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在我的公众号留言说,甘肃的羊肉粉汤最好喝,新疆的都比不上。我回复说西安的更差,他说西安羊肉汤简直是垃圾。
他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并且也好吃一口,所以他这方面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
甘肃的羊肉粉汤好,首先在于羊好,其次在于粉好。甘肃羊肉以河西为最佳,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在于水草。河西的水是冰川融水,草是戈壁滩的碱草,羊肉没有任何腥膻味,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宗的洋芋粉条,来自河东,那边的洋芋品质佳,出粉高,口感好。所以在甘肃,一碗上好的羊肉粉汤,是河西和河东的最佳搭配。至于新疆的羊肉,也很不错,但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河西运送过去的,我认识的朋友,有专门做这路生意的。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叫《羊肉泡》的文章,这回找出发上来,作为今天的日记:
老家一般不会吃手抓羊肉。想想也是,煮上一大盆,大家都把手伸进去,弄得油乎乎的,有点腻,也有点粗犷。老家人吃羊肉,一般会把羊肉带骨剁成小块,煮上一大锅,再连羊汤带肉骨一起舀到碗里面吃,往往是一人一大碗。吃了骨头肉,再就着馍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舒服极了。或者直接把馍掰碎放碗里,在浇入几勺烫的羊汤,撒入一把香菜蒜苗,也香得很。
但这只是个杂乱的吃法,并不是典型的羊肉泡馍。
我曾经看过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关中人用大老碗吃羊肉泡的场景,觉得很是过瘾。于是每每去西安的时候,总会叫一碗羊肉泡吃。但或许是我没有找到真正的老店,每次给人极大的失望。我所不习惯者有四点。一是肉有腥膻味,这是很难去除的味道。二是选择的肉,并非大块成片的好肉,而是一些边角的肉筋、油串之类,捞起一筷子来,让人失望。三是上面浮油太重,端上来是油乎乎的一碗,先自倒了胃口。四是里面泡的馍是死面饼,虽然切得很小,很规整,但放在口里嚼老半天,如果不是非常饥饿,真是有点难以下咽。
陕西肖云儒先生,就是那个在19岁的时候提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理论的学者,也说起过陕西的羊肉泡,说那一碗油乎乎的东西,正是困难年代人们所渴望的美食。
我觉得酒泉的羊肉泡,很好地克服了陕西羊肉泡的一些缺点,比如羊肉品质高,没有腥膻味,这是决定因素。饼子是发面烤饼,酥软,容易吸饱肉汤。肉一般切成大片,看不到肉筋油串之类的边角料。羊汤上也只是零星地飘着一些油花,但并不腻。即便是这样,还要搭配一碟解油腻的糖蒜。
但酒泉的羊肉泡,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就是在调制肉汤的时候,大料鸡精下得太重,特别是胡椒味非常突出,喝完一碗羊汤,喉咙发干发涩。我觉得陇南河东一带羊肉普遍比较腥膻,非得下进去不少大料来压住这古怪的味道。而在酒泉,因为羊肉没有膻味,这些就完全没有必要,只消加进去些生姜片,就能煮出一锅鲜美的羊汤。
所以,要想吃一碗好的羊肉泡,还得自己来做。
如果喜欢吃大片的羊肉,就买一条羊腿,整个地放在锅里煮,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进去几片生姜,然后关小火慢炖两小时。等到羊肉烂软,用笊篱捞出,抽去骨头,放凉,切成大片,摆放在碗里。羊汤烧滚,加盐调味,浇在羊肉上面,再撒上一把蒜苗或香菜末,就会飘出浓郁的肉香味来。
饼子以发面锅盔为最好。当然,如果自己不会做,可去买些烤饼。
我觉得羊肉泡这样做,肉香味浓,汤鲜美而不油腻,就克服了陕西和酒泉羊肉泡所有的缺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