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今天如何做教师教师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 TeachFuture蔚来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10:25 被阅读1次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被倾听,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在被倾听中感受到被尊重,并获得尊严感,他们也在被倾听中产生对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的尊重。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要想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成长,就必须从倾听开始!

    1.教师应该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然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的“失聪”现象并非罕见,这一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失聪的根源,审视并追问倾听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当学生的叙说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和有意无意地遗漏的时候, “失聪”就出现了。它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失聪”的类型

    1、从程度的角度看,有全然失聪和部分失聪。

    前者几乎对学生的所有叙说充耳不闻,这种教师在剥夺了学生被倾听的权利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倾听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丧失了倾听能力;后者只是有意无意地选择接受了学生的部分言说。

    2、从时间的维度而言,有暂时失聪和长久失聪之分。

    暂时失聪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存在的现象,人的耳朵不可能总是张开,它偶尔也会 “沉睡”或 “休眠”;长久失聪则是一种异常现象,它表明教师长期将学生的言说拒之耳外。

    3、从数量的视角来说,又可分为个体失聪和集体失聪。

    前者是指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失聪,属于教师失聪的个体行为,而当面对着同一个或同一群学生的言说,与其有关联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失聪的时候,这就是集体失聪,即失聪的集体行为。

    2.教师的“倾听”需要正确的方式

    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即便在 “倾听”的教师仍然会对学生 “失聪”,并非只有对学生的言说完全拒之门外才是教师 “失聪”,除此之外,教师失聪还有如下表现形式。

    “失聪”的表现形式

    1、不健全的倾听过程,也是病态的倾听过程

    当正常的倾听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倾听那些能满足其自我需要 (如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产生自我成就感)的声音,对那些可能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声音却加以排斥和压制。

    教师甚至有意无意地诱导和强迫学生发出能使他愉悦的声音,这些并非从学生心中自然产生的声音,它们既扭曲了师生的心理,也扭曲了教育本身。

    2、虚假的倾听

    所谓 “虚假”,是指一种虚假的姿态,即教师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

    最糟糕的倾听是这样的:教师连一只耳朵也未打开,他只是坐在那里,让学生言说,却并不做任何接纳和回应。

    这表明,在他做出倾听的姿态之前,已经关闭了耳朵,并将这耳朵转向自身。与其说他在倾听他人,不如说是在倾听自我。

    3、错听

    错听就是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

    他要么将“不是”听成了“所是”,要么未能听出这些声音中的象征意义,用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术语来说,教师只是听出了 “所指”,未能听出“能指”,他只满足于把那些能激起情感和思维泡沫的声音概念化,错过了泡沫掩盖下的真实的东西。

    倾听,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思想的原点。

    如果一位所谓的“名师”,不能引发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常常是因为他缺乏对别人的倾听,其根源在于 “傲慢”,来自于资历、荣誉和地位的傲慢,由此导致对他人的轻慢、拒听和不能倾听,这可能就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尊重并着力去发现 “倾听需要”,呵护、满足和提升 “倾听需要”,我们的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 “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起始所在和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wq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