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献帝的命运,一直是我从始至终追踪的。从董卓到曹操,他不过是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傀儡,但只是一位名义上的、架空的皇帝。
自从曹操死后,曹丕接班。连仅有的一点虚名、仅有的一丝尊严,也将被无情的剥夺!
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这就是“没有实力,哪有尊严”的终极结果!

我们就此怀着可怜又可叹的心情,看一看汉献帝被废的最后时光吧;
同时也要时刻警醒自己,这世道奉行残酷的丛林法则。
弱肉强食就从来没变过,唯一能变的,就是要让自己更强!
没有实力,哪有资格,谈什么权利?谈什么尊严?
当有实力的强权者,无论说得对错、做得对错,大多数人选择的是迎合。因为谁不明白,谁不懂?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且说魏王曹丕,自即王位,是岁八月间,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
于是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种种瑞征,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
遂同华歆、王朗、辛毗、贾诩、刘廙、刘晔、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内殿,来奏汉献帝,请禅位于魏王曹丕。
这文武百官非常清楚自己的选择,乘在大好时光站队魏王,表忠心、表功正当其时!
当汉献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语,觑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这献帝还蒙在鼓里,此时还有选择吗?
其实早晚会料到,这一天一定会来!作为汉献帝应该早就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废是必然的!“讲情怀”有用吗?这百官不是你汉献帝的官,早就是曹家的官了!
这些文官武治讲所谓天象的话,只不过找一些所谓合理的理由罢了!
汉献帝有点儿醒了,明白了所谓的理由:“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讲道理、讲情感、讲历史,现在还有啥有?看臣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王朗奏曰:“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道理永远可以正着讲、反着讲,看想为谁服务?同时讲好听点是提醒汉献帝,实际是在威胁。
汉献帝开始显得还是有点底气和骨气。“谁敢弑朕耶?”
华歆厉声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现已是步步紧逼,赤裸裸的威胁了!
帝大惊,拂袖而起,王朗以目视华歆。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并索要玉玺。管玉玺的祖弼不交出玉玺被斩了。
汉献帝颤栗不已。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
献帝看大势已去,不乖乖听话,还能怎样?
帝泣谓群臣曰:“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此时的汉献帝已彻底放弃了抵抗,接下来就如木偶一样,只能被摆布。
贾诩曰:“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曹丕马上要受诏的。司马懿又谏曰:“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就这样演了好几场谦让戏,最终竟然是献帝主动请魏王曹丕登垃受禅。

当曹丕登了帝位后,华歆马上狐假虎威,翻脸比翻书还快!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安置刘氏于何地?”
言讫,扶献帝跪于坛下听旨。丕降旨封帝为山阳公,即日便行。
华歆按剑指帝,厉声而言曰:“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
献帝含泪拜谢,上马而去。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一旦改朝换代,旧主能苟且偷生,已是不幸之中万幸了!有诗叹曰:
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
黄初欲学唐虞事,司马将来作样看。
两汉能经营到今天实属不易,但终于失去了江山;黄初元年(曹丕登基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想学尧舜禅让之事,未来司马家跟样学样。
我们在谓叹汉献帝的同时,又不得不存认:历史不就是如此吗?看起来多漂亮,禅让!而实际上残酷的现实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不禅让,你汉献帝又能怎样?!
对于失去汉室,看起来真正的罪人是汉献帝,而实际的情况是汉已回天无力,实力强大的魏取而代之是必然!
总而言之一句话:实力才是真正的王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