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褚时健,无疑就是这样的英雄和传奇。
文革结束后,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破烂小厂。那年他51岁!扛下了这份重任。
褚时健和他的团队经过18年的努力,把当年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中国的名牌企业:红塔山集团。褚时健也成为中国烟草大王。成为了地方财政的支柱,18年的时间共为国家创税收991亿。
而就在褚时健红透全中国,走到人生巅峰时,在1999年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改判有期徒刑17年),那年的褚时健已经71岁。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国企红人,执政了18年红塔集团的全国风云人物一下子变成阶下囚,这个人生的打击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打击对一个老人才是致命的,妻子和女儿早在三年前已经先行入狱,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这场人生的游戏是何等的残酷,一般人想到的:此时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晚年遇到这样的不幸,只能在狱中悲凉的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了。
三年后,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在狱中几次晕倒,被保外就医。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后,褚时健上了哀劳山种田,后来他承包了2400亩的荒地种橙子。那年他74岁。
万科董事长王石感慨地说:我得知他保外就医后,就专程到云南山区探访他。他居然承包了2400亩山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6年后挂果是什么情景。所以王石说:人生最大的震憾在哀劳山上!是穿着破圆领衫,戴着大墨镜,戴着草帽,兴致勃勃的谈论6年后橙子挂果的75岁褚时健。6年后,他已经是81岁的高龄。
荣辱转换:和自己较劲这些看起来无法跨越的困难并没有阻挡褚时健,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昔日的企业家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因为褚时健卖的是人生传奇橙。
王石再去探望褚时健时,他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老伯伯。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温、果苗的长势。言谈之间,他自然地谈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2400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采用和果农互利的办法。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儿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他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上4000块钱,年终奖金2000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 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这个已经85岁的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面对人生的波澜,他流过泪,也曾黯然神伤。
现在,褚时健的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专程托人询问褚时健对上市有无兴趣,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赢利能力,有意运作“褚橙”登陆股市。褚时健听了,连连摆手。“没的这个心肠跟他们玩。再说,投资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笔钱的。我85岁了,管不了几年,以后交给我外孙女和她丈夫。说实话,他们管管销售还行,但还没掌握种植技术,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钱,但亏了股民。我怕别人背后指指戳戳。”
经过评估,褚时健的身家又已过亿。不过,他的这些财富,不是用于还债,就是变成水利建设等固定资产投入,最近褚时健又租了400亩山地,树刚种下,挂果还需要几年。85岁的老人了,还在做几年后才可能见到果实的事儿,这是什么精神和人生态度啊。
荣辱转换:和自己较劲他的这种面对任何人生的磨难所展示出来的淡定,让他作为企业家的气质和胸怀呼之欲出。王石说: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遇到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而是在一个岛上,远离城市,离群独居。后来有人问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王石沉吟 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尔.盖茨或李嘉诚,也不是房地产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并且跌得很惨的老人褚时健。
王石的感慨,褚时健并没有听到。他在红塔集团时带的三个徒弟,现在已是红河烟厂、曲靖烟厂、云南中烟集团的掌门人,对他来说,他在曾经最辉煌时跌倒,但在跌倒后又一次创造神话,这就足够了。
“我70多岁出监狱,总得找点事做,让生活充实点。”褚时健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眼睛则稍有笑意。这一丝微笑那样不深不浅地挂着,像是劫波之后对外界的某种展示。
荣辱转换:和自己较劲说到褚时健,人物传记大家肯定都读过,我今天想重点给大家推荐这样一本书《褚橙你也学不会》,作者黄铁鹰教授曾经推出过《海底捞你学不会》,震动一时。时隔五年铁鹰教授在王石的建议下研究了褚橙的案例,铁鹰坦言褚橙是他写了15年商业案例中最令他满意的。
荣辱转换:和自己较劲海底捞咱学不会,那褚橙能不能学会呢?褚橙的成功同任何企业的成功一样,一定是一个综合因素的作用。我们来看看这位74岁开始再创业的传奇老人是怎么东山再起的。在这些综合因素中,首先我们要澄清两个误解。
