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在士下方大吉
文/石岩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09b8c5ffe7cf133c.jpg)
“囚”是个会意字,表示人被围在四壁之中,其本义为拘禁,如果将它视作“人”与“口”的组合,可能还会引申出另外的一层意思,即人们往往被脱口而出的言论所左右,从而囿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成为它的囚徒,如此理解也不无道理,并且还可以解释清楚许多生活中的疑窦。
每次有热点新闻都会伴随着大量流言的盛行,甚至是铺天盖地的谎言与谣言,这波疫情发生后便有各式各样的假新闻甚嚣尘上,诸如“华南海鲜老板余甜的公公是省政协原副主席”“挂帅出征的钟南山被传染”“拿介绍信可到市红十字会领物资”“北京超市、菜市场要关门一周”“多吃草莓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等,说得有鼻子有眼真假难辨,它们或者令人义愤填膺群情激愤,或者使人焦灼不安极度恐慌,官媒虽都快速做出了回应进行辟谣,可新的流言蜚语仍是层出不穷。不实之言因何产生,又为何会广为传播呢?
谣言酷似病菌,带有一定的致病毒性,并伴有扩散蔓延的属性,其危害不可小觑,轻则混淆视听,重则祸国殃民,不可不对它严加防范,而第一步就该理清“祸源”起于何方。除了有人居心叵测捏造谎话外,大多数的流言始于人们的猜测和推断,有些人将平时的怨气同眼前的浮光掠影一拍即合形成“合情合理”的推论,再煞有介事地添油加醋,一则耸人听闻的爆炸讯息便新鲜出炉了。不平则鸣,看来始作俑者是人们心里的怨气,谣言有时是他们发泄的一个窗口罢了,比如对一些公益机构的不满,比如对一些社会不公的愤懑。
谎言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大多关乎民生。话题集中的社会现象无不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或是同他们的饮食健康紧密相连,抑或是与其收入待遇紧密相关,因此就会引起大众的密切关注,吸引来无数伴随着忐忑心理的好奇目光,并在不经思维过滤的情况下传扬开去,人们还像做了件惠民好事般自鸣得意,殊不知自己已沦为了谣言的传毒者,充当了扰乱社会治安的帮凶。
当前防治疾病的有效举措是“早发现、早隔离”,在病根上做文章,在传染途径上下功夫,方可收到奇效。而铲除谣言的方法也不能仅靠“流言止于智者”的古训,还需要认真摸清群众的关切,他们的疾苦忧虑才是万病之源,不为民众排忧解难,无异于养痈成肿,迟早要破疖流脓。而冒着腥臭味的脓水和谣言无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与巨量毒素,人们最终会被漫天的流言所囚禁,只有凡事都公开透明置于阳光下,才可令不实的言论没有滋长的泥土,才能阻断其散布的路径。人们没了怨言,自然便能识大体顾大局,不去信谣传谣了,大家也就都成为了有识之士,可谓是“人”在“口”中即为“囚”,“口”在“士”下方大吉呀。
2020.2.1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bef94764f2e1eb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cb485e004f21ba1d.jpg)
网友评论