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追求的是整体的最优化。
这两天跟朋友们梳理现状,发现彼此之前碰到的问题,不少还是在用过往已经被证明了不怎么高效的行事方式应对。
(之前加了一个词“得过且过”,不过想想还是要客观,不能主观地给自己扣帽子。)
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像达里欧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取得成绩,take both。结果真正操作的时候,还是一根筋儿地单线前进。
拿读书分享来说。
我自己习惯于每次跟人分享的时候,直接说,如果说过程中触发了自己的什么灵感,过后再记录下来单独写。而朋友却不然。
跟几位朋友约好每周做主题共读,其中一位还给自己承诺说要周更。
写作,是他的挑战区,几乎每次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提交。
可有一次,他提前了很多。
原来,做10分钟分享的时候,他同时开了讯飞语记。一场分享下来,语音搞定,文字也有了初稿。
一鱼三吃,很机智有木有?
关于重复过往的经验来做同样的事情,我自己想了很久。
除了舒适区的问题,也许还有着之前没有想过的原因:对结果稳定性的偏好。
就说语音输出和打字吧。
👉语音输出
这种方式输出很快,然而,我看过一些语音输出的结果呈现,比我想象中每天“写作”1万+后应该有的深度思考,有蛮大的距离。而且,后期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对于这些素材做进一步的加工和整理。
👉打字
虽然比语音输出慢,可熟练以后,未必就差到哪里去,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思路清晰,那么打出来的基本就已经成文,即用就行。
如果说语音输出是60分钟可以输出60分的内容,那么,打字90分钟得到的是80分。
可是且慢,难道说它们就没有改进的空间吗?
如果语音输出的深度不够,是不是可以在输出前大量输入,列出框架,然后根据大纲讲?
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空间。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做得已经足够好,不过是没有看到高手打磨的艺术罢了。
最怕井底之蛙觉得自己已然足够努力了。
上面对比语音输出和打字,用的是效率和结果来对比。在有限的时间内,稳定的结果,至少于我而言,是必要的。
我能够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有预期。
假如今天用A明天采纳B,结果也许会是40分和90分的差距。所以,挑战新的方法,除了效率和结果,还有一条:
🎁实验的可重复性。
好在可重复性,可以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获得结果的批间稳定性。
跟《原则》中说的“大自然追求的是整体的最优化”类似,我们自己这套系统所追求的,可能在于整体结果的最优化:
不累、有产出、可预期。
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