误解1:褚时健在烟草行业的名声和人脉,还有王石等名人对褚橙的赞誉,在褚橙的销售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个错误的认知。事实是:这些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绝不是决定作用。褚橙第一年的产量共有340吨。那时的果子品质不够高,再加上市场知名度不够,销售很困难。玉溪大营街是云南经济第一村,该村是依靠红塔山烟厂的建筑业起步,之后做滤嘴棒厂、水松纸厂等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该村当了近30年党总支书记的任新民面对褚时健第一年的困境,他将340吨产量中没卖出去的橙子悉数按照市场价买下,给村里的所有人家发一箱,又让当地民政局配合,给玉溪市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和下岗职工每人送一箱,第一年的果子就这样发完了。而后,褚橙走的是烟草行业集团销售路线,其中经过也是十分坎坷。
误解2:互联网营销是褚橙的主要销售手段。
褚橙的热销不仅是中国种橙行业的大事,也成了互联网营销话题的一个热点。在百度输入“褚橙”二字后,搜索结果中绝大部分是在探讨褚橙的营销。这同本来生活网成功销售褚橙合作在网上销售,在首发的5分钟内销售了800余箱;在24小时内销售了约1500箱;3天半时间,首批3000余箱售罄,不得不临时调货。2013年,本来生活网在50天左右的时间里,共卖出了近1500吨褚橙。
然而,人们忽略的是:在本来生活网卖了1500吨褚橙,在传统水果销售渠道卖掉了8500吨。事实是,互联网,卖了个小头,弄了个大声音;传统渠道卖了个大头,弄了个小声音。
误解说完之后,我们回归正题,褚时健外保就医后用了12年时间发展的冰糖橙基地,一举跃为全国冰糖橙亩产最高的基地。在这其中,名声人脉和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固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褚时健对整个产业细节的把控、对科学的崇尚更让人肃然起敬。
“你不能把云南的太阳搬去”——选择冰糖橙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水果水果,水是最重要的,没有水就没有果”——水利工程是转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基础;
“因地施肥”——与“因材施教”一样重要,建实验室和肥料厂,严格管理田间施肥作业;
“间伐”——敢于革自己的命,敢砍掉果园里一半健康的果树,从而提升水果品质和管理;
在此我给大家举间伐和控梢两个例子,它们集中体现了是褚老的匠人精神跟科学情怀。
间伐
褚橙每亩土地约种80株冰糖橙树,而这一数字,在2002年最开始中褚橙时事146株。从每亩146株到80株,减少的近乎一半的冰糖橙树并非“老弱病残”,而是健康的冰糖橙树,这个过程就叫做间伐。
在当时,对大多数果农而言,要砍掉近乎一半的健康果树简直是不可理喻。根据一般常识:同样面积的土地,果树种植得越多,产量就越高。但是实际上当幼树成长到一定阶段,枝干逐渐变密,树与树之间开始相互遮挡,阳光无法充分照射到每一株果树的每一根枝条时,把每两棵树中间的一棵树砍掉,以避免因日照不充分而产生的掉果减产现象。当褚老最初推行间伐这个理念的时候,是不被人理解的,甚至直到现在一些同行在已经充分了解砍树原因的情况下,也难以下手。因为砍树是需要下决心的,经过几年辛勤汗水的浇灌,眼看着一棵棵小树苗逐年长大直到开花结果,最终却要在它们本是最健壮的时刻砍掉——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而褚时健是一个崇尚科学的人,间伐的推行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一方面褚老看书研究学习柑橘种植的理论,另一方面他在不同地区比较不同密度的种植结果,一点一点尝试间伐,逐步证实了要砍树才能提高产量的想法,并且得出在当地,每亩地大致应该种植70~80棵树的结论。一年后,这个方式得到所有作业区长的认可,开始了大跨步的实行。间伐实行初期,有些农户不愿意砍,褚时健还补钱给农户让他们砍。如今,褚橙的果园每亩80棵果树的总产量比过去146棵的时候还高,果子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控梢
控梢是什么呢?是指把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长出的新梢摘除掉,以避免新梢与幼果争夺养分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这项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枯燥繁琐,劳动强度较大。在褚橙的果园,一年要除四次梢:春梢、夏梢、秋梢和晚秋梢。其中除夏梢最为繁忙和痛苦,因为一来哀牢山夏季天气高温经常40度以上,二来夏梢长得最多。褚橙制定了严格的控梢标准:夏梢必须控,而且是严控。
其实,对于是否需要控夏梢,在中国柑橘种植业中也没有统一结论。但褚时健发现,褚橙控夏梢虽然会付出不小的劳力成本,但比起所提高的产量,这个投入非常值得。这其中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褚橙果园对于“控梢”这样一个简单种植管理工序的精准表述:除了明确要求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进行4~6次的控梢之外,在2013年5月、6月、7月的工作计划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表述:“在嫩梢长10厘米内必须空出干净,绝不能因为夏梢控制不及时而影响……”
我们在中国所能找到的任何柑橘类种植技术书籍,或者互联网上,都无法查询到“10厘米”这条量化标准。褚时健强调:能用数字表述的,一定要用数字。否则,别人不知道怎么执行和监督。相比之下,控梢的工作在大多数同行哪里到底要控多少次,怎么控,都还没有标准。褚橙这个10厘米的控梢标准,真可谓是褚时健这个“精算师”的又一“吹毛求疵”。
间伐和控梢虽然是柑橘种植中的术语,可是褚老在培育褚橙的过程中,这两个词也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对事业的较真和执着,对科学的探索和求证。间伐过程中痛心的砍掉健康的果树,以此为整体目标最大化,或是10厘米、4~6次的控夏梢标准,体现的都是建立褚橙管理体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持续改善的过程,是对产品的责任心。
当然我们都知道,褚时健种的褚橙是一种跨界,绝不能只在橙子的范畴去分析。我们不会否认褚橙的成功融入了各种故事,并有名人推波助澜,甚至褚老对质量苛求的这个故事本身都远远比褚橙的甜带来的价值要大得多。但我们更不能因此而忽视褚橙本身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褚老为了这个优秀的产品一直在打磨和苛求。毕竟,褚橙是食品,再完美的营销和再动听的故事无法也麻痹消费者的味蕾 ■
子易感悟:
1.不被生活所击倒,不怨天尤人,谋定而后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2.打磨出优秀的产品,保持对事业的较真和执着,对科学的探索和求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