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在进入正题之前,这里先且简单介绍一下谥称和纪年。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他的著作《史记索隐》中所提到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些都是用“国号+谥号+爵位”的格式来称呼君主的一种称法,叫做谥称。“齐”和“楚”等都是国号,说明这分别是齐国和楚国的君主;“桓”和“庄”等都是谥号,也就是人们给已故君主的单字外号;“公”和“王”则是爵位,说明这君主的爵位分别是六等爵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中的公爵和王爵。在谥称的三要素国号、谥号、爵位中,国号和爵位相当于姓名中的姓,这些都不是君主特有的。比如只要是宋国的君主就都加个“宋”字,只要是晋国的君主就都加个“晋”字。再比如周王和楚王的爵位都是王爵,所以他们就都加个“王”字;而郑公和卫公的爵位都是公爵,所以就都加个“公”字。而谥号则相当于姓名中的名,只有这才是君主特有的。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周×王、卫×公、韩×侯、赵×子、许×男的叫法。这里着重解释一下谥号,谥号是对一个已故之人一生的单字评价,可以看成是单字版墓志铭,它有点像淘宝评价,买家买完东西后,可以对购物的体验做个评价。在春秋战国时代,常见的上等谥号(相当于好评)有文、武、成、康、献、懿、宣、昭、庄、肃、穆、襄、烈、桓、威、孝、惠、德、靓、敬、景、共等,常见的中等谥号(相当于中评)有怀、悼、哀、隐、平、简、夷、胡、慎、思、安、静、元、顷、定、靖、考、隐、贞、初、显、匡、闵(愍、湣)等,常见的下等谥号(相当于差评)有幽、厉、躁、灵、携、赧、夷、缪、声、出、僖(釐)等。谥号的功能除了评价一个君主之外,还有就是区分历代君主。比如西周王朝一共有十二任周王,如果这十二任周王死后都不加谥号,都直接称周王,那么后人怎么知道你说的周王是指哪一个周王呢?而给这十二任周王都加上谥号,就不会让人混淆了。打个比方,我国历届主席有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如果某本老书上出现了“我国主席”四个字眼,而这“主席”前面连个姓都没加,那鬼知道这说的是哪个主席?只有在前面加个姓,如毛主席、江主席,我们才知道这说的是哪个主席。加谥可以区分历代君主的道理,与加姓可以区分历届主席的道理是如出一辙的。不过这里需要注意,谥号是已经死了的人才有的,没有死的人是没有谥号的。这就像淘宝购物,订单都还没下,你能急着做出评价吗?这也是历史剧中经常会出现的小错误,比如2009年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当中有一幕就是,齐威王来到稷下学宫,然后侍卫大喊一句“齐威王驾到”,这是不合理的,应当注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在位时间很短或者亡国的君主是没有谥号的,因而他们也就没有谥称。那么没有谥号的君主我们一般怎么称谓呢?用“国号+爵位+名字”的格式来称谓。比如战国时期秦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的末代君主分别是嬴政、熊负刍、魏假、赵迁、韩安、田建、姬喜,他们就都没有谥号,因而史书上往往把他们分别称之为秦王政、楚王负刍、魏王假、赵王迁、韩王安、齐王建、燕王喜。当然,这七个大佬的爵位都是王爵,至于其他非王爵的人,比如周公旦、燕伯圣、唐叔虞、晋侯燮、楚子熊绎等,也都是如此称谓的。
这是谥称,再说纪年。
纪年,是指给某一个年份起名的意思,比如今年是2018年,二〇一八年就是今年的年名。纪年的方法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这里只简单介绍主流的两种,即君主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
君主纪年法,是古代中国和世界各地最为流行的一种纪年方法,也就是用某国君主即位的年次来纪年,其格式为“某君主×年”,表示某君主即位的第×年;比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是用君主纪年法来纪年的,表示廉颇是在赵惠文王即位后的第十六年成为赵国的将军的。君主纪年法使用起来很简单,不过它却有一个很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年名不同。所谓年名不同就是指君主不同,而君主不同则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第一个原因,没有哪一个君主能长生不死,每一个国家都会换君主。拿上面的赵惠文王来说,如果赵惠文王能够长生不死,那么赵国就一直用他来纪年,比如赵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五百年就记为“赵惠文王五百年”。那么赵惠文王五百年与赵惠文王十六年相差多少年?这很好计算,五百年减十六年等于四百八十四年。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五百年的时间里,赵惠文王早就已经死了好几回了。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即位。而赵孝成王即位以后,赵国就要重新用他来纪年了,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就表示在赵孝成王即位后的第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那么赵孝成王七年与赵惠文王十六年相差多少年,还能接着用七减十六或十六减七来计算吗?不能的。因为这七与十六的“单位”(也就是君主)不同,所以它俩是不能进行加减的。这是君主不同、纪年不统一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天下分裂的时期,各国都有各自的君主。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的国王都叫赵王。比如在战国时代天下主要有七个大国,也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即秦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这七个国家,而秦国有秦国的君主,楚国有楚国的君主,魏国有魏国的君主,赵国有赵国的君主,韩国有韩国的君主,齐国有齐国的君主,燕国也有燕国的君主。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君主,那么他们自然也都有各自的君主纪年法,拿前面的“赵惠文王十六年”来说,这一年其他六国的纪年分别是秦昭襄王二十四年、魏昭王十三年、韩釐王十三年、楚顷襄王十六年、燕昭王二十九年、齐襄王元年。一个年份便有七种记法,要知道,这七种记法的换算是相当麻烦的。而且这还只是七个大国,像鲁国、郑国、卫国、宋国、中山国等十几个小国我还没算进去呢。最为要命的是,在春秋时代天下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四十多个,这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纪年要是换算起来,那还不算死人?这是君主不同、纪年不统一的第二个原因。一、君主会更换,二、各国有各君,所以用君主纪年的年名不同且难以统一换算,这是君主纪年法一个很严重的弊端。而能够解决这个弊端的,则是起源于西方且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公元,全称是公历纪元,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公历,原来称为基督纪元,这是基督教内部的纪年方法,也就是“以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生年为原点,建立一个时间数轴来纪年”的一种纪年方法。我们知道数轴的原点是零,只不过公元纪年数轴的原点就不是零而是一了,即公元元年,也就是耶稣的生年,这一年恰好也是西汉王朝的第十四任皇帝汉平帝刘衎登基的那一年。换句话说,如果把数轴的原点零给挖掉,这就成了公元纪年的时间数轴了。公元纪年的时间数轴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即区域(-∞,-1)和区域(1,+∞),也就是负轴和正轴。负轴是耶稣出生以前的年代,也就是公元前;公元前的年份一般称为“公元前×年”,注意“前”字不能省掉,这就如负数前面的“-”不能省掉一样;公元前×年可以简单表示为“前×年”或“前×”,如公元前221年便可以简单表示为“前221年”或“前221”;因为公元前的英文是Before Christ,缩写为BC,所以公元前×年也可以表示为“× BC”,如“221 BC”。正轴则是耶稣出生以后的年代,也就是公元后;公元后的年份一般称为“公元×年”,而不称“公元后×年”,这就如正数前面一般不加“+”一样;公元×年也可以简单表示为“×年”或“×”,如公元1949年便可以简单表示为“1949年”或“1949”;因为公元的拉丁文是Anno Domini,缩写为AD,所以公元×年也可以表示为“AD ×”,如“AD 1949”。公元纪年法简便而统一,且时间跨度无限,给历史记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而它广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谥称、君主纪年法、公元纪年法,我们在后面会频繁接触到,所以这里先做个简单的介绍。
