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教育的那些事儿

作者: 丹丹熊 | 来源:发表于2016-08-05 08:17 被阅读339次

前两天心血来潮,在facebook上面看到一张图片,问:“Why Did You Become A Teacher”,于是我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并让圈里的老师朋友们留言,说说自己为什么当上了老师。

当时有位朋友立刻反问我why,于是乎,想了想,写出了今天的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有史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中文文章了)


小时候的梦想

其实当老师,是小时候的梦想之一!那时候,除了幻想自己能够成为空姐,歌手什么的,就是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够当老师!

(也许是因为家里有好几位亲戚都是老师的缘故)

我幻想着自己站在讲台上,讲着课,受到小朋友的崇拜,还能像他们一样有时训斥表现不好的学生!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可笑,可见小朋友的模仿对象不仅只有家长而已)

那时,我经常跟着我的大姨,去他们学校听她给别人上课。我的大姨是中学的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一般我去她班里时,很多哥哥姐姐们会来讨好我,所以当时我觉得当老师真挺好的,时不时还能收到礼物。

(可见,我从小也是有虚荣心的)

小时候,我还算听话,爸爸妈妈对我的管束并不多,我们家里所有房间的墙面是涂了一层漆,爸爸妈妈允许我随意用粉笔涂画。(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比较开明,没有过多约束我。这也是为什么我基本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自己做决定的原因)每次回家,我就开始模仿老师一天讲的内容,有时还给比我小的孩子讲课,让他们听我话。(可见我从小的控制欲就比较强烈)

毕业时的放弃

后来上大学后,我选择了英文(教育方向),希望毕业后能真正成为一名英文老师。可是当我真的毕业时,我却并没有当老师。为什么呢?

大学实习时,我去了我们家当地一所重点中学(江西省对于教育的重视度是很高的),在那实习了一个月,深受仅比我小几岁的弟弟妹妹喜爱。因为我上课会给他们听英文歌,讲英文故事,分享我学习的一些心得,很轻松,很有趣。而且带我实习的班主任也很喜欢我,还说让我留在这个学校吧,还能给我介绍对象。事实上,我们家也的确有关系能够当我留在这所学校。舅妈不止一次跟我爸爸妈妈说,“就留下来吧,一个女孩子当老师,多好了!收入稳定,又受人爱戴,还有寒暑假,多轻松啊!”

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所学校是很难应聘进去的,我如果当时在2007年毕业时选择进入学校的话,月薪不仅丰厚,光是课后给孩子补习就能月薪过万。可是我却委婉地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能一眼看穿我未来十几年的生活:工作不久后结婚生子,然后就这么一辈子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但个人追求不一样)

第二,我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考试机器。他们现在喜欢我,是因为我的课堂轻松,可是我无法预知我是否会因为职称的压力,去压制他们,逼迫他们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学习英文,而不是死记硬背。我认为自己英文之所以学得还不错,完全是因为自己对语言的兴趣和大学的四年磨练。我相信带我实习的老师也曾有改变孩子学习英语现状的梦想,但后来一点点被现实和体制所磨灭,她后来连备课本都让我帮她写。

正因为我觉得凭自己的一己之力,难与体制抗衡,于是我放弃了当老师的梦想,去了上海,做了一份跟教育无关的工作。天天学习珠宝知识,出入五星级酒店,跟欧美日本客人打交道。因为我的勤奋好学,2008年老板把我调到了北京担任分公司负责人。而我才22岁而已。

重返教育行业

在北京一年后,因公司决策变化,要我回上海。我拒绝了,被当时一家培训机构的招聘广告吸引住了,大致如下:

“您想从事英文教育事业吗?

您想改变孩子学习英文的现状吗?

您想拥有一个事业,一个平台,一个家吗?”

我想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吗?于是在2009年顺利地应聘,通过魔鬼式的培训,正式上岗!虽然薪水比之前低很多,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公司的确也提供很多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于是半年后我就当主管了,也当过校长。再后来,我当了学术督导,到处出差,满中国跑,遇到的孩子和家长也越来越多。

可是我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我从事一线教学的时间太短了,前后加在一起仅有两年而已。我怀念跟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我羡慕那些带着孩子从一年级一直学到五年级甚至初中的老师们。

对教育的反思

现在,我更多地游走于不同的美国顶尖私校,观摩不同美国优秀老师的课堂,我不禁反思自己在当老师的过程中曾犯过的错误。

第一,浮躁。虽然我也很爱教学,但在教学期间时,总想往管理岗位发展。因为公司发展很迅速,我也的确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步一步走向了中心管理层,却为难了当时跟我一起带班的老师们,他们需要帮助我跟家长做很多沟通。我也想感谢他们,尤其是Elaine老师。想当年,自己认为有机会当主管和校长,是件很光荣的事情,但现在回头想想,却无比遗憾!因为教师本来就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一旦不能静下心来,就会失去原有的光环!而现有很多培训机构的现状也是,优秀的老师被提拔做了管理,结果教学没法很好的落实,最后影响整体的运营。

