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还是先从字面上来看,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人类驯化、饲养的六种动物,这个连解释都不用解释。但我还是那个观点,这个“六”还是概括性的,因为至少还有鸭和鹅吧。之所以概括为“六”,还是为了文章逻辑顺序的考虑。这句话是在说完了“民以食为天”之后,继续阐述人类的生存之道——不能光顾着自己吃饱了不饿,还要注意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不然的话,人类的生存也是会出问题的。
其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各种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保护物种多样性。
前些年在陪女儿看《山海经》的时候(那时她还是6岁的小朋友,只对图画感兴趣)我就在想,谁又敢确定,那上面记载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物就真的只是传说呢?电影《纳尼亚传奇》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西方历史传说中那些远古的生物。谁又敢确定,那些生物就真的没有在地球上存在过。而且大家看《山海经》对动物的记载,没有简单的进行科普式的介绍,文中最后都明确写出了每种动物能做什么,或者是这些动物的活动能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统计,显示的是目前地球多长时间就有一个物种消失,具体的数字记不清了,反正这个消失的速度是很快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网查,那些事情一直不是我学习的重点。
这里重点想讨论一下对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有序利用。这句话中的那个“饲”是关键。其实要说宰杀动物的话,人类宰杀这六种动物的数量是最多的,但是这些被宰杀最多的反而没有灭绝。就是因为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们,那么就只好先生产再消费。这个宇宙中的恒定规律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想获得先要给予。前两年看过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一个专题片,名字不记得了,内容是“种树产业”,印象当中说的是河南还是河北的农民种树,通过发展所谓的杨树经济。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了之后,在保证了下游需要大量消耗木材的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林地不仅没有减少,森林覆盖率反而提高了,农民还比单纯种粮的收入还要高,通过出售碳减排指标还能再赚一部分钱。周边地区的环境也随之改善了,不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土流失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实宇宙中的所有物品本来就是供大家利用的,或者说是这些物品间在相互利用,没有必要为了要保护某些东西,而去刻意的限制大家的使用。只要记得光去用不行,那样用不了多久就没得用了,要能及时的补充,甚至要提前创造。要能绵绵不绝,最基本的就是两点——“开源”、“节流”。那个流呀是永远也不可能节得下来的,这是人类的本性使然。所以更多的精力必须放到“开源”上来。
通过这个“饲”,还能看出一个意思来,用一句话概况应该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的生存环境从来都是很恶劣的,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借助更多的力量,最直接的就是驯化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和牛。在人类掌握机械之前,马让人类拥有了更快的运动速度和活动范围,牛让人类拥有了更大的力量。
借力,永远是人类实现成长的根本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