二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之一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事。十九世纪德国的思想家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因此人类的历史,要从人类开始出现(即由猿进化成人)的时候开始算起。人类的历史,至少早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以前的时候,就已经掀开了篇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共产主义者,按照人类社会的形态,把人类以往和将来的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目前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换句话说,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年表]
远古 170万年前—前1978
夏朝 前1978—前1600 378年
商朝 前1600—前1046 554年
周朝 前1046—前221 825年
秦朝 前221—前206 15年
楚汉 前206—前202 5年
汉朝 前202—220 422年
三国 220—280 60年
晋朝 280—420 140年
南朝 420—589 169年
隋朝 589—618 29年
唐朝 618—907 289年
五代 907—960 53年
宋朝 960—1279 319年
元朝 1279—1368 89年
明朝 1368—1644 276年
清朝 1644—1911 267年
第一个阶段,原始社会,是170万年前—前1978的远古时代(此后的古代则是近古时代),这是人类开始出现到国家开始形成的阶段,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的时代便是包括在这段时期中的。第二个阶段,奴隶社会,是前1978—前221这一千七百五十七年中的夏商周三代,一般合称“三代”。第三个阶段,封建社会,是前221—1911这两千一百三十二年中秦朝至清朝的历朝历代。了解了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就再来看一下我们要讲的这段历史。我们要讲的这段历史,主要集中在周王朝这一阶段。
[周朝君主年表]
第1任 周武王 前1046—前1045 2年
第2任 周成王 前1044—前1008 37年
第3任 周康王 前1007—前982 26年
第4任 周昭王 前981—前963 19年
第5任 周穆王 前962—前908 55年
第6任 周共王 前907—前896 12年
第7任 周懿王 前895—前871 25年
第8任 周孝王 前870—前862 9年
第9任 周夷王 前861—前854 8年
第10任 周厉王 前853—前841 13年
第 任 共和期 前841—前828 14年
第11任 周宣王 前828—前782 47年
第12任 周幽王 前781—前771 11年
第13任 周平王 前770—前720 51年
第14任 周桓王 前719—前697 23年
第15任 周庄王 前696—前682 15年
第16任 周僖王 前681—前677 5年
第17任 周惠王 前676—前652 25年
第18任 周襄王 前651—前619 33年
第19任 周顷王 前618—前613 6年
第20任 周匡王 前612—前607 6年
第21任 周定王 前606—前586 21年
第22任 周简王 前585—前572 14年
第23任 周灵王 前571—前545 27年
第24任 周景王 前544—前520 25年
第25任 周悼王 前520
第26任 周敬王 前519—前477 43年
第27任 周元王 前476—前469 8年
第28任 周贞定王 前468—前441 28年
第29任 周哀王 前441
第30任 周思王 前411
第31任 周考王 前440—前426 15年
第32任 周威烈王 前425—前402 24年
第33任 周安王 前401—前376 26年
第34任 周烈王 前375—前369 7年
第35任 周显王 前368—前321 48年
第36任 周慎靓王 前320—前315 6年
第37任 周赧王 前314—前256 59年
从周王朝灭亡到秦王朝建立(前256—前221)这中间相差的三十五年时间,我们习惯上把它划分到周王朝的范畴里。周王朝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西周时代和东周时代。西周时代,是第一任周王到第十二任周王(前1046—前771)这两百七十五年的历史时期;东周时代,是第十三任周王到秦灭六国(前770—前221)这五百四十九年的历史时期。而东周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春秋时代,是第十三任周王到第二十六任周王(前770—前477)这两百九十三年的历史时期;战国时代,是第二十七任周王到秦灭六国(前476—前221)这两百五十五年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讲的这段历史,主要集中在周王朝的东周这一阶段。西周和东周的区别就在于,西周是个太平安宁之世,而东周则是个动荡纷乱之世。
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乱世?
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事件,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分别是秦灭六国、安史之乱、崖山战役,其中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便是秦灭六国。为什么?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秦王朝开辟了“统一”的国家思想;其二,秦王朝缔造了“集权”的政治体制。
自古以来,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总是敬畏我们中国的疆域很辽阔,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总是分裂的,而我们中国却总是统一的。在远古时代,也就是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组织是部落;在近古时代,也就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的社会组织是国家。部落与国家的一个区别就在于,部落是没有城墙包围的社会组织,而国家则是有城墙包围的社会组织。在远古时代天下还没有分裂与统一的概念,只有在近古时代天下才会有分裂与统一的概念,因为部落不存在所谓的分裂与统一,分裂与统一的前提是国家。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于公元前3050年建立的古埃及第一王朝。我们来看看,自古埃及第一王朝建立以后,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分裂和统一的情况:古埃及,在被罗马征服之前,只有在孔雀王朝实现过短暂的统一,其余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古印度,在被英国征服之前,只有在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实现过短暂的统一,其余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美索不达米亚,只有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实现过统一,其余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伊斯兰国家,只有在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实现过不到两百年的统一,其余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美国,分裂三百年,统一两百年;南美洲,只有在印加帝国时期统一了一百多年,其余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古希腊,在被马其顿王国征服之前,从来都没有统一过,一直都处于分裂状态;中非、东南亚、大洋洲,从来都没有统一过,一直都处于分裂状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于公元前1978年建立的夏王朝。我们再来看看,自夏王朝建立以后,中国的分裂和统一的情况:在夏商周这一千七百五十七年的时间里,中国整整分裂了一千七百五十七年,一秒钟都没有统一过;而在自秦王朝至清王朝的这两千一百三十二年里,中国仅仅在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时期是分裂的,而在其余的时期都是统一的。可以看见,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在整体上是趋向分裂的,我们中国在奴隶社会阶段也是趋向分裂的,然而在封建社会阶段却是趋向统一的。
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其他的地区总是分裂的,而我们中国却总是统一的?这主要是地理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这几个因素导致的,这里简单说一些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