去年年底,我在波士顿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在会议现场,我顿时感到非常的卑微。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参会人员基本上都是白发苍苍的教育工作者或资深人士。

虽然自己大学四年修的也是教育学,还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也有6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前后十余年,但是整个参会过程中,自己感觉异常地渺小。

第二,缺乏完善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自己因为是科班出身,前后加起来十年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我基本上能够跟家长沟通很多孩子的种种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但是相比美国老师,自己还是太嫩了。我在美国期间,随便跟老师聊天时得知,他们的教龄都是15年,20年,甚至35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孩子去到美国,整体会感觉美国的老师会更有耐心和爱心。

美国老师跟孩子们的沟通基本上用的都是positive phrases(正面引导),而自己有的时候会失去耐心,因为课管的问题训斥过孩子。对此我真心抱歉,我想对以前的孩子和家长说声对不起!训斥不仅不会帮助课管,反而更加严重,还影响和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关系。

美国老师有完善的教师上岗体制,实习-助教-主教。教师群体是没有管理者的,学校则有相应的administrator来进行辅助管理。一个班一般有至少2名老师,他们一有空就坐下来聊每日的教学,每周的教学等。

我所在的美国顶尖私校,则对老师有完善的培训体制。

A,以孩子为中心,并了解孩子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老师们要学习如何辨识孩子学习的方式,比如多元智能,学习风格等;

B,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要学习很多课堂管理的方法,如quiet signals,还有合作型参与课堂,音乐教学法,提问的各种方式,大脑活力操等;

C,老师个人素质的提升。老师们要学习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如何成为高效能人士,如何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语音语调提高教学效能等。

自己在美国期间赶上了他们好几次大型的培训,都让我受益匪浅,也更让我坚定了要做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决心。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远

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经常游走于中美之间,带着更多的孩子走出国门,到美国学校体验真正的美式课堂,感受美国文化和生活;每天不管多忙多累,我都尽可能多看一些教育的相关文章,一方面分享给家长们,一方面也自我提升,也希望终究有那么一天,某个孩子长大了以后,回想起我来,觉得我曾对他/她的人生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好的印记。

当然,我的学生不一定是小朋友,我也希望我在美国课堂观摩的见闻和心得,能给更多的中国老师们一些启发,希望他们能把我看到的一些教学资源和方法用到他们的课堂中,也许这样,更多的孩子会受益。

最后,让我用一张思维导图,来说说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其实就是superhero,或者在成为superhero的路上。

希望我们能够以身作则,用爱心和耐心,站好每一班岗!

相关文章

  • 我和教育的那些事儿

    前两天心血来潮,在facebook上面看到一张图片,问:“Why Did You Become A Teacher...

  • 教育那些事儿

    一、指示不明确的事 把一个文件同时发给三个助手,交待与此事相关的分管领导做好安排,给另外两位原只想告知,其中一个没...

  • 教育那些事儿……

    这个题目好大,关于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也的确没有小事。 今天闺蜜推荐了大学群里昔日班主...

  • 我和游泳的那些事儿

    今年我三十五岁,严格来说,已进入中年,但是我有很多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比如游泳。 很早的时候,就想学游泳。因为游泳是...

  • 我和PPT的那些事儿

    1、学生时代为大学教授制作授课课件,对外演讲PPT 中学时代接触到微软的办公软件,新鲜而好奇,后来自己用学...

  • 我和手机的那些事儿

    不知道何时起,我变得离不开手机。它似乎成了唯一的桥梁,不坚固,但却让我无法自拔。 224的环境并没有太...

  • 我和智齿的那些事儿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晴转雷雨 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便有人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颗的第三磨牙,...

  • 我和绘画的那些事儿

    NO.1 相信每一个人的心底处都蕴含着一颗艺术心,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跳舞,而有的人喜欢绘画。 我对绘画的热...

  • 我和考研的那些事儿

    提起考研这俩字儿,我想我应该最有发言权吧。二战二败,却依旧初心不改! 许多人可能会说,这姑娘真傻,...

  • 我和格局的那些事儿

    我出生在70年代的西部农村,一个战火纷飞的家庭里。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家〉就像一颗不定时...

网友评论

  • 万水千山之鹰:不错
    丹丹熊:@万水千山之鹰 谢谢:)
  • 6c7b7c35b993:谢谢你的分享,让我又学到了很多!
    丹丹熊:@帖木儿的宝宝 我以前是教英文的,握手
    6c7b7c35b993:@丹丹熊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所以感觉阅读到您的文章,给我了我很大的启发!再次谢谢您!
    丹丹熊:@帖木儿的宝宝 谢谢你的阅读哦
  • 依然成长:教育这个行业既需要老师,也需要管理者。不论在什么岗位,只要热爱教育事业,就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跟大环境有关系。中美教育行业的差距也是由国情决定的,我们需要有抱负有进取心的教育人士,但中美整体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是几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改变的。
    丹丹熊:@依然成长 谢谢评论,的确非一己之力能够完成

本文标题:我和教育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jh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