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公司的UED部门工作多年,在众多的项目进行过程中,在同形形色色的产品经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类似的,而平庸的、不合格的产品经理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不是很优秀的”产品经理当中,对交互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素养的缺陷,这个短板不补上,可能会让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经常遇到有些产品经理不了解交互设计的作用,把交互设计师直接称为“那个画线框图的”,更有甚者,有些其他岗位的同事甚至连交互设计师的职责范围完全没有概念,当然这些误区跟国内创业公司普遍追求的产品快速更新迭代、快速开发快速上线的理念有关,交互设计这个环节,在有些创业公司,甚至是有些BAT公司里,都被有意无意地被弱化,被忽视了。
要认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交互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它在互联网公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和目的。
交互设计的由来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交互。交互这个行为的产生是和人紧密相关的。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最初作为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从人类诞生之初就产生了,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都可以产生交互行为。
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是社会学领域的问题且与本文无关因此不做讨论,物和物之间的交互暂时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我们所说的交互设计,主要就是指人和物之间的交互手段、交互行为、交互方式的设计。
远古人类在手握木棍钻木取火时,人类手握梭镖投向猎物时,都和“物”产生了交互行为。木棒材质、长短、粗细的选择,梭镖材质、长短、黑曜石切削捆绑的角度、方法都可以归入交互设计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可以与之交互的“物”也从最简单的武器、工具变为工艺复杂的机器。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时间里,“好用”这个衡量用户体验优劣的标准,在极大程度上要让位于“能用”这个生存标准,而作为提升易用性的手段之一的交互设计,也就需要让位于实现基本功能这个目标。即在“能用”的基础上小幅度地提升易用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基本的农具如犁在几千年里外型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它的伴生物-产品的标准化、同质化和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使商品的销售对象也就是用户无需被局限在生存需求上,一下子拥有了无限多的选择可能,这时候,产品好不好用,也就是易用性,也首次被提升到了与可用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成为用户选择商品的一个标准。这时候,交互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流程和角色,也就急需被提产品开发流程中了。所以说交互设计在1984年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第一次提出“交互设计”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被使用了,只是大众对此完全懵懂无知而已,在此概念被提出之后,交互设计越来越被越来越多公司和行业重视并加入到产品开发流程中。
交互设计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真正让交互设计这个岗位大放异彩的是至今我们仍然身处其中的信息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传统工业设计中借用的交互设计这个概念,在第二个千禧年之后开始越来越被重视,这也是用户体验和易用性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的。产品用户体验和易用性的鼓吹者如Alan cooper,Donald A Norman等人的布道,对交互设计这个岗位在大公司和互联网行业获取更大的关注度功不可没。
在信息革命的最初阶段,个人电脑刚刚被发明的时候,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并没有得到重视,当然这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最初的PC没有鼠标,用户通过键盘(keyboard)这个千百年来人类所熟知的人机交互方式来与电脑进行交互(很多人可能以为键盘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副产品,实际上这是相当大的误解,键盘是一组操作“物”的物理按键组合,它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明确的路径)。
这时候的人和电脑的交互方式是命令行交互-CLI(Command Line Interaction),用户在命令行输入区输入指令后回车,电脑再根据用户指令给出相应反馈,因为这种交互方式极度不直观,导致易用性和用户体验非常差。
转机出现在1979 年冬天乔布斯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之行,在那次参观过程中,乔布斯被施乐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和屏幕二维定位操作输入设备-鼠标震惊了,但他同样也震惊于施乐对于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备的漠视,接下来他毫无心理压力地“借鉴”了这两项技术并应用于自己的个人PC设备,这就是GUI初步被大众认识和接受的开端,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天,我们都一直在使用这种方式与电脑进行交互,这就是键盘鼠标交互。
鼠标在触摸屏幕和触摸操作技术尚未成熟之前,一直充当了人类手指在屏幕上的延伸和真实物理世界在二维屏幕上的投影,并且不止于此,我们还为鼠标操作方式定义了比真实物理世界更多的交互行为,如hover,right click等,这些交互方式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并没有可对照的交互行为,但我们完全理解并接受了这些交互方式。
在iPhone的辉光还未划破夜空,键盘鼠标交互还在一统天下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在做应用设计规范时,考虑最多的,是各种按钮的普通状态、hover状态、active状态,visited状态等与鼠标交互方式相关的样式的定义。
又一次划时代的人机交互方式改变发生在2007年1月9日,这一天苹果推出了首款iPhone。就差不多同一时刻,手机的配置已经越来越逼近个人电脑,手机已经完全超越通讯工具的范畴而变成了个人智能终端设备,它与电脑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这之前的手机触控操作基本上就是触控笔对于鼠标指针的无意义的重现和模仿,比较有代表性的如windows phone,它丢掉了hover交互方式,但用长按重现了鼠标右键的功能。乔布斯再一次以他天才的眼光发现了触摸操作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完全把iPhone上的各种界面、控件作为真实物理世界的投射,去他的鼠标!这种人机交互方式让终端设备的易用性达到了极致-有很多正在咿呀学语的婴儿在使用iPhone和iPad时也可以毫无理解压力。这就是触控交互。
虽然触控交互方式开启了人机交互方式的新的时代,但它并没有完全替代鼠标交互,只是在某些场景下取代了鼠标交互的垄断地位,基于鼠标交互方式的某些优点,如像素级别的精准定位、右键功能可扩充性、功能可发现性高等特性,在日常办公等场景下,还是处于支配地位。
在过去的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们对于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交互方式已经发展和挖掘到了极致,但科技的发展让人机交互方式不会止步于此。
随着CPU成本降低,人工智能、物联网、无线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普通家电、各种硬件设备也都有了自己的大脑-CPU,在与无线网络相连接后,逐渐变得越来越智能,智能家居的概念虽然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但囿于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水平限制,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突破口,真正改变了这个行业格局的,是Amazon的一款智能音箱-ECHO。
ECHO内置了Amazon的智能语音助手Alexa,用户使用语音与它进行交互,比如点歌、问天气。但在Amazon放开了为其开发应用的接口后,事情逐渐朝着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用语音代替触控,去命令机器做任何事!例如命令ECHO调节室温、开关灯、调节光源亮度、订餐、订机票等等,这就是VUI(Voice User Interface)交互。
并且随着ECHO SHOW的出现,VUI交互方式又产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跃,基于VUI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势必要用图形化的视觉输出来弥补这种交互方式的一些不足。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可以预估其接入的设备、为其开发的应用将以指数级的速度快速出现。
与智能硬件设备同步发展的,还有AR(Augmented Reality)、VR(virtual reality)、MR(Mixed Reality)技术,其代表硬件如magicLeap、HTC Vive、微软的Hololens等等。
传统的触控交互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这些设备的操作要求,语音交互操作方式也仅能满足部分操作需求,要实现和拓展这些设备的技术潜力,急需新的交互方式,这时候,设计师为其引入了新的交互方式-手势交互(Gesture Interaction)
手势交互相较触控交互、语音交互来说,可扩展性、多样性更强,毕竟造物主给了人类一双有十个灵巧手指的双手,我们可以基于双手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交互方式组合。但这种操作方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和人类的本能和直觉,千百年来与物交互的方式并不契合,因此,要记住这些手势及其组合的意义,学习成本较高,并不容易。所以说手势交互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