首先,文化因素,则是外国的国家思想是“分裂”,而中国的国家思想则是“统一”。这里拿“团队作业”来打个比方。如果让外国的团队来完成一份作业,那么他们会把作业直接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就各自负责各自的任务;一旦任务分配好了,那么这个团队的各个成员之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他们只需要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至于别人任务的完成进度和整体作业的完成情况,他们管不着也不想管;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整体”这两个字,只有“个体”这两个字。世界各地的疆域分裂,便如同他们的团队分裂一样,都是由他们薄弱的集体意识和强烈的个人意识所导致的。因为疆域分裂,所以他们才会各管各的;然而也正因为他们各管各的,所以疆域才会分裂。他们从来都不追求甚至强求统一,因为他们从来也并不厌恶分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似乎从宇宙诞生开始,万物便都是分裂的,分裂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便是外国的分裂思想。而如果让我们中国的团队来完成一份作业,那么我们也会像外国的团队一样分配任务;但是,我们却不会像他们一样闭门造车、各管各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负责的都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任务,而是整个团队的作业;所以我们会相互协调,相互帮忙,通过调整各自的任务以保证团队作业的完成情况;因为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个体”这两个字,只有“整体”这两个字(或者说,我们眼里的个体就是一个整体)。我们中国的疆域统一,便如同我们的团队统一一样,都是由我们薄弱的个人意识和强烈的集体意识所导致的。因为疆域统一,所以我们才会顾全整体;然而也正因为我们顾全整体,所以疆域才会统一。我们从来都追求甚至强求统一,因为统一才是我们的心之所向。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似乎从宇宙诞生开始,万物便都是统一的,统一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便是中国的统一思想。
其实不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人类最开始的思想都是分裂,而不是统一,因为国家最开始就是分裂的,而不是统一的。中国的统一思想,也不是生而俱来的。
苹果总是往地下掉,而从来都没有往天上飞,所以“上下”的空间顺序就已经固定在了我们的思维里,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从上往下掉是宇宙中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宇宙万物生来便都是从上往下掉的,而不可能从下往上飞,因为这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同样的,在天下原本就处于分裂状态且从来都没有统一过的情况下,社会当然就不存在统一的概念了,人们也就更没有统一的意识了。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并未统一的夏商周三代。那时天下有很多的部族,每一个部族都占领着天下一部分的土地;一般大家都认占地面积最大(即实力最强大)的那个部族为老大,即所谓的“天下共主”。由此我们便知道,天下共主仅仅只是名义上和地位上的共主,而并不是实际上和土地上的共主,因为他仅仅只是占领了天下最大的一块土地,而并没有独占整个天下全部的土地。那时天下的共主就像今天公司的董事长,董事长也是股东,只不过他是占有公司股份最大的一个股东而已,但他却并没有占据公司百分之一百的股份。在夏朝时期,夏部族是天下各个部族当中实力最雄厚的部族,所以夏部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天下的共主,这一朝便也叫“夏朝”;后来商部族的实力超过了夏部族的实力,于是商部族就消灭并取代了夏部族,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这一朝便也叫“商朝”;再后来周部族的实力又超过了商部族的实力,于是周部族又消灭并取代了商部族,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这一朝便也叫“周朝”。在商灭夏和周灭商的过程中,他们消灭的都仅仅只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夏部族和商部族,而并没有灭掉整个天下所有的部族,所以夏商周之间的改朝换代,改换的仅仅只是天下共主的人选而已,至于当时天下的格局却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就像今天的公司换董事长,换的也仅仅只是公司里最大的一个股东,而并不是所有的股东,所以公司的股份结构也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夏商周这一千七百五十七年的历史虽然分为了三代,但是这三代时期天下的格局却从来都是一个格局,即自夏朝以来“多个政权并存”的分裂格局;这期间的两次改朝换代,也仅仅只是在这种分裂格局的范畴里进行的,而并没有打破这种格局。因此夏商周时代的天下共主,其实叫“霸主”是更为合适的,那时的王权实际上也仅仅只是霸权而已。那么在这期间,人们心中所能想到的最高地位便是霸主,所能想到的最高权力便是霸权,而从来没有人敢去想成为后世的皇帝,执掌后世的皇权。因为皇帝和皇权是后世才出现的,目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人们当然想不到也不敢想;人们最理想的目标只能是霸主和霸权了,因为霸主和霸权已经是这一时期最高的权位形态了。这就像考试,一张满分为一百分的试卷,你怎么可能会去想着去考一百零一分?你所能想到的自己考出的最高的分数应该是一百分,也许会低于这个分数,但却绝对不会超过这个分数,因为哪怕你就是有一千分的实力,可这张试卷的分数极限也只有一百分。如果你真的很想超过一百分,那么你首先就要打破试卷的分数极限,不然你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夏商周时期的权位追逐就像一场考试,它的权位极限从来都是霸主和霸权,所以人们最多也只会追求霸主和霸权,比如春秋时代的主题便是“争霸”。在春秋时代,诸侯列国的最高目标无一都不是建立一番霸业,也就是成为天下各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像周天子一样做诸侯中的老大哥,而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以统一天下为目标,企图把天下的对手全都给干掉,因为这看起来就像是赶老母猪上树——不现实。比如齐桓公与楚成王争霸,最后楚成王服软了,齐桓公也就算了,而不会一直揪着不放,逼得楚国最后真的跟他动手;再比如楚庄王,他最大胆的举动就是“问鼎”,但那也仅仅只是意图取代周天子而已。各国都仅仅满足于争霸,即思维里默认了天下的分裂,而不去追求统一,那么天下当然不会统一了,这便是夏商周时期中国分裂的一个原因所在。
只有当我们了解到了从下往上飞的存在现象,我们才会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从而打破“上下”的固定思维模式,并深刻认识到:从上往下掉并不是什么自然规律,这仅仅只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现象罢了;宇宙中也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上下,上可以是下,下也可以是上,所以宇宙万物既可以从上往下掉,也可以从下往上飞。那么同样的,只有在天下曾实现过统一的情况下,社会才会有统一的概念,人们也才会有统一的意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是秦王朝,我们在前面说过,自秦王朝以后中国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分裂时期,但是在总体上却是处于统一的状态之中的;之所以会如此,这就是因为秦王朝开历史之先河,开辟了统一的思想,此后人们思维里的分裂意识已经逐渐转变为统一意识了。人人都追求分裂,那么天下当然就会趋向于分裂了;而人人都追求统一,那么天下也当然就会趋向于统一了。比如在楚汉时期的各路诸侯中,除了分裂意识仍然强烈的项羽愿意做个西楚霸王,还有谁稀罕做一个蜗居一方的诸侯?他们全都想跟秦始皇一样做个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皇帝,所以他们纷纷都反抗项羽,最后终于由汉高祖刘邦再次统一了天下。再比如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他们哪一国又安于那种鼎足而立的分裂格局了?他们三国都希望可以吞掉其余两国,然后独占天下,最后终于由魏国的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天下。人人都追求统一,即思维里默认了天下的统一,那么天下当然就会向统一靠近了,这便是中国自秦王朝以后大部分时期都处于统一状态的一个原因所在。
