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斗牛是西方舶来品,由以西班牙斗牛名声远播,是为其国技。
殊不知,在湘黔苗疆,斗牛早已有之。斗牛或椎牛,苗族称为“弄业”,又叫“吃牯脏”,是湘黔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祭典之一。
椎牛仪式,内容丰富多样,有刺牛献祭、芦笙歌舞、念咒行巫等等。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不同地域的苗寨,祭奠仪式也有所不同。贵州地区,依据《苗族古歌》的神话传说,将此活动上升为祭祖大典;湘西苗疆,则为许愿还愿的重大祭祀活动……
《苗族古歌·蝴蝶歌》记载,上古枫树生出蝴蝶妈妈,是为苗族始祖(相当于汉人的女娲娘娘)。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孵化出最早的人、鬼、神、兽……。可过了许久,最后一个蛋始终无法孵化。蝴蝶妈妈迫不得已,只好请风神将蛋刮下山崖,随即蛋壳破裂,钻出一头小牯牛。可牯牛怪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化它,心生怨恨。
长此以往,小牯牛常作一些“坏事”,故意惹蝴蝶妈妈生气。不想,有次惹下弥天大祸。蝴蝶妈妈气得急火攻心,竟黯然离世。
蝴蝶妈妈因小牯牛而死,大儿子姜央和其他兄妹惩罚小牯牛,让其生生世世耕地,以赎其罪。不曾想,小牯牛耕地仍不勤奋,导致庄稼人没有好收成。
于是乎,其他兄妹化成鬼神,告诉人类,只有杀掉小牯牛,祭拜蝴蝶妈妈才会得到丰收。随后,人照做,真得到了丰收。由此,椎牛流传至今……
也有传闻,椎牛大典最早是为了祭祀盘瓠辛女,后演变成以祭祀盘瓠辛女为中心的综合性宗教祭祀活动。到了康乾时期,椎牛在湘西成为许愿还愿的重大神鬼祭奠。
如一般因病重或中年无子等,便许下椎牛大愿。如病愈转危为安或求子得子等,即举行椎牛大典,所还其愿。
椎牛大典如何举行?
主家备好有四旋及耳、目、口鼻、角、蹄等端正的水牛一头,待秋收完毕,即择定吉日椎牛祭鬼。
祭期前半个月,主家会请族中兄弟分头至亲戚处报信,最紧要的亲戚为主人的母舅和妻舅,谓之“抬腿”亲戚。
届时,“抬腿”亲戚约族中兄弟同去,少则十余人,多则六七十人,并请吹鼓手吹唢呐、打锣、敲鼓,列队而行,至主家参加椎牛。主家除备水牛一头外,还须购黄牛一头、猪两只,以及香纸、鞭炮、甜酒、酸鱼之类。亲戚族人则须送礼。
古时,祭祀一次举办五日,至民国年间改为三日。第一日为“上客”。该日一早,抬腿亲戚便整队而来,接近主人家时,放鞭炮作乐,主人出外迎接。至傍晚,所请客人基本到齐,吃过晚饭后,男女客人开始唱歌和击鼓跳舞(几乎所有的祭祀中,苗家人都需要唱歌或跳舞)。
与此同时,寨中老司(巫师)开始启动法事,念咒、打卦、献酒,反复几次,直至深夜方才结束。
次日为“椎牛”。一早,老司即吩咐帮忙人至村寨外择一场地(一般为田坪),竖立一根五花柱,将水牛套扣在柱上。然后主人换上节日盛装,用酒肉祭鬼,烧香纸,向牛行三跪九叩礼。同时老司念咒,叙说椎牛祭鬼的根源。老司念咒完毕,舅父手执梭镖作追牛欲刺状。然后授梭镖于青年子弟,进行刺牛。同时锣鼓喧天,牛绕花柱旋转挣扎,青年们在后追逐刺杀,直至牛死倒地。
牛倒地时,则视牛的倒向以定吉凶:头向主人家宅主吉,向外则主凶。牛既刺死,参与庆典的人则分割牛肉。牛头及心、肺、肝等内脏均归主人,用以祭鬼;牛之头腿属母舅,二腿属妻舅,三、四腿赠送给其他至亲;牛胸部归老司所有。
第三日为“收牛柱”、“敬牛头”,欢送舅辈亲朋。是日清晨,众亲族聚集,老司行法事,舅辈与主家相互祝愿,遂将牛角砍下,捆在堂屋中柱上端,以示纪念。接着将花柱取回,置于家中,以备日后再用。
最后,吃散客饭,酬谢老司。
PS:如此许愿活动,别有一番风味。
子心老师病了,祝愿她早日康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