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想法
《惜别》:在太宰治的笔下,读到一个别样的鲁迅

《惜别》:在太宰治的笔下,读到一个别样的鲁迅

作者: 小叶子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22:30 被阅读5次

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提到: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惜别”这两个字,便是太宰治这本书的由来。

是的,《惜别》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专为纪念鲁迅而写的小说。

太宰治,出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地主家庭,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

《惜别》以鲁迅的形象安放太宰治的灵魂,呈现“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惜别》这本书是太宰治以在仙台医专求学时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小说。

在创作这部小说之前,太宰治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花了很长时间搜集材料,考量小说的架构。

正如太宰治在《惜别》之意图中所讲的那样:

我只想以一种洁净、独立、友善的态度,来正确地描摹那位年轻的周树人先生。

所以,很感谢作者太宰治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的形象。

不是那么严峻、那么犀利、那么横眉怒对的文艺人士,而是一心求学、有迷茫、有遗憾、有不甘的日本留学生。

01

年少的悲痛经历

鲁迅本来出生在一个富足人家,但在他13岁的时候,祖父因为插手某些复杂的问题被捕入狱,他们一家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

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也重病在身,卧床不起。

鲁迅和弟弟被寄养在亲戚家,受尽了亲戚和邻居的冷眼和迫害。

之后的三年里,几乎是每天,鲁迅都出入于当铺和药店里。

但父亲的病,却一点也不见好转。

给鲁迅父亲看病的大夫,开的处方很奇怪,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一对、败鼓皮丸(也就是打破的旧鼓皮)。

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不就是庸医嘛。

但在当时,却被称为名医。

所以在这个所谓的“名医”看了半年之后,鲁迅父亲的病情反而愈加严重了。

更过分的是,在父亲濒死之际,“名医”说:“我家有一个祖传的秘法,将一种灵丹,点在病人的舌头上。古人有云,舌乃心之灵苗。这灵丹呀,现在非常稀罕。你想要的话,我倒也可以给你。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怎么样?”

临死还在打病人的主意,还想着捞最后一笔钱,我只能说呵呵了。

还有一件事,也让鲁迅先生很愤怒。

邻居家的衍太太,她说父亲的灵魂如今还没有飞到阴间,应该早点把他叫回来。

“叫呀,快大声地叫爸爸、爸爸。快叫呀!再不叫你爸爸就要死了。”

但是鲁迅先生把喉咙都快喊出血了,也没有把父亲的灵魂喊回来。

父亲死了,在鲁迅16岁的那年初秋。

鲁迅说,每当我想起自己当时的叫声,心中就涌现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

我恼于自己年少的无知,亦对中国的现状怀有强烈的愤懑。

之后,他便离开了家乡,走上另一条道路,开始追寻别样的人生。

02

留学日本,学习西洋之文明

离开家乡后,鲁迅去了江南水师学堂,在那里学一些快速攀爬桅杆等内容,这让他很失望。

恰逢当时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失败,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一塌糊涂。

鲁迅深感不能再这样,稀里糊涂过下去了。

于是他去了南京矿路学堂,接触到了物理、化学和博物学等学科。

学生之间,普遍流行看新书的风气,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在阅读了大量这样的新式书籍后,鲁迅的心里开始涌起波澜,并对国家、对清政府有了更深的感悟和认知。

当时,由政府资助,开始每年送一批清国留学生前往日本。

鲁迅参加并顺利通过了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

之后,便前往日本留学。

但去日本留学,并不是仰慕日本固有之国风,而是为学习西洋之文明。

日本已经成功将西洋文明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将其纳为己用。

因此便不必再大老远跑去西洋去留学,就近前往日本,就可以便捷又直接地习得和吸收西洋文明之精髓。

03

医学并非最紧要的,紧要的是精神上的革新

到了东京后,由于从中国来日本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留学生大多不思进取,鲁迅实在无法忍受了。

他告别母亲,背井离乡,唯一的愿望就是,同胞之新生

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可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周围,又是些什么呢?

是富士山形状的尖顶制帽,是城市轨道车里过分谦让的美德,是制造肥皂,是恍如大乱斗一般的舞蹈练习。

于是,鲁迅下定决心,告别这个留学生群体,去寻找新的方向。

所以,他就来到了仙台医专,遇到了藤野先生。

但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鲁迅越发觉得,医术并不能治好国人的麻木不仁。

唯有对民众进行教育,才是根本要务。

而且,当时还发生了著名的“幻灯片事件”,促使鲁迅下定决心,弃医从文。

在上课前,老师放映了一段幻灯片,出现了一个中国人因做了俄罗斯的军事间谍被处刑的场景。

因为这个幻灯片,鲁迅更深深地确信:

医学并非当前的紧要之事,紧要的乃是精神上的革新,是国民性的改善。若是继续保持现状,中国将永远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永远无法获得一个独立国家所应有的尊严。

04

太宰治《惜别》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鲁迅。

他是那样的孤独落寞,又是那样的义愤填膺、壮志未酬。

他心系国家,一心只为改善当时的国民现状。

他迷茫徘徊,从南京到东京到仙台,从地质到医学到文学。

他用笔端,抗诉旧社会的腐败不堪,只为叫醒麻木国人。

他是思想的发声者,是值得我们一生尊敬的人。

相关文章

  • 《惜别》:在太宰治的笔下,读到一个别样的鲁迅

    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提到: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惜别”,还说...

  • 太宰治笔下的鲁迅是这样的...

    也不知为什么,年少时第一次看鲁迅的简介,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弃医从文。 那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呢?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

  • 《惜别》:不一样的太宰治尝试写下不一样的鲁迅

    太宰治与鲁迅,两位殿堂级文豪在历史舞台上的活跃时间与国度是那样重合,平生却互素未谋面甚至相识是世界的遗憾。 《惜别...

  • 维荣的妻子/樱桃与蒲公英

    电影《维荣的妻子》由太宰治笔下的小说《维庸之妻》改编而成。 太宰治,日本小说家,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就希望成为作家,...

  • 太宰治—笔下的温柔

    1.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并排矗立着二十多棵黑色粗大的山樱树。新学年伊始,这些山樱树长出片片褐色的嫩叶来,在蓝色海洋的...

  • 在太宰治笔下看到自己

    看这本《奔跑吧,梅勒斯》的时候,正逢一个午后,室友懒懒地躺在床上,窗帘紧闭,我的书桌一片黑暗,开着电脑,突然就不知...

  • 《人间失格》:青春的味道,值得回味

    最近在看鲁迅的《杂文集》,看到鲁迅关于一段对太宰治的评语,忍不住找来太宰治生前的最后一本中篇小说《人间失格》读起来...

  • 人间失格

    文|JKCP 生而为人,对不起。 这估计是对太宰治最悲情的诠释了吧。 小说全文都让人感到压抑,太宰治笔下所有男主人...

  • 【我在悦读】绿色可听

    书名:《维庸之妻》 作者:太宰治 篇目:全篇 收获:最近一直在看太宰治的作品,感觉他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有他自己的缩影...

  • 《人间失格》:太宰治真的“丧”吗?

    一直以来,太宰治和他笔下的“丧”饱受批判,因为大众往往青睐于那些正能量的一面。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看太宰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惜别》:在太宰治的笔下,读到一个别样的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mw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