其次,政治因素,则是外国的政治体制是“分权”,而中国的政治体制则是“集权”。这里还是拿“团队作业”来打比方。如果让外国的团队来完成一份作业,那么队长一般会把作业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他自己和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各自负责一部分;那么这样的话,每个成员对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有着直接的决定权力,因为他负责的那部分作业是由他自己来做的(注意,权力与做事是一致不可分割的。做事就需要权力,权力由做事来体现;不做事就没权力,没权力就做不了事。这便是马克思概括得很准确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由于队长仅仅只承担了一部分作业,而并没有承担全部的作业,所以他只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有着决定权,而对全部作业的完成情况却没有决定权;队长让成员替他分担部分作业是为了省事,可他在省事的同时也省了权。而如果让我们中国的团队来完成一份作业,队长因为对各个成员的办事能力不放心,或者为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心中所想来完成所有的作业,他会让团队的成员哪儿凉快哪儿待去,然后自己承包并身体力行完成全部的作业;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队长一个人做的,所以全部作业完成情况的决定权也掌握在队长一个人的手中;队长一个人做了全部的事,可同时他也揽下了全部的权。国家的分权和集权与这种团队的分权和集权是相似的,国家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相当于团队中的队长和成员。中央的事由中央的政府来处理,各个地方上的事就由各个地方的政府来处理,像这种“中央政府将部分国家职权下分给各个地方政府”的一种政权分配制度,就叫“地方分权制”;不论是中央的事还是各个地方上的事,统统都由中央政府来处理,像这种“中央政府将全部国家职权揽于一身”政权分配制度,就叫“中央集权制”。
其实不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国家最开始的体制都是地方分权制,因为国家最开始就是各管各的,而不是统一由中央调配的。中国的中央集权制,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此前我们已经说过,夏商周三代是奴隶社会,而秦朝至清朝的历朝历代则是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地方分权制;而在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政治体制则是中央集权制。那么,为什么奴隶社会的制度是地方分权制,而封建社会的制度却是中央集权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奴隶社会是并未统一的社会,而封建社会则是已经统一的社会。这就像公司的股份支配问题,作为最大股东的董事长,他可以随意支配他自己所占有的那部分股份,但是他能不能支配全公司的所有股份呢?当然不能。董事长所占股份之外的那部分股份,是为其他一些股东所占有的。其他一些股东所占有的股份可能比较少,但哪怕再少,那终究是他们的股份,既然是他们的股份,那当然就得由他们来做主了。董事长要想支配哪个股东的股份,那么他就必须先收购哪个股东的股份;他要想支配全公司的股份,那么他就必须先收购全公司的股份。同如此理,天下共主作为众部族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部族,他同样也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主,而在其他部族的地盘上,他则鞭长莫及了。天下共主要想在哪个部族的地盘上撒野,那么他就必须先干掉哪个部族,然后占领他的地盘;他要想在全天下撒野,那么他就必须先干掉全天下的部族,然后占领全天下(这便是统一)。在生物学中有一个规律,即结构决定性质,其实一个国家的政权体制,也是由它的政权结构所决定的。奴隶社会的政权结构是“多个政权并立”,这就决定了它的政权体制是地方分权制;而封建社会的政权结构是“一个政权独立”,这就决定了它的政权体制是中央集权制。而首先结束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多个政权并立(即分裂)局面并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政权独立(即统一)局面的,就是秦王朝,中央集权制也是在秦王朝时期诞生的。
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家思想,二、缔造了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便是秦灭六国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国家统一有什么好处,中央集权又有什么好处?
国家统一的好处至少有两个。我们在《动物世界》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行走在草原上的野牛遭到一群狮子的攻击,如果野牛个个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那么它们就很容易被狮子咬死,最后成为狮子口中的美食;而如果野牛聚集成群,紧紧围成一团,那么狮子反而不敢把它们怎么样。因为在分散的情况下,野牛们都因为距离太远而失去了联系,那么狮子随便对哪头野牛下手,其他的野牛都不会坐视不管,而只会逃跑不管了,因为这不关它们的事儿;而在聚集的情况下,野牛们都因为距离太近而产生了联系,那么狮子对牛群中的任何一头牛下手,就等于是对整个牛群下手了,这样整个牛群当然会群殴狮子了,因为这太关它们的事儿了。同样的,因为我们中国现在是统一的,所以不论美国对中国的那块地方下手,都等于是对整个中国下手,那么我们整个中国当然会一起对付美国;可如果我们中国被美国分裂成了十几个小国,那么不论美国对这十几个小国中的哪一国下手,其他小国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小国挨揍,他们会闭上眼睛的,因为这不关他们的事。这是第一个好处,可以集合全国的力量。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肯定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也肯定都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有些人语文好得丧心病狂,而有些人语文却烂得见不得人;有些人英语好得一塌糊涂,而有些人英语却烂得基本没了救;有些人一道数学题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而有些人一道数学题做了两个晚自习也没做出来;有些人三十分钟就考完一张物理试卷,而有些人快打铃了还没做完物理选择题;有些人化学最多只扣十分,而有些人化学最多只考十分;有些人考生物靠实力,而有些人考生物则靠视力,还有些人甚至靠想象力。如果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各学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语文好的对语文差的爱搭不理,英语烂的也不向英语好的讨教,那么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反之,如果他们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辅导别人,同时也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向别人请教,如此取长补短,那么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必然会有所提升。同样的,一个国家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也必然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海盐产量很高,而有些地方却天天都只能吃淡食;有些地方陶器多得没处放,而有些地方却只有石器可用;有些地方青铜堆成山,而有些地方却不知青铜为何物;有些地方丝帛一抓一大把,而有些地方却只能用树叶来做三角裤。如果国家是分裂的,这些地方都自给自足,闭门造车,那么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肯定都高不到哪里去;而如果国家是统一的,这些地方相互之间都进行交易,盛产海盐的地方用海盐去换别人的陶器,盛产青铜的地方用青铜去换别人的丝帛,如此互通有无,那么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必然都会大幅提升。这是第二个好处,可以调配各地的资源。一、可以集合全国的力量,二、可以调配各地的资源,这是国家统一的两大好处,同时也是林肯为什么不能容忍美国南方独立而非要统一美国的一个原因所在。
