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到李广利被匈奴包围,代理司马赵充国建议集中兵力对一点进行突围,李广利万般无奈,只好同意搏命一拼。
赵充国在军中挑选了一百多名精兵作为敢死队,向匈奴包围圈发起了突袭。匈奴完全没想到汉军就这点人还敢进攻,毫无防备,包围圈被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李广利和大部队随后紧跟,居然成功突围了。
汉军突围的代价相当大,损失了十分之六七,不过这也符合李广利的作战特点,士兵们跟着他出征,生还是小概率事件。赵充国的表现十分勇猛,虽然身负二十多处创伤,但能把刘彻的心尖李广利救回来,算是头功。刘彻很够意思,马上封他为中郎(皇家警卫官)。
原本这次出击是对匈奴扣押苏武的报复,可被李广利执行的虎头蛇尾,根本没达到预期效果。刘彻非常郁闷,他决定要再次实行报复行动。
新一轮行动要出场一位新人,此人名叫李陵,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因为他将是我们后面一段故事的主角。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李陵正是飞将军李广的亲孙子。李广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李当户,在朝中做郎管。但李当户死的早,留下了个遗腹子,就是李陵。
李陵,字少卿,他可以说是翻版的李广,因为他身上有很多特质与李广非常相像。李广是射箭冠军,李陵的箭法也相当了得;李广浑身是胆,李陵也敢为人先。而且李陵胸怀坦荡,与人友善,和他爷爷一样,名声非常好。
刘彻很喜欢李陵,认为他有李广遗风,有心好好栽培,便安排他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防御匈奴。
边关守将那么多,怎么能看出刘彻是偏爱李陵呢?因为刘彻让李陵练的不是一般的兵,那是五千楚兵,这可是特种兵的胚子。荆楚之人在当时属于蛮夷,尚武好战,轻生死易冲动,打起仗来十分骁勇,可见刘彻对李陵是寄予厚望的。
刘彻准备二次攻打匈奴的主将还是李广利,真是不服不行,刘彻是怎么看李广利都顺眼。但这次刘彻也想到了李陵,他认为可以让这孩子出去历练一下,但他只是让李陵负责给李广利转运物资。
李陵接到命令,老大的不愿意,因为他从心底里瞧不起李广利(估计整个汉朝除了刘彻没人看得起这个贰师将军)。李陵找到刘彻,恳请道:“我统领的部下是荆楚之地的勇士,很多是奇才剑客,请皇上准许我自成一队,在前线我可以分散匈奴的兵力,为贰师将军减轻压力。”
刘彻何等聪明,他一眼就看穿了李陵的心思“好小子,不服从我的安排,但也算是有志气,我倒要看看你有几斤几两。”刘彻看似漫不经心地说:“我可没有富余的骑兵拨给你呀。”
皇上没有直接回绝,那就是有戏。兴奋的李陵脑子一热,说出了他悔恨终生的一句话“不用给我骑兵,我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直捣匈奴王庭。”
说大话是要分场合的,平时喝点小酒,跟哥们吹吹牛皮,过过嘴瘾,没问题,但在皇上面前说的话,不能有一个字是戏言。不要骑兵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估计李陵自己都没想清楚。
匈奴是马背民族,机动性非常强,就算是再强的步兵,两条腿的人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马,更何况李陵是要深入匈奴腹地,如果被匈奴包围,他是插翅也难飞。当年卫青、霍去病这些战神级的牛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过骑兵。
大话说出去可是收不回来了。刘彻非常欣赏李陵这股不甘人下的劲头,孩子有这个志气就要支持,于是他很痛快地批准了李陵的申请。其实刘彻也是很爱惜李陵的,打了几十年的匈奴,刘彻很清楚李陵是说大话了,所以也准备了后手,打算派大将路博德在中途接应李陵。
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凭李陵的能力说不定真有可能出奇制胜,成为取代李广利的下一位将星。但天不随人愿,李陵的悲剧已经拉开了序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