蓝色西服,白色短裙的美丽女孩从面前经过时,她都看呆了。

想必那位沈校长很清楚这些,如果到时抛出这些观点,一定会让他刮目相看的。而且,要是我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说不定还真能额外做成一笔生意呢。

孟一澜有些得意,随即决定第二天下午就去实验初中分校拜访。

出发前,孟一澜特意选了一套和学校场合相称的薄料灰色套裙,头发也规规矩矩地绑了起来。裙装套上身,她突然发现自己也能那么知性,多少有些不适应。

整装待发之时,又给孔姐一通电话。

坐进校长办公室,孟一澜微微有些吃惊,照片上那个儒雅温和的男性,现实中霸气十足,眼神犀利,颇有派头。

刚走了一拨人,空气里烟味很浓,孟一澜本想皱眉却笑颜如花:“沈校长,您好!我是孔姐的朋友,听说你们学校招标,我来看看。”恭敬地递上名片。

沈校长漫不经心地看了她和名片一眼,老婆的朋友很多,到底是什么层次的朋友,目前还吃不准,但孟一澜的靓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好,孟总,欢迎,欢迎。”

孟一澜何许人也?校长眼神的变化并没逃过她的眼睛。

“沈校长,关于校服……”

孟一澜迅速抛出了脑袋里的东西,又给出了好几条颇有见地的建议,然后把事先做好的计划书递了上去。

校长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欣赏,想不到一个女商人还有如此见解。

“沈校长,我和孔姐可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你们这样的教育世家真让人羡慕。”孟一澜不失时机地家常起来。

“孟总,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思想的企业家。”

校长站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水,孟一澜窃喜,看来校长已经开始不把她当外人了。

“沈校长,您瞧不起人,我可是京城名牌大学毕业的,只不过喜欢自由,就自己创业了。”孟一澜的声音很女人,有撒娇的意味,不过,只有她自己清楚,其后背一片鸡皮疙瘩。

“是吗?你是哪所学校哪一年?”校长认真地看了她一眼。

孟一澜报出大学名字和年份。

“巧了,我学校就在你们隔壁,只不过我比你早了几年,不然,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碰上呢!”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又有一拨人要进来,可能还会继续。

第二天上午,孟一澜收到了沈校长的短信“孟总,看了你的校服计划书,很有见地,明天有时间吗,一起谈谈此事。”

“谢谢沈校长,随时可以。”孟一澜立即回了过去。

“明天晚上8点,西铭路弯岛咖啡见。”

咖啡馆?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第二十章 )紧锣密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h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