中央集权的好处也至少有两个。老师在上课,如果学生们动不动就插一句嘴,那么课堂的教学效率肯定是很低的,因为老师讲课的节奏总是被打断,学生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插嘴的学生吸引,而不在老师的身上。“谁再讲一句我让他上来讲!”老师唯有撂下这么一句狠话,让学生们一个个都闭上他们的臭嘴,他才能独霸课堂,并完全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唯其如此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样的,在一个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如果中央政府下达一项政策,而各个地方的政府却都讨价还价,有的甚至还爱搭不理,直接就“抗旨不遵”了,那这政策还实施个屁啊。唯有在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让他们没得讨价还价,更没得抗旨不遵,中央政府才能铁腕实施每一项政策,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国家行政的高效性。这是第一个好处,可以提高行政的效率。在《虹猫蓝兔七侠传》中,大反派黑心虎为了保证能够绝对控制牛旋风和猪无戒,他逼他们吃了一种毒药,然后定期给他们一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但不能彻底解除毒性的药丸,因为这样一来,倘若牛旋风和猪无戒胆敢离开黑心虎,那么他们就会因为得不到解药以抑制毒性而死翘翘。但是,黑心虎却绝对不会傻了巴几地把能够完全解除毒性的解药给他们,因为倘若完全解了他们的毒,他们就再也不用靠黑心虎“吃奶”了,那他们还不是想啥时候远走高飞就啥时候远走高飞?同样的,一个国家要想绝对保证各个地方不会脱离中央而搞独立,那么中央就必须先把各个地方的行政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让各个地方政府都不能独立运行,而必须依靠中央政府才能运行;因为这样一来,各个地方就会因为结构残缺而不能正常运作,他们要想正常运作就必须依靠中央的“给力”。而倘若中央把各个地方的行政大权全都下放给当地的政府,那他们还用得着再看中央的脸色而活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他们岂不是个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健全的国家而脱离中央独立存在?这是第二个好处,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一、可以提高行政的效率,二、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这是中央集权的两大好处,同时也是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中央集权国家的一个原因所在(注意,中国现在的政权分配制度仍然还是中央集权制,只不过没有了古代“君主专制”的性质而已。君主专制一定是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却不一定是君主专制)。
其实分裂和分权,国家未必就不能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速度却跟蜗牛走路的速度差不多,慢得简直能让你哭晕到厕所里去;而统一和集权,也未必就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但却是国家快速展的前提,因为统一和集权等于是打通了一个国家的任督二脉。所以古代的中国为什么总是遥遥领先于世界,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中国在封建社会阶段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而对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统一和集权,秦王朝则起到了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他不仅开创了统一和集权,而且也维续了统一和集权(注意,统一之后未必就能保持统一,集权之后也未必就能持续集权,比如与秦始皇同时代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所开创的统一和集权便没有延续下去,而是随着他的死去而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延续了的统一和集权,便是中国的秦王朝所开创的统一和集权)。秦王朝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然而却是第一个稳定统一的王朝;秦王朝也不是世界上第一个集权的王朝,然而却是第一个深度集权的王朝(世界上第一个统一和集权的王朝都是古印度的孔雀王朝)。阿育王开的只是一个口,而秦始皇开的却是一条河,所以秦王朝才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影响后世两千余年的伟大王朝。
那么如此的丰功伟业,是秦王朝的缔造者秦始皇一人所建立的吗?当然不是。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王朝始建,又岂是一日之功?虽然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仅仅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功夫,但是他完成统一大业所需要的时代契机和历史条件,却是经过了整整五百多年的酝酿才形成的;虽然秦始皇结束了纷争已久的东周乱世,建立了一个焕然一新的秦王朝,但是真正完成周秦变革的却是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时代。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为,秦王朝正是从春秋战国中走出来的,这便是我们要讲这样一个乱世的缘由。
四
可以说中国古代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乱世,而且所谓的乱世,也无非就是“朝廷崩溃,天下无主;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那么春秋战国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乱世(或非乱世),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很多很多,这里只简单从维持时间、战争次数、杰出人物、变法改革这四个方面略作说明。
[中国乱世年表]
春秋战国 前770—前221 549年
秦末楚汉 前209—前202 7年
西汉末年 17—23 6年
汉末三国 184—280 96年
东晋时期 317—420 103年
南朝时期 420—589 169年
隋末唐初 611—618 7年
五代十国 907—979 72年
元朝末年 1351—1367 16年
明末清初 1627—1658 31年
民国时期 1912—1949 37年
7+6+96+103+169+7+72+16+31+37=544<549,可以看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且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个乱世,而且他这个时间长得简直有点离谱,竟然达到足足五个世纪之多,整整度过了一个历史阶段,占据了中国全部乱世的一半。在时间跨度方面,作为一个乱世的春秋战国,他即便是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稳定安宁的朝代相比,也同样是毫不逊色的,仅仅只有商王朝五百五十四年的国祚(国家或朝代维持的时间)能够超出春秋战国的时长,但那也仅仅只是超出五年而已(注意,周王朝虽然有八百二十五年的国祚,但这是掺了好多水份的,而且春秋战国也是包括在了其中的,所以周王朝不能算。东周时期的周王朝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严格来说,周王朝的国祚只能算西周的那部分,也就是两百七十五年)。
[中国古代战争次数]
三皇五帝 5次
夏商西周 38次
春秋战国 614次
秦汉 411次
三国 71次
两晋 356次
南朝 178次
隋唐 280次
五代 73次
两宋 551次
元朝 208次
明朝 579次
清朝 427次
总计 3791次
如果把这些历史时期按照战争次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下来,则是三皇五帝、夏商西周、三国、五代、南朝、元朝、隋唐、两晋、秦汉、清朝、两宋、明朝、春秋战国,可以看见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发生次数最多的时代。
