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简友广场想法
读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下)

读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下)

作者: 和芷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9-01 16:07 被阅读0次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里说到:“任何实际活动,假如它们是完整的,并且是在自身冲动的驱动下得到实现的话,都将具有审美性质。”

        人们所实际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与达到顶峰、分与合等相结合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人的经验可以具有美。生命不断失去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又不断重新建立平衡,如此反复不已,从失调向协调过渡的一刹那,正是生命最剧烈的一刹那。

        在客观世界中进行斗争、取得成果、完成使命。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力量,把生活与人生奋斗诸多事情,看作生活艺术,去体会美。

        比如去参加某些考试,是发自内心的想考,又能不懈的坚持到底,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琢磨,在面试演练中反复预设对话,忐忑与愉悦,失落和满足,这一段生活或可以看作艺术,把生活艺术化。

        我认为,杜威“艺术即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能让人产生一段内在心理体验的东西,即为艺术。这可以对社会文艺事业的发展启示的作用。

        如果所创作的一部电影,能让大部分人对视觉效果普遍的赞誉,对塑造的故事进行思辨,对象征意义进行穿凿,能对伏笔进行挖掘,对信仰可以再认识,对人生不断思索和感叹……

        诸如一系列有力地把我们带到了问题面前,那么激发起的体验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会形成一股大脑能量消耗狂潮。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必然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经典流传。

        杜威对推理的解释、他的知识工具观等都是建立在对因果关系的常识性看法基础之上。工具主义根据常识解释因果关系,而必须超越常识才能认识因果关系,但常识性的因果观却拒绝这种超越,这样杜威陷入自相矛盾中。

        常识性的探究立场,忽视了许多非日常经验所能及的探究,如沉思便是一种与日常经验无关的探究。对杜威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认识自然的观念存在疑问,还存在着不可观察的微观世界。

        杜威还认为“艺术代表经验的最高峰,也代表自然界的顶点”,“把科学当作艺术”,这是不合理的,这种经验观混淆科学和艺术的区别,这会导致推理和探究的失败。

        因为如果即时的定性经验是现实的真实和客观事实,那么它就使探究陷入危险之中,因为它再也不能接触真实的物体和物质。它在条件和关系中处理现实,这样就只能事后重塑经验。

        科学就不能帮助我们,去揭示存在超越经验之外的现实,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在经验之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p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