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琦的后花园婚姻育儿自由点赞群
“爸爸哪去了?”——笑论小说《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中男性角色

“爸爸哪去了?”——笑论小说《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中男性角色

作者: 季风微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09:44 被阅读22次
图片来自网络App

我的第一部所谓的长篇小说《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刚刚连载完毕。难以想象,几个月前为何如此胆量,这样粗劣的文字,也敢大白于天下?

仔细想来,就像一位教师,如果你连讲台都不敢跨上,何以教书育人?所以,露怯,也是一种美德。

老同学微信来访,垦谈感受,感激之余,被其一个问题惊着“你的文章里,女性角色看起来各个很有担当,而男性,好像,好像……”

首先声明,我本弱女,而非女权,公然歧视男性,是万万不敢的。

不过,说真的,《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里,男性角色的“孱弱”,的确现实使然——

不知从何时起,在男人的潜意识里,教育孩子就是女人的事。

有权威机构做过调查,父亲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我国普遍存在。更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家庭,仅仅不到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的家庭里,于孩子的教育,于升学的“战场”,大多是女人在孤军奋战。

君不见,在接送孩子的校园,在辅导机构的现场,在一堆堆的作业旁,在被老师“训斥”的尴尬里,大多是疲惫的,焦虑,嘶吼的,甚至于蓬头垢面,面带菜色的女人……

社会造就了一大批焦虑的母亲。母亲都焦虑了,那孩子呢?

人们不禁要问“爸爸哪去了?”

当然,生活中,优秀的父亲比比皆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诸多男人心安理得地游离于教育孩子的责任之外,借口自然是千奇百怪,忙,是最普遍的说辞。而事实是,有的男人宁愿站在街边看人打麻将,也不愿意帮孩子检查一页作业……

于是,一大批“虎妈”应运而生。说她们攀比也好,望子成龙也罢,但女人对孩子的付出绝对是可歌可泣的。

但是,应当承认,由于女性自身的局限性,难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是女人惯坏了男人?

细细思量,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位,对广大男性而言,是“不能而不为”,还是“能而不为”呢?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非我能力所及。而在《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里》,本人也只表达了一些粗浅的认知。

比如,岳川的父亲岳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培养,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其建筑工程师的工作性质,不得不常年出差在外,于是,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是鞭长莫及。

此类父亲应该归为“能而不为”之列,忙,不是借口,是现实。所以,其老婆,女主人公林潇必须倒逼自己优秀,当然,也情愿优秀。

此类男人还有林风的老公杨健,一个重点中学的物理教师,那是真叫忙。更可怕是夫妻二人均为忙天忙地的中学教师,不得已,孩子的教育只好顺其自然的“荒废。”

现实中,有多少这样“不负责任”父母,直接把孩子的教育丢与年迈的双亲,或者是保姆?更遑论留守儿童了。

比如,文中孟一澜的老公,王之宁的爸爸王松,一个没喝过多少墨水的男人,于教育孩子而言,的确是门外汉,属“不能”之列。

不过,可怕的是,“不能”也就罢了,而这个父亲游手好闲,游戏人生,其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故,其女儿王之宁如此叛逆,也就不能难理解了。

再如高跃的父亲,一位底层的出租车司机,如大众一样,自然是望子成龙心切。

但是,此父亲缺乏教育方法,一味地用高压政策逼学,用物质诱学,久而久之,就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造成高跃的离家出走。

此类父亲还有文中万云飞的“棍棒老爹”,坚信“棍棒底下出英才。”多年以后,万云飞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千年虎爸。”

所以,各位朋友,在孩子的身上,是不是看见了我们自己的影子呢?

……

好了,妄言这么多,在这里,恳请各位男性朋友见谅了。

遂回复老同学一一

在孩子升学的战争上,父亲是鲜见的。那么,对于缺位于孩子教育的男人,是不是要打击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爸爸哪去了?”——笑论小说《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中男性角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d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