中国古代十大贤相是周公旦、管仲、李斯、萧何、房玄龄、狄仁杰、王安石、耶律楚材、张居正、曾国藩,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是孙子、吴起、白起、王翦、李牧、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徐达,中国古代十大谋士是姜子牙、管仲、范蠡、李斯、张良、诸葛亮、魏徵、赵普、刘基、洪承畴,中国古代十大军师是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王猛、李泌、赵普、刘基、姚广孝、范文程,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是孔子、老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是姜子牙、司马穰苴、孙子、吴起、孙膑、尉缭、韩信、班超、李靖、袁崇焕,中国古代十大政治家是管仲、商鞅、吕不韦、秦始皇、曹操、诸葛亮、唐太宗、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中国古代十大改革家是管仲、李悝、商鞅、秦始皇、汉武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皇帝。在这八个中国古代十大人物当中,管仲、李斯、孙子、吴起、白起、王翦、李牧、范蠡、孔子、老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司马穰苴、孙膑、尉缭、商鞅、吕不韦、秦始皇、李悝,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那么清点一下我们便可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在中国古代十大贤相中占两个,在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占五个,在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占三个,在中国古代十大军师中占一个,在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中占五个,在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中占五个,在中国古代十大政治家中占四个,在中国古代十大改革家中占四个;(2+5+3+1+5+5+4+4)÷80=36.25%,在中国古代杰出人物中,春秋战国人物所占的“股份”简直有点丧心病狂。可以看见,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生产牛人最多的时代。
十九世纪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曾说到:“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够对环境变化快速作出反应的。”最后他总结出一条自然界生物斗争的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这不仅是一条适用于自然界生物斗争的规律,它同样还是一条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适”,其实就是变法改革,唯有通过变法改革,我们才能成为适于这个世界和时代的强者,从而生存下来。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说,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邓小平也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可以说,变法改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不搞变革就只有死路一条。而我们中国的历史,恰好完全就是一部恢弘大气的变法改革史。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变法改革的事件,这里我们举出三十个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变革事件:齐桓公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改革、郑国子产为政、越国勾践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赵烈侯公仲连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变法、齐威王邹忌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乐毅改革、秦始皇改革、文景之治、汉武帝改革、王莽改制、南朝宋武帝刘裕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文帝改革、贞观之治、永贞革新、杨炎两税法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嘉靖新政、张居正改革、雍正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三十个变法改革事件中的前十二个事件,都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的(占十分之四);而如果要在这三十个变法改革事件中选出最为著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十个事件,那么我们有理由选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秦始皇改革、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其中春秋战国的事件也还能有三个(占十分之三)。可以看见,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变革时代。
维持时间最长、战争次数最多、杰出人物最多、变法改革最多,简单从这四个方面我们便可以知道,不论是在乱世中还是在非乱世中,春秋战国时代从来都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灿烂且无可替代的时代。
五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时代,春秋战国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那么春秋和战国又有什么区别?很多很多,这里我们捡割据情况、天子颜面、战争性质这三个比较浅显的方面来简单说说。
实际上,在前两个方面,春秋战国的情况与汉末三国的情况大体是相似的,只不过春秋战国的情况更为复杂,而汉末三国的情况则较为简单。那么下面,我们就拿汉末和三国来与春秋和战国做个简单的比较[先要注意,汉末和三国是两个概念。汉末,即东汉末年,一般是指从黄巾起义到曹丕篡汉(184—220)这三十六年东汉王朝灭亡的前夕;三国,一般是指从东汉王朝灭亡到西晋王朝建立(220—280)这六十年间魏蜀吴三国的争斗历史]。
第一,割据情况。在东汉末年,天下各地的割据军阀很多,如司隶的董卓、豫州的吕布、兖州的刘岱、徐州的陶谦、青州的孔融、翼州的袁绍、幽州的刘虞、并州的张燕、凉州的马腾、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交州的士燮、沛国的刘备、汉中的张鲁、南阳的袁术、江东的孙策、颍川的张角、河南的曹操、河内的王匡、辽东的公孙度等,大大小小的军阀共有二三十多个;而三国时期,除了一些少数民族之外,天下就只有三个割据政权魏、蜀、吴了。春秋时期与东汉末年相似,天下各地的割据政权也很多,而且是更多,如郑国、卫国、齐国、鲁国、晋国、宋国、秦国、楚国、吴国、越国、燕国、鄫国、虞国、芮国、虢国、吕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巴国、蜀国、息国、祝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炎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随国、肥国、鼓国、苏国、诸国、共国、井国、杨国、毛国、弦国、郕国、梁国、凡国、谷国、赖国、柏国、焦国、罗国、茅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郐国、胡国、代国、彭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贾国、道国、微国、丰国、岐国、倪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甲父国、有穷国、淳于国、钟离国、钟吾国、小邾国等,当时天下的国家跟团爆米花一样,大大小小的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而战国时期则与三国时期相似,天下各地的割据政权相对较少,只有秦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这七个大国,以及鲁国、郑国、卫国、宋国、巴国、蜀国、越国、中山国等几个小国,一共十几个国家,比春秋时期少了很多。从而可见,春秋时代的国际局势更为混乱,而战国时代的国际局势则更为清晰。
