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本文参与文友汇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认识他,源于网络上的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它很有哲理性。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在文后点评留言,想不到,作者很快跟帖积极回应。后来,我们渐渐通过交流而熟悉起来。我只知道他是老师,别的情况我一无所知。
他的签名较洒脱,也很狂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的《将进酒》的一句,诗仙的洒脱不羁好像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不过,我从他的文字中,却感觉到了他才华横溢,但没有李白的狂放,貌似还有些内敛。
人们常说,无巧不成书。天下就有这么巧的事,他后来居然成了我儿子的老师!
开学报名那天,他在家长会上这么介绍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今年将由我带这个班,希望各位家长与我共同配合,教育好孩子们...…。”
会间,他提出希望家长踊跃发言,谈一谈自己对老师的期望。我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急急忙忙地站起来:"请问老师,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你对这句话怎么看?"他微笑着回答道:"这位家长你是考我吧?我理解的意思是,作为老师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个小孩,因为大家不同,但大家都很好,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他的这个回答似乎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当时却俘获了许多家长的心。
晚上,在我的博文下,收到了一条短信跟帖。大意是,今天见到你了,在我的课堂上。开始,我没想到是你,但是你的问题是那么与众不同,这告诉了我,你是谁。
我开始回忆白天的事,突然尴尬起来,我怎么就这么没头没脑的,这下出大丑了吧?之后的好几天,我都没敢上论坛,真的不知道怎么和他交流下去。我们的关系开始有点复杂起来,从网络到现实,多尴尬啊!而且,我这人说话向来没轻没重的,突然有点担心起来,人家会不会记恨我,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孩子……
晚上,我接小孩都尽量避免相互遇到,防止尴尬。一直到周五晚放学,他值日带小孩放学,我不得不面对了。当时,还没等我开口,他先笑了,接着问:"怎么了,是不是不适应,还是失望?"
"失望?绝望差不多。"我又口无遮拦地说道。他绝对是个心理学家,继续说道:“放心,小孩我会照顾好,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
后来,我们也习惯了这样的一个关系,从网络空间到现实朋友,再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我又开始恢复了在博客的写作,那个阶段的我,文字功底欠缺很多,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写文水平逐步提高。
直到有一天.……
在教育平台上,我们认识了王老师,王老师是教数学的,也是我们共同的好友,在与王老师的交流中,我知道了他的很多无奈。
他的家庭不是很和谐,因为妻子对他的不理解。别的我忘了,只记得他妻子曾问他那一句话:"你上公开课有额外收入吗?"从这句话,我明白了他们夫妻俩之间的差距,也开始同情这位老师的境遇。作为相濡以沫的妻子,问这样的话,对一个热爱课堂的老师,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然而,从他的文字里,我看不出什么。我只知道他只想准备把一生的精力用在教学上,那年他才26岁。他是一个有前途的老师,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他在生活中看不到任何希望。
后来,我们无话不谈,谈得更多的是文字,但也仅于此。我记得我听过他的课,那是电话听课,非常生动的语文课,他特别与学生之间互动相当好。为此,我写过听课感。他感动中总是微笑里杂着一丝喜悦,我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我用最真诚的心,让这场友谊只能走到这一步。他欣然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不能一时不小心,给自己和他人酿下苦酒。
三年后,他接了高年级,我也终于把一颗心放了下来。似乎,我们后来的写作交流也轻松不少。再后来的日子,他受到学校重用,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回报。他这样努力的付出,应该有所成就。
作为朋友,作为家长,我真心希望这位老师,事业上一帆风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