第二,天子颜面。在东汉末年,汉室虽微,却还未亡;纵无其实,却有其名。皇帝从来都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人们心中天命所受的正统之君,真命天子,无可替代。所以天下各路的诸侯虽然都已经纷纷拥兵自重、独立自治了,但他们却还要脸,不好意思也不敢直接称帝,因为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否则会引起共愤,被天下人骂死,甚至遭各路诸侯的群殴。正因为皇帝还有人搭理,所以“皇帝”俩字是极具品牌效应的,于是很多诸侯便打着皇帝的旗号为自己谋取私利。比如刘备,他是汉献帝远房的远房的远房亲戚,基本上都不是亲戚了,所以汉室衰微基本上也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可是他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天天吵着要匡扶汉室;什么匡扶汉室,都是扯蛋,说白了就是自己想当皇帝,然后以皇帝的名义打天下。再比如曹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皇帝的名义对天下人发号施令,指挥这指挥那的,威风得很;其实谁都知道,什么圣旨,这根本就是曹操的圣旨;可是圣旨难违,所以他们还是得按照曹操的圣旨去办。而随着割据政权的逐渐减少和天下势态的日益明晰,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把皇帝当根儿葱了,因为原来如果不把皇帝当回事儿,可能会有人“聚众闹事”,可是现在“众”都已经没有,那还闹个屁事啊。所以曹操的崽子曹丕也懒得再挟什么鸟天子了,因为挟不挟都一样,反正都号令不了诸侯(其实诸侯都已经不是“诸”侯了,所以也无从号令)。到了三国时期,天下就只剩下三家了,已经没别人了,所以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于是他们全都不要脸,纷纷自称皇帝,曹丕第一个不要脸,首先称帝,然后刘备、孙权紧随其后。可以看见,在东汉末年,汉献帝虽然有点可怜,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摆设,可是到了三国时期,他连个摆设都不是,直接就成空气了。春秋时期的周室与东汉末年的汉室一样,虽然极其的微弱,但至少还是一个摆设,所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所谓的春秋霸主,都无不打着“尊王”的旗帜到处打抢;可是随着春秋近三百年来各国的不断相互兼并,到了战国时期,存活下来的诸侯国仅剩下七个大国和个把小国了,七国辽阔的疆域和雄厚的实力已经把天下的归属划为了仅有的七种可能,所以对于周王大家就连提都懒得再提了。于是秦国、楚国、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这七个大国以及宋国、中山国这两个小国,都纷纷各自称王,把周王置于极端尴尬的境地。从而可见,春秋时代的周天子还有一点脸,而战国时代的周天子则已经完全没脸了。
第三,战争性质。在战争性质这一方面,汉末和三国的区别与春秋和战国的区别不是很大,所以这里就单讲春秋和战国。首先,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程度还不是很深,社会上的道义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所以此时各国之间的战争一般都比较正大光明,而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比如郑国看不惯卫国,卫国也想揍郑国,那么郑卫两国就会约定各带多少人马在某时某地PK一下,等到决战的日子到了,双方就会到约定好的决战地点来决斗;两军在战场上对垒,等到双方都做好了准备,各自的阵型也都摆好了,然后两军正面一冲,胜负就出来了,这场战也就打完了。可以看见,春秋时期的战争就像一杯白开水,完全透明且超级简单,所以在宋楚泓水之战中,宋襄公才会等楚军过了河且列好了队才开始攻击楚军。而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程度则达到了极致,社会上的道义已经泯灭得连个毛都不剩了,所以此时各国之间的战争一般都比较黑暗叵测,阴谋诡计简直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秦国想打赵国,赵国也想灭秦国,那么这两国就不会再跟郑国和卫国一样天真地约定好时间、地点直接摆场子了,因为约了也是白约,没人会遵守约定的;秦国会离间赵国,赵国也会偷袭秦国,即便是两军正面相遇,他们也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或是摆好了阵型才出手,他们会跟狗一样直接扑上去就是;而且在拼杀的过程中,他们还会搞各种侧翼包抄和后方袭击。可以看见,战国时期的战争就像是打麻将,满满的都是套路,而且套路里面还有套路。比如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方的廉颇就耗了秦军整整三年,秦方的白起也是给赵军挖了好几个陷阱。再者,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一般都是称霸,也就是建立足够的威望,让别人都害怕和服从自己,所以那时打仗一般只要一方服了,另一方也就会算了,而不会接着再打了;而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则是吞国,即不要别人害怕和服从自己,而是要直接把他给吞掉,所以那时打仗服不服无所谓,因为管你服不服,都直接往死里打就是。最后,春秋时期的国家多而小,各国所占的土地都不那么广阔,所拥有的兵力也不那么庞多,所以此时的战争规模都比较小,投入的军队一般都是以万为单位。比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方三万三千人,楚方四万两千人;齐鲁长勺之战,齐鲁两方各三万人;吴越夫椒之战,吴方五万五千人,越方两万人。而战国时期的国家少而大,各国所占的土地都非常的辽阔,所拥有的兵力也非常的庞多,所以此时的战争规模也都比较大。比如秦魏阴晋之战,秦方五十万人,魏方五万人;齐魏桂陵之战,齐方和魏方各八万人;秦韩宜阳之战,秦方十万人,韩方十数万人;秦对魏韩伊阙之战,秦方十二万人,魏韩联军二十四万人;燕赵鄗代之战,燕方六十万人,赵方二十五万人。从而可见,春秋时期的战争更为正义浩然,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更为残酷冷血。
当然,割据情况、天子颜面、战争性质,这都还只是春秋和战国在三个浅层次方面的不同,他们在其他更深层次方面的不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何况目前也难以赘述。
六
放眼中华整整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不论是和谐安宁的统一时期,还是风云激荡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从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因而我从来都有一个梦想:以这个时代为背景或题材,写一部自己中意的文学作品。在古代,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十年的时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十八年的时间,许慎写《说文解字》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顾炎武写《日知录》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三十六年的时间;在近现代,孙皓晖写《大秦帝国》花了十六年的时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姚雪垠写《李自成》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三十七年的时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时间。这些著作简直都是“有生之年系列”,为什么作者们写这些书都写了这么久?因为他们都不是凭空想象、随便乱写的,这都需要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探索的过程。诚如《庄子·逍遥游》所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因此在动笔写作春秋战国题材的文学作品之前,我想先练练笔,通过写作春秋战国的普及读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也不知道最后究竟写不写得了,这里先吹个牛吧。
那么这个普及读物怎么写?鲁迅先生曾经感慨过,三国宜于做小说,而春秋战国不宜于做小说。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春秋战国的国家多,时间长,事件杂,个中线索难以理清。因此如果以“编年体”的方式来写这段历史,难度应该会比较大;而如果以“国别体”的方式来写,则难度应该会小很多,至少目下的《大秦帝国》还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所以这里想选取春秋战国中秦国、楚国、晋国、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这八个大国来写。
[秦国君主年表]
第1任 秦襄公 前770—前766 5年
第2任 秦文公 前765—前716 50年
第3任 秦宁公 前715—前704 12年
第4任 秦出子 前703—前698 6年
第5任 秦武公 前697—前678 20年
第6任 秦德公 前677—前676 2年
第7任 秦宣公 前675—前664 12年
第8任 秦成公 前663—前660 4年
第9任 秦穆公 前659—前621 39年
第10任 秦康公 前620—前609 12年
第11任 秦共公 前608—前604 5年
第12任 秦桓公 前603—前577 27年
第13任 秦景公 前576—前537 40年
第14任 秦哀公 前536—前501 36年
第15任 秦惠公 前500—前492 9年
第16任 秦悼公 前491—前477 15年
第17任 秦厉共公 前476—前443 34年
第18任 秦躁公 前442—前429 14年
第19任 秦怀公 前428—前425 4年
第20任 秦灵公 前424—前415 10年
第21任 秦简公 前414—前400 15年
第22任 秦惠公 前399—前387 13年
第23任 秦出公 前386—前385 2年
第24任 秦献公 前384—前362 23年
第25任 秦孝公 前361—前338 23年
第26任 秦惠文王 前337—前311 27年
第27任 秦武王 前310—前307 4年
第28任 秦昭襄王 前306—前251 55年
第29任 秦孝文王 前250
第30任 秦庄襄王 前250—前247 4年
第31任 秦始皇 前246—前210 37年
第32任 秦二世 前209—前207 3年
第33任 秦王子婴 前206
[楚国君主年表]
第1任 楚子熊绎 前1042—前1006 37年
第2任 楚子熊艾 前1005—前981 25年
第3任 楚子熊亶 前980—前970 11年
第4任 楚子熊胜 前969—前946 23年
第5任 楚子熊杨 前945—前887 59年
第6任 楚子熊渠 前886—前877 10年
第7任 楚子熊挚 前876
第8任 楚子熊延 前876—前847 30年
第9任 楚子熊勇 前846—前838 9年
第10任 楚子熊严 前837—前828 10年
第11任 楚子熊霜 前827—前822 6年
第12任 楚子熊徇 前821—前800 22年
第13任 楚子熊咢 前799—前791 9年
第14任 楚子熊仪 前790—前764 27年
第15任 楚子熊坎 前763—前758 6年
第16任 楚子熊眴 前757—前741 17年
第17任 楚武王 前740—前690 51年
第18任 楚文王 前689—前677 13年
第19任 楚王熊艰 前676—前672 5年
第20任 楚成王 前671—前626 47年
第21任 楚穆王 前625—前614 12年
第22任 楚庄王 前613—前591 23年
第23任 楚共王 前590—前560 31年
第24任 楚康王 前559—前545 15年
第25任 楚王熊员 前544—前541 4年
第26任 楚灵王 前540—前529 11年
第27任 楚王熊比 前529
第28任 楚平王 前528—前516 13年
第29任 楚昭王 前515—前489 26年
第30任 楚惠王 前488—前432 57年
第31任 楚简王 前431—前408 24年
第32任 楚声王 前407—前402 6年
第33任 楚悼王 前401—前381 21年
第34任 楚肃王 前380—前370 11年
第35任 楚宣王 前369—前340 30年
第36任 楚威王 前339—前329 11年
第37任 楚怀王 前328—前299 30年
第38任 楚顷襄王 前298—前263 36年
第39任 楚考烈王 前262—前238 25年
第40任 楚幽王 前237—前228 9年
第41任 楚哀王 前228
第42任 楚王负刍 前227—前223 5年
[晋国君主年表]
第1任 唐叔虞
第2任 晋君燮
第3任 晋武侯
第4任 晋成侯
第5任 晋厉侯 前××—前859
第6任 晋靖侯 前858—前841 18年
第7任 晋僖侯 前840—前823 18年
第8任 晋献侯 前822—前812 11年
第9任 晋穆侯 前811—前785 27年
第10任 晋殇叔 前784—前781 4年
第11任 晋文侯 前780—前746 35年
第12任 晋昭侯 前745—前740 6年
第13任 晋孝侯 前739—前724 16年
第14任 晋鄂侯 前723—前718 6年
第15任 晋哀侯 前717—前709 9年
第16任 晋小子侯 前708—前705 4年
第17任 晋君缗 前704—前679 27年
第18任 晋武公 前679—前677 2年
第19任 晋献公 前676—前651 25年
第20任 晋君奚齐 前651
第21任 晋惠公 前650—前637 14年
第22任 晋怀公 前637
第23任 晋文公 前636—前628 9年
第24任 晋襄公 前627—前621 7年
第25任 晋灵公 前620—前607 14年
第26任 晋成公 前606—前601 7年
第27任 晋景公 前600—前581 19年
第28任 晋厉公 前580—前573 8年
第29任 晋悼公 前572—前558 15年
第30任 晋平公 前557—前532 26年
第31任 晋昭公 前531—前526 6年
第32任 晋顷公 前525—前512 14年
第33任 晋定公 前511—前475 37年
第34任 晋出公 前474—前452 23年
第35任 晋哀公 前451—前434 18年
第36任 晋幽公 前433—前416 18年
第37任 晋烈公 前415—前389 27年
第38任 晋孝公 前388—前357 32年
第39任 晋静公 前356—前349 8年
[魏国君主年表]
第1任 魏文侯 前445—前396 50年
第2任 魏武侯 前395—前370 26年
第3任 魏惠王 前369—前319 51年
第4任 魏襄王 前318—前296 23年
第5任 魏昭王 前295—前277 19年
第6任 魏安釐王 前276—前243 34年
第7任 魏景愍王 前242—前228 15年
第8任 魏王假 前227—前225 3年
[赵国君主年表]
第1任 赵烈侯 前408—前400 9年
第2任 赵武侯 前399—前387 13年
第3任 赵敬侯 前386—前375 12年
第4任 赵成侯 前374—前350 25年
第5任 赵肃侯 前349—前326 24年
第6任 赵武灵王 前325—前299 27年
第7任 赵惠文王 前298—前266 33年
第8任 赵孝成王 前265—前245 21年
第9任 赵悼襄王 前244—前236 9年
第10任 赵王迁 前235—前228 8年
[韩国君主年表]
第1任 韩景侯 前408—前400 9年
第2任 韩烈侯 前399—前387 13年
第3任 韩文侯 前386—前377 10年
第4任 韩哀侯 前376—前374 3年
第5任 韩懿侯 前373—前363 11年
第6任 韩昭侯 前362—前333 30年
第7任 韩宣惠王 前332—前312 21年
第8任 韩襄王 前311—前296 16年
第9任 韩釐王 前295—前273 23年
第10任 韩桓惠王 前272—前239 34年
第11任 韩王安 前238—前230 9年
[齐国君主年表]
姜姓吕氏
第1任 姜太公 前1046—前1015 32年
第2任 齐丁公 前1014—前975 39年
第3任 齐乙公 前974—前932 43年
第4任 齐癸公 前931—前879 53年
第5任 齐哀公 前878—前868 11年
第6任 齐胡公 前867—前860 8年
第7任 齐献公 前859—前851 9年
第8任 齐武公 前850—前825 26年
第9任 齐厉公 前824—前816 9年
第10任 齐文公 前815—前804 12年
第11任 齐成公 前803—前795 9年
第12任 齐庄公 前794—前731 64年
第13任 齐僖公 前730—前698 33年
第14任 齐襄公 前697—前686 12年
第15任 齐君无知 前686
第16任 齐桓公 前685—前643 43年
第17任 齐君无亏 前643
第18任 齐孝公 前642—前633 10年
第19任 齐昭公 前632—前613 20年
第20任 齐君吕舍 前613
第21任 齐懿公 前612—前609 4年
第22任 齐惠公 前608—前599 10年
第23任 齐顷公 前598—前582 17年
第24任 齐灵公 前581—前554 28年
第25任 齐庄公 前553—前548 6年
第26任 齐景公 前547—前490 58年
第27任 齐晏孺子 前489 1年
第28任 齐悼公 前488—前485 4年
第29任 齐简公 前484—前481 4年
第30任 齐平公 前480—前456 25年
第31任 齐宣公 前455—前405 51年
第32任 齐康公 前404—前386 19年
妫姓田氏
第1任 齐太公 前386—前384 3年
第2任 齐君剡 前383—前375 9年
第3任 齐桓公 前374—前357 18年
第4任 齐威王 前356—前320 37年
第5任 齐宣王 前319—前301 19年
第6任 齐湣王 前300—前284 17年
第7任 齐襄王 前283—前265 19年
第8任 齐王建 前264—前221 44年
[燕国君主年表]
第1任 燕召公
第2任 燕君克
第3任 燕君旨
第4任 燕君舞
第5任 燕君宪
第6任 燕君和
第7任 ×××
第8任 燕君圣
第9任 ×××
第10任 ××× 前××—前865
第11任 燕惠侯 前864—前827 38年
第12任 燕釐侯 前826—前791 36年
第13任 燕顷侯 前790—前767 24年
第14任 燕哀侯 前766—前765 2年
第15任 燕郑侯 前764—前729 36年
第16任 燕穆侯 前728—前711 18年
第17任 燕宣侯 前710—前698 13年
第18任 燕桓侯 前697—前691 7年
第19任 燕庄公 前690—前658 33年
第20任 燕襄公 前657—前618 40年
第21任 燕桓公 前617—前602 16年
第22任 燕宣公 前601—前587 15年
第23任 燕昭公 前586—前574 13年
第24任 燕武公 前573—前555 19年
第25任 燕文公 前554—前549 6年
第26任 燕懿公 前548—前545 4年
第27任 燕惠公 前544—前536 9年
第28任 燕悼公 前535—前529 7年
第29任 燕共公 前528—前524 5年
第30任 燕平公 前523—前505 19年
第31任 燕简公 前504—前493 12年
第32人 燕献公 前492—前465 28年
第33任 燕孝公 前464—前455 10年
第34任 燕成公 前454—前434 21年
第35任 燕愍公 前433—前403 31年
第36任 燕简公 前402—前373 30年
第37任 燕桓公 前372—前362 11年
第38任 燕文公 前361—前333 29年
第39任 燕易王 前332—前321 12年
第40任 燕王哙 320前—前318 3年
第41任 燕王子之 前318—前314 5年
第 任 前314—前312 亡国
第42任 燕昭王 前312—前279 34年
第43任 燕惠王 前278—前272 7年
第44任 燕武成王 前271—前258 14年
第45任 燕孝王 前257—前255 3年
第46任 燕王喜 前254—前222 33年
李臻林
2018年2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